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梦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秘梦小说 > 明末崛起我为王 > 第65章义结金兰

第65章义结金兰

当然王成不否认刘关张情深义重,但刘备伐吴绝不是表面上所宣称的为关羽报仇。

实际上这是他为了实现复兴汉室而做的最后一博。

因为失去荆州之后,刘备只剩下西南一隅的益州,人口和土地的大幅缩水,与曹魏的实力对比就更加悬殊。

再加上蜀道难行,粮草转运困难,根本不适合大兵团作战,单从益州一路北伐,除非曹魏内乱,否则毫无机会。

人家曹魏只需扼守要塞、坚守不战,蜀军很快就会因为粮草耗尽而不得不撤退。

这一点从诸葛亮六出祁山和姜维九伐中原中体现的非常明显。

所以刘备才必须要夺回荆州,否则隆中对的两路北伐计划就会彻底破产。

而他的北灭曹贼、光复汉室的梦想就成为泡影。

还有就是赵匡胤的义社十兄弟。

当年赵匡胤还在柴荣账下做马直军使尚未发迹的时候,

就与杨光义、石守信、李继勋、王审琦、刘庆义、刘守忠、刘廷让、韩重赟、王政忠十人一起成立义社。

他们歃血为盟,结为兄弟,这些人都是后周禁军中中坚力量。

在他们的支持下赵匡胤才得以顺利的黄袍加身、代周建宋。

不过称帝之后,赵匡胤很快就上演了杯酒释兵权的好戏,迫使石守信等人主动上书交出兵权。

之后赵匡胤又用财帛田地、子女婚姻试图安抚这些老兄弟,不过很显然在皇权面前哪有什么兄弟之情。

其实盟誓每种程度上本身就是为了利与义的结合,任何时候都不能只看其一,不看其二。

王成对这一点的认识还是很清醒的,他之所以干脆利落的和杨国柱结拜,就是因为有利、有义。

一方面他对杨国柱的观感不错,无论是史书上的评价还是现实接触后的感观,都觉得此人是条汉子,可以一交。

另一方面杨国柱是他的顶头上司,和杨国柱搞好关系,甚至是建立利益共同体,对王成今后的发展绝对是有利的。

二人结拜之后,关系自是更进一步,说起话来,也少了几分忌讳,很多平常不能说的话都能敞开了说。

“什么?”

杨国柱大惊失色,因为他刚刚从王成口中得知色扔并没有被击毙,而是被王成给放回去了。

也不怪他如此失态,这事可大可小,要是被人拿住把柄,往大了说,就是欺君之罪,要诛九族的。

不过杨国柱嘴上不说,心里还是很感动的,这种有关身家性命的事都能跟他说,足见王成拿他当自己兄弟。

王成之所以告诉杨国柱色扔之事,一个是因为这事不可能密不透风,迟早会有风声传出去的。

还不如现在就在杨国柱这里打个预防针,将来也好应变。

另一方面他也有试探一下杨国柱的意思,看看为人究竟如何,是不是遇到危难就只顾自己的人。

当然王成并没有把全部实情都说出来,他只是说自己和色扔达成交易,今后与敖瀚部互为支援。

杨国柱紧张的站起身来,来到窗边伸头查看周围是否有人,然后走到王成身边说道,

“奏报上说击毙色扔之事倒不甚大,只是私自纵放虏酋一事万万不可泄露,否则必然大祸临头。”

“你糊涂呀,这种事情你居然如此轻忽。”

杨国柱看到王成神情淡然,以为他并不了解此事的严重。

“此事你以后不要和任何人说起,哪怕是至亲之人也不能说,无论谁问都要咬死色扔已被击毙。”

“至于今后你与他们的联系,所托之人一定要绝对可靠。。。。”

“其实和北边有联系的不止你一人,大家互通有无也是为了各取所需。只是此事是绝对不能见光的。”

杨国柱告诉王成,其实他自己也和北边鞑靼人有联系,做些买卖。

九边各镇大抵都是如此,不然靠朝廷那点银子难以还养得起家丁亲兵呢。

只不过大家做的都很隐蔽,朝廷即便有所耳闻,拿不到大把柄也就不好发难。

王成见杨国柱并没有任何撇清关系的意思,反而还主动爆出自己和鞑靼人有联系的事,心中非常感动,看来自己这步棋走对了。

“大哥,我省得的。”

看着这个特别能打仗,也特别能折腾的贤弟,杨国柱无奈的摇头苦笑。

不过杨国柱倒是对王成的敢想敢干十分佩服。

他自己只不过是和鞑靼人小打小闹挣点银子填补军需,就这还整天提心吊胆的。

而王成呢,居然想要联合敖瀚部扫平漠南。

成不成不说,就这份志气就不是他能有的。

“哎,看来我真的老了。”杨国柱心中不免生出一丝落寞来。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