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御前审问
宣宁微微一笑:“哦,臣女是奉皇后娘娘之命,在五灵大佛寺为南洲的灾民抄经祈福,若是荆统领有什么疑问,大可去查证!只不过…”她手插在袖中上前一步语气倏然一冷:“永平侯府乃先帝亲赐的一品公侯宅邸,禁卫军没有圣旨,何以在这里放肆?” “县主还真是好大的威仪,”荆鸿曦冷冷一笑:“末将奉皇命前来搜查侯府奸细,你们侯府不仅与青龙门暗中勾连,还包庇奸细行踪,几位就别在这里惺惺作态,还是跟末将走一趟吧!” 宣宁心中一动,瞬间明白了荆鸿曦的意图,此人不仅是皇帝的人,也许还是宣相的人! 如今已经确认青龙门确实卖命于宣府,那么从林氏出千两黄金让青龙门在珞珈山设下埋伏那一招,就已经落入了宣相的耳目之中。 想到这里,她语气冷然,目光咄咄:“敢问荆统领是何人举报侯府藏匿奸细?荆统领说侯府与青龙门勾结,有何证据?仅是空口无凭就敢在侯府撒野,本县主以为荆统领有公报私仇之嫌!” 荆鸿曦闻言也被她陡然散发出来的气势所摄,不仅是他,连一众禁卫军和金吾卫都脸色一变,不动声色地相视一眼。 确实没有搜到什么奸细,更别说将军千叮万嘱的秘密信件也没有搜到! 荆鸿曦承认自己小看了这个女孩子,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他捏着手中的字据冷冷一笑:“县主要的证据末将当然有,不仅有证据,还有人证!至于奸细,侯府上有一名小厮奇桑与西岳奸细来往甚密,只要你们将他交出来,一切自会水落石出!” 症结果然在这里,宣宁心中微叹,幸亏早一步将奇桑转移了出去,否则今日将会大祸临头。 她垂下眼眸微微一笑,然后转身看向惊慌失措面无人色的林氏:“母亲,我们侯府行端影正,又何惧?还请母亲回屋换身衣服,我们且随几位大人走一趟说清楚便是。” 林氏先前确与青龙门有交易,如今罪证在那人手里她早就落了气势不敢说话。 见宣宁目中隐有深意,她心中颤了颤,赶紧扶着山茶的手转身进了屋。 宣宁这才看向荆鸿曦,语气嘲讽,意味深长地说:“荆统领,你口中的奇桑不久前正是我院中的一个小厮!只是他如今不在侯府,但等上了公堂,我自会将此人交出来!” 一行人刚踏出大门,就看到十数名大理寺官差与禁卫军和金吾军对峙而立。 只见司马杰高坐在骏马上,目光冷然地朝他们看过来,高声道:“听闻荆统领掌握了青龙门的重要消息,为何不第一时间告知大理寺?” 荆鸿曦没想到大理寺的人这么快就得知了消息且行动了起来,心中微微有些疑惑,可再想到宣相言之凿凿不容置疑的嘱咐,他又安下了心。 因而对司马杰半分不客气地说:“少卿这是什么话,禁军直属皇命,拱卫京师和皇上安全,与大理寺各行其道,什么时候成了大理寺的臣属了?” 司马杰冷笑一声:“青龙门一事向来由大理寺追查,荆统领得知详情隐而不报,擅自行动,下官自当过问!” 他看向被禁军围拢在中间的宣宁和林氏,淡淡道:“永平侯府一直在大理寺的监视范围之内,若有差池,大理寺责无旁贷,萧大人已经上禀圣听,如今皇上正在大理寺的昆元殿等着诸位,下官特来告知一声,免得荆统领走错了门!” 荆鸿曦闻言心中怒火熊熊而起,这个同样出自寒门的四品少卿竟敢对他口出狂言,态度不敬。 但想到当下事情要紧,他将此人狠狠记了一笔,“去昆元殿!” 宣宁上马车时若有所思地看了眼司马杰,对方显然没有认出她,可他话外之意宣宁却似有所觉,荆鸿曦难道被人利用了?是宣相吗? 可宣相为什么这么做? 坐在她对面的林氏见她阴暗不定的脸色,心中打鼓,与山茶对视一眼,终于忍不住开口道:“三…娘,” 林氏心中惶恐之极,她知道这一次牵扯出青龙门是扯了元启帝的逆鳞。 之前又有林逸祸乱宫闱之罪,澧国公府也是被元启帝记上了一笔,她根本不敢找人回澧国公府求助。 