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父女同心真假情难诉
中午,林晚回到了家中。
父亲林朝栋已经简单准备了几个小菜。饭桌上,他告知林晚下午滨海科技发展公司将召开一个新项目研讨会,主题是“非埋入式神经信息传导人工机械臂”的升级换代研发,希望她能参加。
“这个项目如果成功了,意义重大。”
林朝栋语气中带着科研工作者特有的热忱,“它不仅能让失去手臂的患者恢复基本抓握功能,未来经过迭代,甚至有望帮助失去双腿或更多肢体的残疾人重新获得行动能力,极大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理论上,最终目标是实现完全替代真人肢体的精密机械四肢。”
林晚接过父亲递来的厚厚一叠项目资料,并没有立刻翻看,而是先将在寰宇公司销售会议上听到的消息告诉了父亲。
“爸,我们集团总部刚刚下达了指令,要求全力拓展无人机销售市场,看来上层也在设法解决订单减少带来的连锁反应,或许能缓解科技公司这边的资金压力。”
林朝栋闻言,连连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欣慰。
“这就好,这就好啊!看来集团公司的高层确实看到了我们的困境。若是资金能及时跟进,人工机械臂的项目就不至于搁浅,还能加速推进。我是真希望这套系统能尽快研发成功,早日面世,造福那些需要帮助的残障人士。”
饭后,林晚便陪同父亲直接前往滨海科技发展公司,参加了那个专业而紧凑的研讨会。
她虽非技术核心,但凭借出色的理解力和商业嗅觉,仍能从市场应用和产业化角度提出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会议结束后,看看时间尚早,林晚想起昨晚与陈锋商议买车的事。
她本打算叫上陈锋一起去4s店看看,但转念一想,这个时间点他应该正在滨海大学上课,不便打扰。于是她决定独自前去,先帮他甄选一番。
她驱车连续逛了几家不同品牌的4s店,目光主要集中在性能强劲的越野车型上。
每看一款,她都仔细询问销售顾问关于车辆的性能配置、油耗表现、售后服务以及最终落地价格,将几款主流越野车的信息了解得颇为透彻。
陪同的销售员见她问得如此专业细致,以为遇到了准客户,介绍得格外卖力,却迟迟不见她下订金。
林晚自己也觉得有些过意不去,麻烦人家半天却无法当场决定,只好给出一个通用的托词。
“谢谢你的详细介绍,车型我都了解了,需要回去和家人再商量一下才能定。”销售员虽有些失望,但也不好再强求。
离开4s店,林晚又顺路去了附近的大型家具城。
她想着陈锋那套空荡荡的新房,便按照自己昨晚设想的装修风格,在各个展厅间穿梭,留意那些设计简约、色调淡雅、实用性强的家具。
她一圈逛下来,手中多了十几张不同品牌的名片和产品宣传册,上面详细记录了尺寸、材质和价格信息。
她想着,把这些信息整理给陈锋,能为他省去大量奔波比选的时间。
她处处在为陈锋着想,细致入微地替他考虑着购车和安家的种种事宜。
然而她并不知道,此刻的陈锋,并未完全沉浸在课堂中,而是正陪伴着那位混血系花艾莉亚,漫步在滨海大学的校园里,沐浴着秋日的阳光。
越野车看了,家具城也逛了,林晚心中萌生出想当面将这些情况告诉陈锋的念头,甚至又想顺势约他共进晚餐。
但拿起手机,她又犹豫了。
连续几天都是自己主动邀请,陈锋虽然每次都答应,却从未主动提出过约会,这让她心底隐隐生出一丝委屈和矜持。
她觉得自己或许应该“晾一晾”他,等待他主动一次。最终,那个邀请共进晚餐的电话,还是没有拨出去。
事实上,即便林晚当时发出了邀请,陈锋也确实无法赴约。他接到了磐石的通知,晚上必须前去会见,听取新的指示。
傍晚,墨香咖啡馆一个安静的角落。
磐石搅拌着杯中咖啡,看似随意地问道:“这几天和艾莉亚接触,情况怎么样?”
陈锋便将大致经过简述了一遍。
报名成人班时的偶遇,在教室里替她解围吓退横路敬三,以及后来在小路上“巧揍”四个日本留学生的事。
他重点汇报了自己目前了解到的关于艾莉亚的个人信息。
“据她自己说,她是英国国籍,童年是在英国某个偏远山区度过的。父亲是商人,母亲是越南人,因此她是欧亚混血。精通英语和西班牙语,汉语是自学的,因为她痴迷华夏历史和文化。也正是这个原因,她才选择来滨海大学留学。目前主修汉语文学,辅修国际商务,所以我们有市场营销这门公共课。目前知道的,就这些。”
磐石安静地听完,缓缓摇了摇头,语气肯定:“不,你还没有真正取得她的信任。她对你仍然有所保留和提防。你还需要继续努力,加深接触,巩固‘保护者’的形象,更重要的是,要在‘培养感情’这方面多加一把火。否则,你很难完成后续任务。”
陈锋自认为做得已经相当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