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鄱阳湖决战2
而朱元璋的情报收集能力一点也不差,很快便知道此事,于是下令将所有战船的桅杆全涂成白色。
七月二十三日清晨,朱元璋对诸将说:“陈友谅战败,士气低落,亡在旦夕,今当并力击之”
陈友谅信心满满地下令攻击时,却发现分辨不出哪一艘是朱元璋的战船,陈友谅和他的部将顿时惊骇,陈友谅满心狐疑地看着身边的将领,心想“到底谁是内鬼?”。
七月二十四日,陈友谅决定再次发挥自己的长处,下令巨舟连锁为阵,可是朱元璋已经琢磨出一套战术,下令将巨舟团团围住,群起而攻之,陈友谅的巨舟如庞然大物,虽体形巨大,却行动便,舟上的将士均已战死,而操舟者却不知道,仍旧呼号摇橹。
俞通海、廖永忠、张兴祖、赵庸等人率六舟快速复制这一战法,深入搏击敌舰,纵横驰骋,势若游龙,熟料顷刻间,六艘战船失去踪影,难道均已战没?
过了一会儿,六舟旋绕敌船而出,朱元璋军队为之振奋鼓舞,勇气倍增,拼力出击,喊声震动天地,波涛冲天而起,甚至遮住了日光,从辰时一直激战至午时。
朱元璋坐在白海船上指挥战斗,忽然传来隆隆炮声,随侍在侧的刘伯温急忙拉起朱元璋换船,在另一条船上尚未站稳,只见白海船已被炮火击得粉碎。
陈友谅远远地看见这一幕,以为朱元璋已经被炮火击中,忍不住合掌大笑,可是很快便发现朱元璋到了另一条船上,指挥舟师奋进,不由得大惊失色,恨恨地想:“这个朱元璋,真地有如神助”。
廖永忠、俞通海等人回来后,朱元璋亲自犒劳,说:“今日大捷,都是诸位的功劳”。
陈友谅接连两天交战失利,本想退到鞋山,却发现朱元璋已抢先占据罂子口,横截湖面。
又被朱元璋抢先了一步,陈友谅只能收拢部队,敛舟自守。
随后,朱元璋率舟师移师至柴棚,距离敌军大约五里左右,诸将请求退兵,稍作休整。朱元璋力排众议,坚定地说:“两军相持,先行撤退,势必夺气”。
俞通海认为,这里湖水较浅,应移舟扼守上游,刘伯温也私下建议移军湖口,朱元璋思考片刻,决定移师左蠡。
当时水路狭窄,船只无法通行,担心敌军趁机偷袭,于是深夜十分,下令每条船上放置一个灯笼,前后相随,依次渡过浅水区,到天亮时,所有战船均已到达深水区,停泊于左蠡,占据上游。
见朱元璋向北移动,陈友谅也下令移舟至渚矶。
双方暂时处于僵持状态。
眼看粮草将要吃尽,陈友谅召集诸将商议对策。右金吾说:“眼下交战实力,朱元璋占着上游,我们很难出湖,不如焚舟登陆,直奔湖南,另作打算”
可是这样一来,无异于认输,陈友谅咽不下心中这口气。
左金吾见陈友谅犹豫不决,知其意难平,于是上前进言:“虽然交战不利,但是我军兵力众多,戮力一战,胜负未可知,何必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焚舟示弱?万一舍舟登陆后,他们以步骑跟在后面,我们进退失据,岂不更加危险?”
到底听谁的呢?陈友谅心乱如麻。
就这样退走,陈友谅不甘心,罢了,和朱元璋决一死战。
可是,接连吃了几天败仗,伤亡众多,陈友谅赶紧重新复盘,觉得还是右金吾说得对。
左金吾听闻后,担心陈友谅处置自己,连夜投降了朱元璋,而右金吾见陈友谅举止失措,倍感失望,也率众投降了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