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梦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秘梦小说 > 穿越闪婚:我被傻子王爷套路了 > 第137章 葵酉之祸

第137章 葵酉之祸

姜宁看着漆黑的夜空,陷入了沉思,今夜注定是个不眠之夜。 姜宁直至未时二刻才等来姜晋回府的消息。 听张乔来报,姜宁便去书房候着了! 一夜无眠,姜晋亦是一脸疲惫。 见他如此,姜宁冲了壶热参茶奉上:“父亲辛苦一夜,必是操劳坏了,快喝口参茶提提神。” 姜晋累得瘫倒在椅子上:“你这孩子倒是个有孝心的,怕你父亲受累,这几日倒还跑得勤,不枉父亲心疼你一场。” 她心中翻了个白眼,您何时心疼过了?今日这一切,都是三分靠打拼,七分靠命硬啊! 姜宁也不好戳穿他,只说:“父亲昨夜可知道红乐坊到底发生了何事?” 姜晋点点头,又摇摇头,倒把姜宁看懵了。 “父亲这是何意思?” 他喝了口滚烫的参茶,搓着手:“这事儿说来话长!” “那父亲便长话短说。” 姜晋点点头。 忽又觉得奇怪,怎么姜宁近日说的话越来越有份量了?连自己也忍不住被她牵着鼻子走。 不过此事就算姜宁不问,他也打算是要说与她听听,毕竟这孩子主意广,想法多。 “昨夜那事儿,说起来也太过吓人,你可知那坠楼的是谁?” 姜宁连忙摇头。 他看了看姜宁身后的几个丫头道:“你们出去,把门关上。” 明欢看了眼姜宁,听话地退了出去。 见人走了,姜晋方才压低了声音道:“昨夜我去时,方圆二里,早已被清了场子,好不容易才从一个稍稍熟识的戍卫那里打听到,那人是陕宁巡道,可是正四品大员。” 看着姜宁瞪大了双眼,姜晋又絮叨着:“想不到吧?这四品大员,竟会无缘无故出现在白水城花魁的阁楼里?还莫名其妙死了,这事儿你说吓人不吓人?” 姜宁越发心惊肉跳。 “父亲说的可是真的?这正四品的大员到了白水城这小地方,怎会一点动静都没有?” 实在太过怪异了,姜宁只觉得他们被一张无形的、密不透风的网捕住了,跳脱不得,挣脱不开。 姜宁双手握紧又放开:“其他的呢?父亲可有打听到?” 姜晋许是被屋内的炉火熏热了,将捂手的羊皮手套放在一旁道:“你这孩子,未免太看得起你父亲了,我尚且只是一个九品小芝麻官,能到外场候着,已备赵大人差遣,已是赵大人倚重了,旁的事儿哪里还能打听得到。” 此话说得也是,巡道大人在此死在乐坊之中,这样诡异又带着风月色彩的命案,朝廷各路官员一定是三缄其口的,又怎会走漏半点风声。 见姜宁皱着眉,姜晋倒是起了疑心:“莫不是你上我这儿等着,就是为了打听这事儿?” “怎会?不过是昨夜女儿得了母亲的话,出门赏玩,不巧那人从楼上忽然坠下,女儿亦是在场,这宁儿怎能不被吓到?故而才多留意了一些。” 姜晋松了松身子,靠在椅子上:“这倒也是,你一个女儿家,见那人活生生死在眼前,怎能不被吓到,往后还是少出去些好,婚期在即,你还是好好备下自个儿的凤冠霞帔,这赵家可不是一般人家,必定事事要上心。” 他语重心长道:“虽说咱们家门第上是原原不及赵家的,可也不能在本该办好的事儿上除了差错。” 姜晋一向是谨慎的,特别是对外头的事儿,总是能做到尽善尽美。 姜宁也总算是知道了,他之所以能早早考上秀才,又能在做官之前,就靠着母亲的扶持成为永州第一丝商,必定是有些过人之处的。 他这人,有些知耻而后勇的精神,又有肯虚心求教的姿态,做事也讲究稳中求进,算得上是个聪明人。 他知道姜云信的本事,便将蜀中的生意都交由他打理,自发现姜宁在官场上颇有天赋后,也不过分计较她孩子的身份,听从她的计划和安排,也肯把事情全交与她去办,可见也是善用人的。 若是生在了别人家,恐怕也只当姜宁一黄毛丫头胡言乱语吧! 不过他错就错在,对待张氏和她的子女们过于淡薄,这也成了姜宁心头永远的一根刺。 他们之间,从那时便只有互惠互利,再无情感可言,想起当初种种,姜宁心下甚至在想,若是哪一日她可以不再依仗姜晋,她会不会回过头来将姜家踩在泥地里。 也好让他知道,背叛母亲的滋味,也让他尝尝那种生不如死的日子。 见她眼神有些呆滞,姜晋伸出手在她眼前晃了晃:“宁儿?你这是作何?可是被方才我说的事儿吓到了?” 她回过神来,端起瓷杯也喝下一口参茶,借此掩饰着眼神中一闪而过的狠毒。 “是有些吓着了!这事儿无论从哪儿看,都透着怪异,不知红乐坊众人可还有活路。” 事到如今,不怪姜宁悲观,谁不知道,一个正四品大员哪怕在京都也是举足轻重的人物,无论在哪儿出了事都是骇人听闻的,何况是这般死法。 姜晋叹了口气:“红乐坊的主子是韦一诺,这女子年轻时是有些本事的,听人说,她的名字也是由此而来,取一诺千金之意,只要她答应的事儿,就没有办不成的。” 这件事姜宁倒是第一次听说:“她世上真有人能有这般本事?” 姜晋难得在姜宁面前露出笑容:“宁儿这话便是有些浅薄了,你可见过红乐坊这位当家人?” 她来白水城的时日算下来也不过半年之期而已,图谋生存已是精疲力尽,哪里还能有时间打听这些事儿。 见她默默不语,姜晋转过来朝她说道:“你没见过也是理所当然,这韦一诺是二十年前安庆艳冠天下的女子,自前太后褚氏发起葵酉之祸后,这个女子也再没路过面,传说这红乐坊,便是她最后的藏身之处。” 姜晋年少到京都考学时曾见过一学子手上韦一诺的画像,单看那画,便已是倾国倾城,天人之姿,更别说此画已经过多次临摹,失了原主的神态。 听人说,韦一诺本人比画像上不知要好看多少倍。 就连曾经权倾朝野的楼丞相,也曾三番五次扬言要为了她归隐田园,种豆卖瓜。 他道:“能令貌若青山的一代名相楼寰宇为之倾倒,扬言只要美人不要江山的,那般姿容,你我难以想象。” “可怕的是,有那般容貌,已是如利剑在手一般,更何况她还有寻常女子没有的野心,她曾说过,她不要楼相的情意,要的是他手上的丞相之位。” 一介女流,竟妄想登堂入朝,岂非要祸乱朝纲? “奇怪的是,后来前太后同她于立春那夜洽谈整夜,自出了宫门,便她再也没有她的音讯了!传言她可是连马车都不曾下,就这般人间蒸发了一样。” 姜晋接着说:“后来便发生了葵酉之祸,此后连着几年,白水城因地靠夏历,也不甚太平,可红乐坊却几十年来依旧如火如荼、屹立不倒,传闻便是背后有众人不敢得罪的韦一诺。”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