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梦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秘梦小说 > ‘假’大儒成真记 > 42、第四二章修

42、第四二章修

第四二章

自从灾难后,司徒皇帝从唐大儒身上学到了不少的经验。

对于各个地区的把控‘丧心病狂’,甚至具体到各个地区的天气降雨,温度等等都会被记录在册。

司徒皇帝也专门设立了官员部门专门做这些事情,就是监测各地是否会发生灾难。

对各地的各种把控,更加的严格,而且司徒皇帝有意将暗卫分为两个部门,一个部门转为明面上的只属于皇帝的直属部门。

另一个部门还是按暗地里做一些不能明察的事情,还是暗卫。

不过,一个新的部门出现在朝堂当中,肯定要跟阁老们商量。

而且明面上的新部门将是监察所有官员,针对全国各地所有官员,做一些官员不能做的事情。

这就难搞喽。

谁会想让自己头上多一把刀呀,肯定不同意。

司徒皇帝心里抓心挠肺的想要成立新部门,主要是他财大气粗,有钱人,不怕花钱了。

为了能够在明年打败自己的文武百官,舌战群雄。

司徒皇帝开始看史书,看书中很多皇帝一生中的昏庸荒谬之事,很有感触呀。

‘人家皇帝,活得怎么就那么爽呢?’

‘就是死的有点快,哎……果然想要盛世明君,也不是一个好差事。’

司徒皇帝自从开始看书后,就开始内卷自己的文武百官。

文武百官也通通拿出书籍,不仅自己看书,还将这个压力压到了下一代,不求下一代,像唐大儒一样跟神算子有一拼,但求下一代也能知晓历史,融汇贯通。

下一代年轻人:承受了他们这个年纪不该承受的“罪”。

尤其是一些本来已经家族中放弃的“纨绔子弟”,这些纨绔子弟受尽家中的宠爱。

就连当家男主人都对受宠的幼子,和受宠的嫡孙,没有办法。

但是现在只要说跟唐大儒学习,家中的两位‘大佛’,老夫人和当家主母,都不带含糊的支持。

唐大儒知道了事情之后,只能说是罪过

呀!一切都是不小心伤及“无辜”了。

其实司徒皇帝也在悄悄默默的看书,悄悄默默的看史记,目前所有人都已经感受到了读书多的威力。

皇上开始看书了

满朝文武开始看书了。

于是京城上下都开始流行看书,学术氛围,更加浓郁。

书店的掌柜的:笑开了颜~

↑↑↑

“一切的始作俑者”唐大儒任性的不请假又回家了。

文武百官对于唐大儒的钦佩到了极点,已经呈出了盲目信任的现像。

而唐大儒的名声到了极点,不仅在官员中的名声很好,在民间名声更是好的不行。

尤其是‘大儒提前预知地震,京城百姓免遭遇难。’‘提前预防灾难,预防瘟疫,帮助老百姓们重返家园’这件事也传遍了天下。

而且对比在江南的事件中,唐大儒可居可点的表现,在预知地震灾难,更有传奇色彩。

所以在民间,唐大儒的形象已经宛如在世神仙了!

就是老百姓们都觉得唐大儒生而知之,传的有点神奇了。

而且唐大儒本身的身份就已经受尽百姓们的推崇,以及读书人的爱戴。

现在事情传出来之后,名声都传遍了边境,甚至就连很多小国家都听到了唐大儒的名声。

有一句话叫做‘得大儒者,得天下!!’

甚至在边境时不时侵犯边境的匈奴,匈奴王叫嚣着:愿意用丞相的职位,赠与唐大儒!

现在更是叫嚣着,只要唐大儒去匈奴,直接封为异性王。

由此可见,唐大儒只要有反抗之心,到处都是去处呀。

“……所以皇上,您得防备着点着呀,这唐大儒名声太盛了,在民间,老百姓将您跟他不相上下……”

某些奸诈的臣子因于某种属于自己的利益,看不到唐大儒做的事情。

开始在司徒皇帝面前说一些唐大儒的坏话,主要是想挑拨唐大儒和司徒皇帝之间的感情。

“哦?朕的名声都能和唐大儒相提并论了,不错不错。

朕做的事情还是受到广大老百姓

们的认可呀,朕的努力没有白费。”

司徒皇帝哈哈大笑起来,觉得广大老百姓很有眼光,他的所作所为得到了认可。

司徒皇帝坐在龙椅,笑完之后,眼神锋利的看向已经跪倒在地的刚从外地回来述职的刘官员。

“看来朕的太傅,真的是碍了某些人的眼了,你怎么不在朝堂当中,直接参唐太傅?跑到这里来跟朕打小报告,小人行径!”

司徒皇帝慢条斯理的说道,眼神里充满了厌恶,锋利的眼神似乎将跪倒在地的刘官员,想要看看他的内心是不是黑色的。

“臣不敢,臣有罪……臣罪该万死,还请皇上饶命……”

刘官员吓得脸色大变,一听就知道自己是拍马屁,拍到马蹄子上,跪地求饶。

“你都罪该万死了,朕不想饶命。利民好事未做,勾心斗角玩官场上的手段,你倒是有一手啊!”

