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我也可以谈,我也可以爱国!(求月
随着李家成到来,华润的酒会正式开始。
华润总经理张建华走到宴会厅前方的麦克风前,面带微笑地开口说道: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晚上好!
首先,我代表华润公司,对各位在百忙之中莅临今晚的酒会,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感谢!“
宴会厅内响起热烈的掌声。
陈秉文注意到,站在张建华身旁的李家成脸上带着谦和的笑容,看着参加宴会的众人。
“今晚我们齐聚一堂,主要有两个目的。“张建华继续说道,“第一,是为即将到来的春季广交会预热。
我们希望各位能够支持内地经济建设,利用广交会的机会,采购各种物资。”
他稍作停顿,目光扫过在场的企业家们:“第二,也是更重要的一点,是要向大家介绍内地新出台的'三来一补'政策。
这个政策允许外商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的形式,与内地企业开展合作.“
“我们华润作为连接内地与港岛的桥梁,愿意为各位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无论是政策咨询、手续办理,还是厂房选址、员工招聘,我们都可以协助安排。“
这时,张建华特意看向李家成的方向:“同时,我还要宣布一个重要的消息,
华润将与长江实业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合作开发天水围项目。”
张建华话音方落,现场的地产商顿时一片哗然。
随着港岛人口逐年增多,港府在年初的时候制定开发天水围的计划。
想要将天水围开发成港岛的卫星城,安置几十万居民。
然而,面对这么大一块蛋糕,港岛各大地产商却都犹豫不决。
天水围地处新界,而新界的土地租约将在1997年到期,距离现在只剩下18年时间。
这么短的期限,对于需要投入巨资进行大规模开发的地产项目来说,风险实在太大。
所以,计划宣布之后,一直没有多少开发商愿意参与拍卖,大家都在观望。
现在张建华宣布,将由华润牵头长实,共同开发天水围,这个消息无疑在会场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华润这是要带头吃螃蟹啊。“旁边一位地产老板低声对同伴说,“新界的地,谁敢轻易碰?“
“但若是华润牵头,或许真有转机。“同伴沉吟道,“毕竟他们代表的是内地态度。
他们出面参与开发,或许我们真的可以试试!”
站到一旁的陈秉文,听到这些地产商的话,大脑也在快速思考。
在他的印象中,天水围一直是李家成开发的,通过这个项目,李家成赚的盆满钵满。
外界传言,开发天水围,至少让李家成的资产增加几十亿港币。
所以,刚才李国伟告诉他,华润也参与其中之后,陈秉文一直在回忆关于天水围开发的细节。
他清楚地记得,前世天水围项目是李家成的经典之作。
长实以极低价格接手后,将天水围打造成了可以容纳数十万人口的现代化社区。
但此刻,华润的介入让情况变得复杂。
陈秉文意识到,这其中肯定有什么他不知道的内幕。
虽然华润有国企背景,但是在港岛这个地方,钱才是排在第一位的。
就在这时,李家成从容地走到麦克风前,面带微笑地说道:“各位朋友,天水围项目确实存在不确定性。
但正因为有不确定性,才有机会。
华润与长实合作,就是要为大家探一条新路。
如果各位有兴趣共同参与这个项目,可以与我们联系,我们欢迎志同道合的伙伴加入。”
这番话让在场的不少地产商,露出思索的表情。
见到这种情况,陈秉文灵光一闪。
有没有可能天水围开发这件事,就是李家成扯上华润这面大旗,用华润的背景和特殊地位,来巧妙化解新界土地租约的政治风险。
同时为自己构建一道无形的护城河,阻挡其他实力稍逊却又蠢蠢欲动的地产商的窥视?
这样一来,他完全可以凭借长实开发房地产的经验,在天水围项目中占据绝对话语权。
最终,只要分给华润一点残汤剩水,就能换来整个项目的顺利推进和绝大部分的利润。
而华润方面,可能也乐于见到项目能够启动,带动内地相关产业发展和就业,同时也能获得稳定的投资回报,双方各取所需,达成一种微妙的平衡。
这个念头让陈秉文豁然开朗,他几乎可以肯定,这就是李家成的真实意图。
华润的“牵头”,更像是一种战略性的“站台”和“信用背书”,实际的操盘手和最大受益者,必然还是长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