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梦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秘梦小说 > 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 > 第152章 内地建厂!(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读)

第152章 内地建厂!(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读)

他刚才那番话,也仅仅是给李国伟提个醒,点到即止即可。

说太多反而显得刻意,毕竟以他现在的身份和年纪,对金融圈内幕了解太深反而引人怀疑。

“李经理见笑了,“陈秉文举杯轻笑,“我只是个做实业的新人,对金融操作一知半解。

方才那些话,也就是最近读书时的一些粗浅心得,让您见笑了。“

说着,他将话题转回实业:“说到底,还是脚踏实地做产品最稳妥。

就像我们陈记的糖水,真材实料,童叟无欺。“

李国伟是何等精明的人物,立即听出他不想继续深谈的意味,便顺着话题接道:“对了,陈生,你说起糖水我倒想起一件事。”

他压低声音,非常真诚的说道,“内地现在要搞经济建设,新出台了个'三来一补'政策,允许外商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的形式合作。

你们陈记的糖水,椰浆、红豆这些原料多半都是从内地运来的。

要是能在宝安那边设个加工厂,原料就地加工成半成品或者直接生产成瓶装糖水,再运来港岛,运输成本和人工能省下一大截。”

听到李国伟的建议,陈秉文心中一喜。

今天来参加华润的酒会,他也想借机问问李国伟,“三来一补“政策的具体细节。

前世正是这个时期,鹏城特区开始筹建,无数港商借着“三来一补“的政策东风,在内地开设了第一批外资工厂。

利用内地近乎无限且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资源,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和产业的跨越式扩张。

此刻由李国伟主动提起,正中他的下怀。

如果能利用“三来一补”政策第一批去内地建厂,不但可以节省大量的成本。

还能借着这个机会,在未来政策松动的时候,将陈记的产品第一批打入内地市场。

陈秉文强压下内心的激动,用既惊喜又担忧的语气说道:“李经理,你这个提议很有见地。

不过在内地设厂,地皮、人工、政策这些.”

“这个你放心。”李国伟笑着拍拍他的肩,“华润可以帮着牵线搭桥。

我们在宝安县有关系,找地建厂都能帮着协调。

你要是真有这个意思,下周我可以安排人去实地考察。”

紧接着,李国伟再次补充道:“今天这个酒会的目的,一是为了春季广交会预热。

另外一个,就是向大家宣传'三来一补'政策。”

陈秉文听了李国伟的话,顿时心中了然。

原来华润举办这场酒会,不仅是为了联络感情,更是要扮演政策宣讲者和桥梁的角色,为即将到来的改革开放和“三来一补”政策铺路。

他笑着说道:“原来如此。

不瞒李经理,我对内地这个新政策确实很感兴趣。

不瞒你说,原料运输和成本确实是我们的一大痛点,如果真能在宝安设厂,那简直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

华润愿意牵这个线,对我们陈记是天大的好事!”

李国伟见陈秉文的反应,笑容更真诚了:“陈生果然是做实事的人,那咱们就说定了,下周去宝安实地考察!”

“一言为定!”陈秉文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

“一言为定!”

李国伟也笑着回应道。

说完,两人相视一笑大有惺惺相惜之感。

就在这时,陈秉文注意到一辆劳斯莱斯轿车平稳地驶入酒店门厅。

车门打开,一位戴着黑框眼镜、气质沉稳的中年男子从车上下来。

一见到这人,华润公司的几位高层立即快步上前迎接,态度显得格外热情。

李家成!

陈秉文心中一震,虽然前世在财经新闻中见过无数次这位商界传奇的照片,但亲眼见到真人还是第一次。

此刻的李家成约莫五十岁上下,戴着标志性的黑框眼镜,气质沉稳内敛,看起来已经颇有气势。

陈秉文注意到,华润几位高层的态度明显不同于对待其他宾客。

他们迎上前去的步伐更快,笑容更真诚,握手时身体微微前倾,明显可以看出对李家成的重视。

华润此次酒会主要是为春季广交会预热,按理说以李家成主要从事地产开发的业务范畴,似乎与进出口贸易的直接关联并不大。

即便是宣传“三来一补”政策,李家成现在的塑料花工厂,也已经基本完成产业转移,似乎没有必要专门来参加这个以贸易为主题的酒会。

总不能真的请李家成去内地建房子吧!

“这位不是长江实业的李家成先生吗?”

想到这里,陈秉文略带疑惑地向身旁的李国伟小声询问道。

李国伟闻言微微一笑,低声解释道:“正是李生。

不过,他现在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华夏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的董事。

而且不瞒你说,我们华润正与长江实业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合作开发天水围的地产项目,所以今天特地邀请他过来。”

李国伟的解释让陈秉文恍然大悟。

李家成担任过华夏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中信前身)董事他知道。

但是,与华润成立合资公司开发天水围,要是李国伟不说,他还真不清楚,李家成居然和华润有过这么深的往来。

“原来李生还有这层身份,”陈秉文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难怪华润如此重视。”

华夏国际信托公司(中信前身)是内地改革开放后成立的重要窗口公司,李家成去年刚去燕京参加了十一庆典,今年就被邀请出任董事,意义非凡。

陈秉文远远看着李家成与华润高层谈笑风生的场面,不禁在心中冷笑。

这位未来的华人首富果然深谙左右逢源之道。

一边与内地保持着良好关系,担任中信董事,与华润合作开发地产。

另一边,又在港岛与汇丰银行关系暧昧,与英资财团往来密切。

最终,既为未来进入内地市场成功铺路,又几乎空手套白狼般收购和记黄埔,可谓是机关算尽,好处占尽!

确实令人叹为观止。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