“来人,拉下去打入大牢,听候发落。”

司徒皇帝无聊的摆摆手,像这样说谗言的官员,越来越多,真不知道唐大儒是怎么戳了他们的心肝肺了。

刘官员脸色苍白,充满了恐惧,趴倒在地,被御林军带走!

想求饶根本不可行,被捂上嘴巴拖走。

司徒皇帝真是觉得很郁闷,冬天喝凉茶都压不出去心中的火气。

他明白唐大儒绝对没有异心,人家根本就没有长歪心思。

如果唐大儒真的有异心,能那么“任性”?

而且司徒皇帝对于自己在民间的名声并不好的这件事情知道的一清二楚。

现在他的名声能发生转变,在民间老百姓口中名声得到逆转。

那纯粹是唐大儒将所有的功劳推到自己的身上,司徒皇帝都感激不已。

三人成虎的故事,司徒皇帝心知肚明,他害怕自己哪一天真的听信了传言,将唐大儒给杀了。

司徒皇帝知道,到时候他的名声基本上可以烂大街!

而且唐大儒丝毫没有留恋权势,在疫情期间,他统筹文武百官,权力已经达到了顶峰,说话要比皇子们都管用。

基本上

是“丞相的权利”拿在手中,在朝堂中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但是唐大儒干完事情,就又罢工,说不上班就不上班。权利说扔就扔,正好没有任何不舍。

“所以给说唐大儒谗言的那些人,都是坏人”怒气冲冲的司徒皇帝,气鼓鼓的说道。

言太监表示自己什么都没听到,恭恭敬敬的站在旁边。

却在心中警惕自己,以后对于唐大儒的事情,一定要更加上心。

想到了自己的挚友,唐大儒那是有心中七窍玲珑之人,肯定是知道别人会加压给他,故意放权……

司徒皇帝感动的眼泪哗哗,没错,在他心中唐大儒就是一个舍身为他的好知己。

真有好朋友,是真正的君子之人,简直是自己最大的幸运。

对于司徒皇帝来说,他虽然不是个怎么正经的君子之人,但是他绝对喜欢和君子之人做朋友,就例如唐大儒。

满朝官员封笔,司徒皇帝也封笔休息了,那就忍不住想要去探一探自己的挚友,是不是想自己了?是不是在家里很无聊?

司徒皇帝忍不住轻轻微服私访,找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去玩耍。

在路途中还碰到了四位阁老,于是司徒皇帝邀请阁老们大家一起愉悦的去玩耍呀。

就去唐大儒家吃蹭饭呀,不要想那么多了。

四位阁老看着跟在司徒皇帝身边的五位皇子,心想:皇上这真是拿唐大儒当做至交好友来对待。

↑↑↑

‘罢工’的唐大儒是贪恋权势吗?

不!

唐大儒就是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他根本就没有长那个贪恋权利的心,也没有长为别人考虑的那一窍。

主要就是唐大儒觉得自己的劳动付出和得到的薪资,不成正比!

唐大儒觉得自己辛辛苦苦奋斗,挣的月俸,都不够自己家活两天。那还能努力什么劲儿?

朝廷官员每月都有月俸,按照级别的不同,月俸也有差异,不仅给银两,还给米,布,也算给的齐全。

但是官员要真的靠朝廷下发的月俸,过日子的话,那绝对是

生活在赤贫线上的存在。

当唐大儒辛辛苦苦两三个月,本以为自己一挑多职,应该会有不少的月俸。

当唐大儒让老管家给自己去领俸禄后,自己不好意思给自己的夫人,让老管家直接转交给唐钱氏。

唐大儒心里很得意扬扬,心想:很不好意思,以后他也是为家里出一把力的男人了,再也不是吃软饭的。

当晚上,唐大儒和妻女一起用餐时,“不经意”之间,说起了自己的月俸。

“嗯哼,我的俸禄不仅要补贴家用,还要给明珠去买首饰呢。”

唐大儒忍不住的骄傲的说道,那意思他有钱了,那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唐钱氏真的是好感动哦,赶紧的附和道:“明天给老爷拿银两,花!大胆的花!”

唐钱氏真是太开心了,毕竟自家老爷所有的俸禄虽然挣的少吧,但是一个子儿都没落下,全部都交到自己手里。

唐钱氏怎么会把自家老爷的吩咐花出去呢,那必须好好的供起来。那是念想,不是能花的钱。

“爹爹,真不愧是被所有女子赞叹的好男人,娘亲早就将您的月俸收起来了,让我们兄妹三人就瞅了瞅……”

唐明珠此时开心的说道,怎么说呢,就是那点银两象征性的意义比实际意义大得多。

“对对对,娘亲都不让我们兄弟二人多看两眼。”

“爹爹好疼妹妹呀,唉,不过也确实买不了太多礼物,顶多给妹妹买个银手镯!”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