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蛋
她喜笑颜开,说道:“这就是了。你帮了我,现在我来帮你,原就是应该的。何须弄得这般生分。” 他看着她忙碌的身影,眼中不知何时聚了雾气。 曾经,也有个人白般为他谋算,照顾他起居。 只是,没了,一切都没了。 随着那场大火,什么都没了。 与之消失的,还有他的骄傲。 他如今,这样营营汲取,苟且偷生,既看不到希望,又束手束脚。 若是…那位没了… 他摇摇头,将自己心中的想法消失。 他已经无缘今年的科考,甚至会接连缺席之后的每一场。 像他这样一个,没有希望又看不到未来的人,居然在这穷乡僻壤,找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朋友? 何其可笑?! 受旱情的影响,县令在一夕之间老了十岁。 在他身上,再也看不到当初风光月霁的世家公子。 他如今,不过是个被米粮愁白了头的小县令。 收起信封,县令直接摔在桌子上。 “他们有这钱,不如直接提高收粮的价格。” 一旁的师爷,劝阻道:“公子,咱们倒是没必要与他们相争。一群商贾,量他们也不成气候。” “不成气候?”县令气道:“什么叫不成气候?他们连成一片,低价收量,高价卖粮!” “叫他们发展下去,一县能满足他们的胃口?一郡呢?一城呢?难不成非得叫他们将全国的粮食全都收购过去,才去制约吗?” 师爷想说是他杞人忧天。 不过一群商贾之流,哪有这样大的本事。 县令要是知道他的想法,恐怕会说他鼠目寸光。 他们妄想掌握的,是粮食。 前朝为什么会灭亡? 不就是连番征战之后,粮食短缺,社会动荡不安。 现任皇帝,瞅准了机会,趁机谋朝篡位吗? 若是连米粮都不重要,还有什么重要的? 县令为了筹措米粮,最近是急白了头发。 他不缺钱,只缺粮。 他派人去找李湘莲,他觉得她能拿出这么多的粮食,万一还有存货呢? 可惜老大夫就是不肯吐露她的消息。 只答应,要是她下次过来,一定替他传话。 李湘莲今天接田君昊回家,其实听说了这个消息。 只是她不知道该如何圆谎。 那四万斤的麦子,还可以说是去年前年的存粮。 要是她再多搞一些,该怎么解释呢? 他们家不过几十亩地,产量有限。 所以,李湘莲虽然心动却不行动。 就在那晚,她再次进入空间。 只见空间中的麦子黄了又绿,绿了又黄。 她只能无奈的站到一旁,眼睁睁的看着她那块种下人参的地,中间缓缓升起了一颗蛋。 那只蛋特别的大。 不夸张的说,那颗蛋的高度,已经和她一样高了。 她尝试着敲了敲,只觉得手上一阵灼热。 她的人参呢? 她辛辛苦苦,搞到的人参呢? 空间没有回答她,任由她自己探索。 李湘莲内心中的作死之魂,蠢蠢欲动。 那个林子里,要是有颗果树什么的,也算是个慰藉。 再说了,将她的人参搞没了,不应该补偿她些什么吗? 等她再去林子的时候,只觉得曾经制约她的熊…… 它还在! 并且蠢蠢欲动的看着她。 其实,她对这头熊的来历极为好奇。 那天的情况,她记得很清楚。 霍老爷子被它压在身下,虽然她当时救人心切,却记得这头熊身上的伤口不似人为。 那伤口,更像是有什么动物在它身上狠狠挠了一把。 可惜,她问过霍老爷子,也没问出来。 这只熊对她并不友好,李湘莲也就歇了心思。 也不知道,她什么时候能进去林子里看上一把。 李湘莲看着粮仓里的粮食发愁。 该怎样,找一个合适的理由,将这些粮食通通卖给县令。 她也不想发国难财,只要还和之前的价格一样就好。 有些钱能挣,有些钱却要避而远之。 作为一个有良心的人,哪怕她对这里的归属感不够,也不能去发国难财。 她在心中悄悄的吐槽。 这里也是,除了麦子,根本就没有其他的粮食作物。 若是种上玉米,哪里还要这样难。 她娘这几日甚至拿了麦麸出来。 还悄悄找到她,想要将肚子里的孩子拿掉。 这都六个月了,要是引产,那不是一尸两命吗? 李湘莲只好宽慰她,不要太过担忧。 她想着这些杂七杂八的琐事,心中越发沉闷。 若是可以,谁愿意年纪轻轻便担负这么多的责任? 她只想进林子撒撒欢,哪怕是一次也好啊。 李湘莲想到这,忍不住打起霍老爷子的主意。 她是个打猎小白,霍老爷子可是老手了。 要她说,完全可以叫霍老爷子带她走一趟。 想到这,她一拍屁股站了起来想要从这里出去。 结果发现,麦子不知什么时候又成熟了。 那一串串被压弯的麦子,正等着她去收割。 她觉得,田君昊说的那什么石碾可以预备上了。 再这样搞下去,她怕是要累死了。 收过一波麦子,李湘莲拿着曲辕犁直接铲了过去。 她觉得这东西,也没有历史书说的那样好。 真要算起来,不过比她拿个锄头要快许多。 唉,若是有一头牛… 她已经在畅想之后的美好生活了。 奈何,冰冷的现实,狠狠地拍打在她脸上。 她一人犁地,一人搓麦子,本想进书房学些什么医术,也没了兴趣。 出去之后,她直接一屁股坐在床上,完全不想动。 这天气,热的跟干蒸一样。 只蒸发,不加湿。 地里的收成也就那样,除了大嘴巴家之外,谁都知道今年就是会减产。 但大嘴巴不相信,她刚娶了新媳妇。 家中多了一张嘴,不知道什么时候,还会再多一张嘴。 她日日盼着,念着,希望这雨快些下。 可是已经进了五月份,还是见不到一滴雨的影子。 她只能带着一家老小,提着水桶往地里浇。 因为她过于勤快,村里说风凉话的不少。 埋怨她浪费水的也不少。 为这,她吵了好几场架。 还是村长出头说,“你们要是厉害,将那条河都给舀干,我都不说什么。你们没那份本事,就给我老实待着!” 从那之后,大嘴巴稍稍收敛。 村长那话看似是在埋怨挑事的人,其实也在埋怨大嘴巴。 那河里的水就那些,被她这么用,还剩下多少? 李湘莲实在忍不住,去找了霍老爷子。 万一,山里有条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