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章 战俘(三)
张贤怔了怔,终于有些明白了,可是想到袁少华的时候,心里头还是有一些不舒服。
※※※
终于到了大使馆,韩奇显然是这里的常客,来到这里的时候,就如同是来到了他的家里一样,他替张贤与熊三娃安排了住处,又带着他们一起去吃了饭,最后送他们回到住处里,让他们好好休息一下,准备离去。
但是,熊三娃却有些急不可耐地问着他:“韩主任,我们什么时候可以见到那些战俘呀?”
韩奇看着他,稍微愣了片刻,然后与张贤相视一笑,问着他:“呵呵,三娃,你是不是很想跟你的那些战友再见面,叙叙旧呀?”
被韩奇如此一问,熊三娃觉得自己有些过于心急了,把什么都表露无遗了出来,只能对着韩奇的面,憨憨地一笑。
韩奇重新坐回了他们的屋里,抽起了一根烟来,一边吐着雾,一边告诉着熊三娃和张贤:“你们两个人还是耐心地等一等,我们在这里也就是几天的事。三天后,联合国观察员会组织中立国逐一地对这些战俘进行甄别和询问,在此之前,任何人都不得进入由中立国控制在三八线附近的停战区战俘营,便是连美国人要进去,也要向这几个中立国部队提交申请,我们这些被排斥在朝鲜战争之外的国家,更是没有理由进去!”
听到韩这么一讲,熊三娃不由得十分失望。
张贤却有些奇怪,问道:“战俘营不是在济州岛吗?怎么到了三八线上去了?”
韩奇道:“其实济州岛也是后来才搬过去的,最早的时候,战俘营是设在釜山附近的巨济岛,我还去过那里。只不过后来发生了一起共产党战俘绑架典狱长的事情,那件事闹得挺大,造成了国际影响,所以为了防止朝鲜共产党的渗透,也为了断绝这些战俘与外界的联络,所以联合国军才把他们从巨济岛迁到了济州岛!”
张贤一边听着,一边点着头,他对地理和地图有着特别的兴趣,这也许就是一个职业军人必备的本能,他知道巨济岛的确离着大陆很近,只隔着一条不到一公里宽的海峡,与统营半岛相望;而济州岛则不同,它孤悬在朝鲜半岛的西南端的海上,济州海峡有一百三十多公里宽,不是随便什么人就可以到达的。
“当初停战谈判的时候,对于战俘的归属问题就谈了很久!”韩奇说着,有些得意地道:“呵呵,开始的时候中共和朝共方面还想要无条件地将所以的战俘一并放归,但是许多的战俘根本就不愿意回去,他们都害怕被迫害,所以基于人道主义原因的考虑,联合国军方面就一直没有同意,谈判僵持了两年,斯大林一死,共产党就坚持不住了,最终还是同意了由联合国军方面提出来的方案,所有的战俘自由选择是去是留,任何人都不得干涉!”
张贤自嘲一样地笑了一下,他抬起头望着韩奇,悠悠地道:“看来,韩大哥在这些战俘的身上没有少功夫呀?要不然,按照国际惯例,战争结束之后,交战双方会无条件地释放对方的俘虏,根本就不应该存在由战俘来选择去留的问题!”
韩奇笑着点了点头,但是又十分认真地道:“阿贤呀,要怎么说呢?就像当初的你一样,既然你能够有所选择,那么别人为什么就不能够呢?更何况这些中共的战俘里,有很多的人本身就是我们国军的战士,他们当初只是因为形势使然,不得不被人裹胁着投向共产党!共产党对他们是好是坏,他们的心里都非常得清楚,送到朝鲜来,就是要他们当炮灰!”
张贤默然了,对于朝鲜战场,他有着比普通士兵们更为深刻的认识,共产党军队的作战思想,总是想着以兵多来取胜,所以才会一次又一次地来集中优势的兵力;这种作战方法虽然在国内战争的时候,每一回都可以取得骄人的战绩,但是殊不知现代战争的胜败,已然再不是取决于兵力的多寡了;靠着兵力的优势一味的强攻,只能是多一些白白地送死而已。想一想,战斗打起来的时候,上面连后勤都不顾,面对着联合国军强大的空中与地面火力优势,志愿军方面还依然如故地按照原来的作战经验行事,指挥官指挥刻板,只知道地服从上面的命令,不晓得灵活应变,倒是面对着领导的问询时一个比一个狠地坚决地发着誓:“……把全师打光了,把全军打光了,也要坚决完成任务!……”而每当张贤听到师长、军长们发出如此地豪言壮语之时,都不禁的浑身战抖,也许在这些高级的指挥官眼里面,根本就没有把士兵当成是活生生的人,而是的的确确当成了一个个的炮灰,当成了他们成名立腕的枯骨!
韩奇并不知道张贤的脑子里在想些什么,既然张贤不作声,那就是默认了他的看法,于是又接着道:“根据战俘问题的协议,所有的中共和朝共的战俘都会被送往三八线附近的中立区,由五个中立国组成的军队负责看守,停留一百二十天,接受朝方和中共方面的解释,以打消他们害怕回去的想法。在解释完成后,再由中立国人员对每一位战俘进行严格的甄别,包括中共战俘和朝共的战俘,如果愿意回去的,那么就送回去;如果不愿回去的,那么就返回到联合国军控制的俘虏营,加入韩国或者是送往台湾!如果既不愿意回去,又不想留下来,还可以去其他的国家!如今,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在这里等结果!”
听完了韩奇的介绍,张贤和熊三娃都一起点着头,这种安排倒是很有人性化,尊重了战俘的自主意愿,也算是一种人性吧!张贤还有些疑惑地问道:“那五个中立国都是由哪些国家组成的?”
韩奇道:“由印度、捷克、波兰和瑞典、瑞士这五个国家组成!”
听完这些国家的名字,张贤不由得笑了一下,对着韩奇道:“呵呵,韩大哥呀,这五个国家可都是亲共的!两年前联合国表决通过谴责中共侵略朝鲜的决议时,印度可是投了弃权票,他们跟中共方面走得很近哟?至于捷克和波兰嘛?那就是苏联的跟班,自然是向着他们的。瑞典和瑞士,虽然是西方国家,但是这两个国家是不多的几个跟中共建交的西方国家,应该讲是亲共的!呵呵,由他们来负责战俘的甄别,只怕没有多少人愿意去台湾的!”
看到张贤如此得担心,韩奇却是胸有成竹一般,对着他道:“老弟呀,咱们走着看!呵呵,你是聪明人,别人也不笨,既然你选择了到台湾来,别人也可以!而且我敢跟你打个堵,愿意回中共方面的,只怕是少数!”
张贤怔怔地看着韩奇,他知道韩奇的为人,这是一个喜欢保持低调的家伙,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他不会说出这么充满信心的话。看来,他在韩国的这几年,真得是没有白呆,中间所作的工作定然十分充足。但是,张贤忽然又想到了陈大兴,陈大兴是一个典型的带着中国传统思维的人,恋家是他的本能,他依稀还记得熊三娃曾跟他说过的话,陈大兴就是为了想要活着回到家乡,回到老婆女儿的身边,所以才一直坚持着,他相信很多的战俘也是怀着他那样的想法,包括他自己。如果不是因为自己的身份特殊,如果自己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被俘人员,他也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回家,选择与老婆孩子或者父母兄弟们在一起,而不会孤孤单单地远走他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