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报信
雨声渐渐小了下去,夜晚更加寂静了,祁慧娘帮裴衡用布条按着脸上的伤口,好不容易血稍稍止住了。 “大营那边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祁慧娘揪心的透过被扯掉半边的窗帘往外看,“会不会那些歹人已经得手了?” “不会……”裴衡一说话扯动了伤口,血水又流了出来,他也疼得嘴角不自觉的扯了扯,“你放心。” 放心什么裴衡没说,祁慧娘却已经明白,心疼的重新扯了块布头帮他按住,低声抱怨他:“我就是担心随口念叨几句,你脸上有伤动不得,不回答就是了。 好了好了,我不说了,你也别说话好不好?” 裴衡微微牵动嘴角,露出一个小小的微笑,算是默许了她的话。 祁慧娘又去看窗外,思考了片刻凑到裴衡耳边,用细如蚊蚋的声音说道:“我去看看殿下好不好?” 裴衡眼中泛现担心,轻轻摇了摇头。祁慧娘往他身边凑得更近些,几乎是贴在他怀里,继续说服他:“你也说我不必担心了,而且已经过去这么久了,有危险也不会出生在我过去的路上……有些机会错过了就没那么容易再遇到了。” 祁慧娘完全是商人心太态,做生意哪有不冒险的,只看收益够不够大到让她愿意去承担这个风险而已。 裴衡想说什么,嘴唇刚有动作,就被祁慧娘的手指按住了,“大人,我们现在已经牵绊的够深了,也许我今天的冒险,换来的是将来全家的人安危。 伴君又伴虎,近臣的结果却不见得都是好的,祁慧娘不希望自已全家有一天也走到被牺牲的那一步。 裴衡目光闪动,好一会儿才缓缓点了点头,祁慧娘对着他嫣然一笑,大概检查一下身上没有有什么有妥当的地方,转身准备下马车。 被裴衡轻轻拉住了,没说话匕首递回给她。祁慧娘笑了笑,接过来咬在口中,一弯腰跳出了马车。 刚进七月,夜里的风就感觉到凉意了,何况身上的衣服早就湿透,如今又是风又是雨的,祁慧娘忍不住打了个哆嗦,猫着腰快步往营地方面跑去。 马车跟营地之间的直线距离并不远,但是一个在山脚的东边,一个在北边,中间有山石树木相隔,所以不能直接看到另一边的情况。 转过山脚祁慧娘一眼就看到营地里灯火通明,侍卫们和一群少说有三十几个黑衣人打在一处。 不过看起来情况是侍卫这边占绝对优势,不然宝安郡王也不会站在最大的营帐门口,比手划脚的给侍卫们支招了。 祁慧娘突然有点生气,自已和裴衡把身家性命都压在了宝安郡王身上,不但是她们两个本身,还有裴衡身后的裴氏一族,祁家和两个孩子。 一旦宝安郡王在夺嫡中失败,这些人就算不会被上位者全部抄斩了吧,起码也得缓个两三代才能缓过来。 突然遭遇刺客,她也没奢望宝安郡王不顾自已的安危保护她和裴衡,至少在侍卫足够用的情况下,分出几个问问她们是不是安全的吧? 祁慧娘站在一丛灌木后气了半天闷气,才调整好情绪,露出一脸焦急的表情,快步朝着宝安郡王跑去。 守在宝安郡王身边的侍卫,突然看到一个人身朝着他前面跑来,立马横刀拦住。 宝安郡王赶紧举起手大声喊:“别激动,自已人。” 侍卫退回原位,警惕的盯着祁慧娘,宝安郡王等她跑到面前,突然变了脸色。 “你这头上、脸上是怎么弄的?受伤了?” 祁慧娘原本对他的失望,因为他这一句关心稍稍散了些,随意抹了把脸,眼泪汪汪的看着他。 “我和大人被黑衣人袭击了,还有黄小姐和她的丫环……这些血是黑衣人的,我没事,大人脸上受伤了,大概好了也得破相。 黄小姐的丫环都死了,她……唉,这些都不重要,殿下没事就好。” “胡说什么,伤的伤死的死怎么就没事了。”宝安郡王不理会还在打斗的侍卫们,拉着她的手进了营帐,亲自打了水让她洗脸,然后举着油灯往她脸上端详了好一会儿,确定她真的没有受伤,才缓和了语气。 “没伤了你就好。裴大人是大男人,破相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反正他又不靠脸吃饭。万一你伤了就严重了,原本长的就很普通,再留了疤再没法看了。” 祁慧娘不知道该怎么接他的话,抿了抿嘴唇正想说什么,宝安郡王突然拉她一把,她没提防直接撞进了宝安郡王怀里。 “殿下,我不是故意的。”祁慧娘双手前伸打算推开宝安郡王。 宝安郡王却扣着她的手腕示意她别动,凑在她耳边说:“黑衣人出现的时候,我就让方统领派人去保护你和裴大人了,显然他没有按照我的吩咐做。 我问你,你打算如何处置他。” 祁慧娘下意识抬头去看宝安郡王,刚好他也紧盯着她的脸,祁慧娘在对方眼中看到了自已的倒影。 这样的距离让祁慧娘意识到危险,不动声色的低下头装做沉思的模样,避开宝安郡王的视线。 片刻后轻声叹道:“殿下,大局为重。” 宝安郡王目光复杂的看着她不放,追问:“你可知道如果继续由他护送我进京,将来少不了他一个从龙之功,再想替你出气几乎是不可能的了。” 祁慧娘笑了笑,“我还是那句话,大局为重。对于殿下的大事来说,我,裴衡,黄小姐,或者任何人,都是微不足道的。” 宝安郡王沉下脸来,抓着她的手腕不放,“慧娘,你是在说我眼中只有那个宝座?在你眼中我就是这样冷血无情的人吗?” “怎么会?如果我真的像殿下想的那样,认为您是个冷血无情,可以牺牲一切的人,还会义无反顾的选择追随您吗? 我是个生意人,懂得为自已打算,更懂得权衡利弊,正是相信殿下会爱惜忠诚于您的人,才会站在您这一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