第153章 我也可以谈,我也可以爱国!(求月
李家成巧妙地借用了华润的特殊身份,化解了最大的政治风险,排除了潜在的竞争者,为自己独享这块巨型蛋糕扫清了障碍。
“好一招借势而为,四两拨千斤!”陈秉文心中暗叹。
这已经不是单纯的商业竞争,而是上升到资源整合、趋势判断和格局构建的更高维度。
想通了这一点,陈秉文抿了一口酒,目光再次投向笑容满面的李家成。
忽然觉得这个笑容特别虚伪。
那看似谦和、温厚的笑容,此刻在陈秉文眼中,像一层精心打磨的面具,完美地掩盖了其下精密的算计。
这不再是商业智慧带来的从容,而是一种居高临下的、用最温和的表情,行着最利己的布局。
“华润牵头.好一个华润牵头!”陈秉文心中冷笑,“不过是借虎皮做大旗,用国家的信誉,为自己的商业帝国扫清障碍,堵上所有人的嘴!”
他瞬间想通了更深一层:李家成此举,不仅化解了风险、排除了竞争者,更是在绑架大势。
他将华润,乃至华润所代表的意志,与自己长实的利益进行了深度捆绑。
未来任何对这个项目的质疑,都将不再仅仅是质疑长实,而是在某种程度上质疑华润的决策。
这等于为项目上了一道无比坚固的保险。
陈秉文看着台上那滴水不漏的笑容,感到一阵强烈的生理性不适。
这种将借势、算计和捆绑运用到了极致,却又披着“合作共赢”、“探索新路”外衣的手段,让他看到了资本玩家冰冷而现实的操作逻辑。
“很好.”陈秉文眼神微眯,心中的斗志被彻底点燃。
既然贼可往,我亦可往!
“你李超人能借华润的势,我陈秉文为何不能顺势而为,在这盘大棋中为自己谋得一席之地?
你想独吞天水围?
未必就那么顺利。”
他的目光从李家成身上移开,缓缓扫过会场中那些被“华润牵头”的消息所震动、面露思索甚至跃跃欲试之色的地产商们。
一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脑海:
“如果.我能找到一个契机,哪怕在天水围弄一块地,把现有的几个厂整合在一起,建一个大型的饮料生产基地,也足以让陈记获得远超想象的回报。”
这个念头一旦生根,便迅速在陈秉文脑中疯长。
既然看穿了李家成“借势”的棋局,为何不能效仿,甚至利用这一点,为自己争取更核心的利益?
“看来,和李国伟以及华润的张总,后续很有必要深入聊一聊了。”
他心里默默的想着,“我也可以谈,我也可以爱国!”
另一边,宣布完消息,见目的已经达到,不论是张建华和李家成都不再说什么。
酒会的主要目的毕竟不是为了开发天水围招商,有些话点到为止,反而比说透效果更好。
随后,张建华回答了一些与会商人关于“三来一补”政策的提问后,酒会进入了自由交流环节。
这时,李国伟走过来低声道:“陈生,刚接到消息,王先生那边临时有个紧急会议,可能要晚半小时到。
您看”
“无妨,李经理你先忙,我正好趁这个机会多认识几位朋友。”陈秉文笑着摆摆手,示意李国伟不必在意。
他本就不是单纯为了见王建军而来,这种工商界云集的场合,本就是拓展人脉、捕捉信息的好机会。
李国伟歉意地笑笑:“那好,陈生您自便,有任何需要随时找我。”
李国伟离开后,陈秉文整了整西装,目光在人群中搜寻。
很快,他找到了目标。
万通贸易的刘董事正站在靠窗的位置,与一位看起来有些面生的中年人交谈。
万通贸易主营食糖进出口和期货套保,而原糖是陈记目前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最重要的大宗原料,与一家有实力的贸易商建立良好关系只有好处。
买不买,买多少,可以再议,但这条线必须先搭上。
陈秉文脸上挂起得体的商业微笑,缓步走了过去,准备先混个脸熟,聊聊糖市行情,为后续的采购谈判铺垫气氛。
然而,就在他接近时,那位背对着他的中年人略带抱怨的话语,隐约飘进了他的耳朵。
“.韦理现在全部心思都在和黄身上,天天想着怎么把那堆烂摊子理顺,尽快扭亏为盈。
像屈臣氏这种不痛不痒的控股公司,他哪里顾得上?
根本就是任其自生自灭嘛!”
“屈臣氏”三个字像一道闪电,瞬间击中了陈秉文。
他放慢脚步,脸上的笑容丝毫未变,但全部的注意力已经高度集中在那两人的对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