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梦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秘梦小说 > 愿力无限 > 第55章陶弘景

第55章陶弘景

鲍石只是埋头快速的吃着碗里的鸡块,发出呜呜的声音,也不知道听进去了没有。

第二日一大早,两人就带好柴刀和一些吃食,开始往东边的句曲山而去,古人常讲“望山跑死马”,句曲山虽然不高,只有几百米,但山势蜿蜒盘旋,极不好走,两人直到下午寅时,才来到一片镜湖边上,但见湖水荡漾,波光粼粼,在斜阳的映照下,煞是好看,远处几只白鹭在水中觅食,山中猿声不断鸣叫,唐玄录不由的诗兴大发,念出了李白的《秋浦歌》。山山白鹭满,涧涧白猿吟。君莫向秋浦,猿声碎客心。

正待此时,一个浑厚嘹亮的声音传了过来:“好一句君莫向秋浦,猿声碎客心,小公子,好俊的诗才,不知如何称呼“。

这时,就见一个峨冠长袍,大袖飘飘的道人出现在两人的面前,他大约4、50岁的样子,留着两缕长髯,面色红润,目光开合间自有点点神光。

见到来人,鲍石顿时激动起来,他拉住唐玄录的袖子急切说道:“二哥,二哥,这就是救过你的那位道人”。

听了鲍石的话,唐玄录顿时上前几步,长躬到地,口中朗声道:“小子拜见先生,谢先生救命之恩”。

“哦,不知两位姓甚名谁,来自何处,所谢为何呀?“

“小子和舍弟就住在这句曲山以西的鲍家村,先祖乃是明远先生鲍照,前日,小子不慎染上时疫,还是先生巧施妙手,才将我救回,看今日无碍,特来拜谢先生”。

“哦,原来是鲍参军的后人,失敬失敬“那道人听了唐玄录的话,不由的用手轻抚胡须,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医者父母心,治病救人乃是善德,且是名门之后,小公子不用介怀。“

“救命之恩,无以回报,还不知道先生高姓大名”唐玄录再次拱手作揖道。

“我乃陶通明,自号华阳隐居,就住在这山中”那道人目光深邃的悠悠说道。

听了这话,唐玄录顿时愣在当场,陶通明,竟然是他。这位可是中国道教历史上一位了不得的人物。

陶弘景,字通明,南朝士族出身。10岁读《神仙传》,有养生之志,15岁作《寻山志》,倾慕隐逸生活。20岁时齐高帝引为诸王侍读,后拜左卫殿中将军。30岁左右,拜道士孙游岳为师,授符图、经法、诰诀,遂遍游名山,寻访仙药真经。南齐永明六年(488),在茅山得到杨羲、许谧手书真迹。永明十年(492),挂印辞官,隐居句容句曲山,传上清大洞经箓,开道教茅山宗。陶弘景继承老庄哲理和葛洪的仙学思想,揉合道、佛二教观念,主张道、儒、释三教合流,认为“百法纷凑,无越三教之境”。梁武帝即位后,多次派使者礼聘,坚不出山。朝廷每有大事,常往咨询,平时书信往来频繁,当时人称“山中宰相”。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