如今怕是太后也无能为力,若是永平侯府倒了,她都不敢深想。 可是这个庶女竟然在这种情况还能怡然自处,脸上不见慌乱,她不知为何,从心底生出一种盲目的信任,仿佛有她在,这次难关必然能过去。 宣宁抬头看去,见林氏脸色十分难看,握着山茶的双手也在发抖,声音冷淡地说道:“什么?” 这一切都是林氏咎由自取,若没有自己的出现,赵承希姐弟早已经死在了青龙门的屠刀之下。 但如今自己也被裹挟在一个阴谋漩涡之中,她只能先稳住林氏,若她一旦泄露了什么不该说的,等一下她的计划就无法顺利进行了。 林氏垂下眼眸不敢看宣宁,内心仿佛是鼓起了很大的勇气,声音微微发颤地说:“青龙门的事情,是真的…我…我让方嬷嬷去找的杀手…可是我没想到会变成这样…” 宣宁心中一哂,她看得出林氏这是方寸大乱又没有主心骨的情况下向她示弱。 “母亲,如今你跟我说这些有什么用呢?你只是害怕,却并不后悔,你对我们母子三人的恨从未消失过,就算再来一次,你也还是会这么做不是吗?” 林氏闭了闭眼,两滴泪珠从眼睫滑落,锥心之痛涌上心头,沉声道:“没错,你娘当初害得我中了毒滑了胎,若非有太后赏的药丸续命,我怕是也随了那未出世的孩子一同死了!” 宣宁对永平侯府那么早先的往事并不是很清楚,可是永平侯不是个色令智昏的男人,若是葵娘真的做出这么恶毒的事情,永平侯绝对不会姑息。 所以葵娘一定是冤枉的,但如今说这些都是没用的东西,只是浪费时间。 “你要恨就继续恨吧,只不过稍后殿上,无论发生什么事,你都只要负责哭就行了,一切交给我,同在一片屋檐下,我还想和四弟好好活着,因而绝不会让你获罪,让侯府倒了。你可明白?” 林氏捏紧了帕子,咬着唇眼神复杂地点了点头。 ※※※ 昆元殿上,令大臣们意想不到的是元启帝换了一身月白色便服亲自前来坐镇听审。 被临时拎过来主持此事的御史中丞魏武坐居正位,澧国公、萧太师和宣相各坐下首两旁。 永平侯站在武将之首,面对一众官员心思各异的打量目光,他不为所动,阖眸假寐着。 这时,殿外传来纷沓杂乱的脚步声,很快有宫人进殿回禀:“皇上,魏大人,荆统领和大理寺少卿将人带过来了。” 魏武尚未开口,元启帝就朗声说:“带上来!” 魏武本就坐如针毡,他对永平侯的事情知之甚少,现在元启帝俨然有越俎代庖的动作,他心中竟然微微松了口气。 只听元启帝看向身边近卫,语气不辨喜怒:“萧大人何在?” 近卫恭敬地回禀:“回禀皇上,萧大人昨夜刚刚从凤阳山回来,现在还在大理寺地牢中审问犯人,稍后便能赶过来。” 坐在左下首的宣文眉间微微一动,不动声色地看了眼对面的萧太师。 看来蓝中林这次行动失败,不仅失败了,还让萧明川抓到了什么把柄! 他神色漠然,心中却起了百般心思,这一次看来只能先这样了。 元启帝将所有人的表情尽收眼底,微微挑了挑眉,目光再看向殿门口时,露出惊讶的神色。 只见荆鸿曦和司马杰身后竟然跟着林氏以及——赵宣宁。 在场的所有大臣也愣住了,荆鸿曦不是去侯府抓奸细,怎么就带来了侯府的两个主人? 永平侯目光复杂地看了眼林氏和宣宁,正要举步走向妻女,就听到上座的元启帝声音惊讶地问:“南平,你为何来此?” 权公公已经越众而出,走到了元启帝身边俯身在他耳边说了些什么。 元启帝眼眸一眯,抿唇不语。 宣宁跟着荆鸿曦和司马杰等人朝元启帝行礼之后,起身朝元启帝的方向又敛衽一礼。 面对这个前世把她五马分尸的男人,宣宁奇迹地内心没有半分波澜,她口齿伶俐地回禀道:“回皇上的话,荆统领前来侯府要抓的人正是臣女身边跑腿的小厮奇桑,臣女以为其中定有误会,故而前来向皇上禀明此事。” 元启帝唇角勾起一丝玩味的笑意,身子略往前倾身,审视着这个淡定从容的少女,说:“哦,你是说那个奸细是你身边的小厮?他不是赵承毅带回来的罪奴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