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篇,三国时期的那些历史真相 2
第二,七进七出的并不是赵云
《三国演义》有这么一段精彩的故事,说刘备新野大败,只得弃城逃亡,但是不忍舍弃百姓,只得带着城中百姓一起走,可是百姓怎么能受得了如此的长途跋涉呢?所以部队行进速度很慢,最终被曹操大军赶上杀了个人仰马翻,而且再一次把自己的老婆弄丢了,还顺带弄丢了自己的儿子。
这时候赵云出现了,他本想带着糜夫人一起杀出重围,但糜夫人大义,不忍赵云为了保护自己而受伤,只得把襁褓中的孩子托付于赵云,自己投井自杀了。于是精彩的片段开始了,赵云带着刘备孩子在曹军阵营中一阵猛冲猛打,七进七出杀得曹军是毫无还手之力,当曹操问他是谁的时候,赵云高声大喊:“吾乃常山赵子龙!”
声音响彻山谷,曹操见其勇猛,不忍杀害,赵云这才带着刘备的儿子杀出重围,把孩子成功带到了刘备的身边。其实这个故事本身就有破绽,且不说赵云当时身上还带着个孩子,就算是真的单枪匹马没有顾虑,以他的武力来看都不见得能够在曹军中七进七出而毫发未损,更何况还带这个孩子。
那里是什么?战场啊,带着个孩子还能勇猛杀敌,那不是闹着玩的吗?真把曹操手底下的兵当空气了啊!不过这些只是玩笑,毕竟咱当时也没在现场,没有发言权,但是据《三国志》记载,赵云并没有七进七出的战绩,而真正七进七出的是三国末期的名将文鸯,没想到吧!
没错,就是文鸯,据史料记载,公元255年,毌丘俭派遣文钦袭击司马师、邓艾。文钦兵败后,被司马班率领八千骁骑追击。文钦之子文鸯“以匹马入数千骑中,辄杀伤百馀人,乃出,如此者六七,追骑莫敢逼。”当时文鸯只有十八岁,该事件是七进七出的历史真实事件。京剧长坂坡、豫剧长坂坡、秦腔剧长坂坡等戏剧艺术,将文鸯在乐嘉城外(位于今日河南省商城县的北方)的七进七出的历史真实事件,移植到了赵云的身上,并被罗贯中写入了小说当中。
第三,草船借箭的不是诸葛亮
《三国演义》记载,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刘备与孙权联盟,在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与曹操展开大战。在开战之前,周瑜部将上报说仓库里的箭不够用了,而周瑜呢,因为心高气傲,当时根本就看不起初出茅庐的诸葛亮(当然,这只是演义中周瑜的形象,历史上周瑜大度豁达,根本不是一个小肚鸡肠的人)。
于是就强迫诸葛亮和自己定下赌约,限诸葛亮十天之内凑够十万只箭,但诸葛亮也不是好惹的啊,你说十天就十天啊,瞧不起谁呢?我只需要三天就能把十万只箭给你凑齐,并立下军令状,于是便有了那段经常的故事。
诸葛亮命人把草人紧密的摆在船上,自己则和鲁肃一起在船舱里喝酒消遣,当时鲁肃还问他:三天时间马上就到了,你难道就一点都不慌吗?到时间你交不出箭来,看你怎么办?
诸葛亮也说了:慌个毛啊慌,好好喝你的酒得了,我早就算过了,今天有大雾,对面看不清人的那种,咱们到时候只要把这些草船往曹操那边一开,保证会有无数只箭送过来的。别说还真是,最后诸葛亮果然在约定的时间内凑齐了十万只箭,而且还多了一些出来,诸葛亮也挺大方,直接把多出来的送给了周瑜。
这就是我们熟知的草船借箭的故事,这段故事当年还被写进了教科书,我记得上学的时候还学过。但是我要说的是,草船借箭的故事确实存在,但实施者并不是诸葛亮,而是孙权。还让曹操感叹:生子当如孙仲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