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小店诉往再续旧时缘
服务员走了。
林晚冲陈锋莞尔一笑。
“这家咖啡店是我朋友开的,生意不太好,我就经常来捧场。有外地的、外国的朋友客户来滨海,我都会带他们来。一是品尝一下这里的咖啡特色,二是给朋友拉拉生意,也算是帮她增加点收入。否则,她要是关门了,我想找个合适的地方,一时半会儿还找不到呢。”
林晚说着,转头看向的前台那边,顺着林晚的目光望去,磨咖啡的女师傅正向这里张望,并举手示意。
那就是老板,林晚的朋友,亲自动手摇动咖啡机给顾客手磨咖啡豆。
听了林晚的话,看到忙碌的老板,陈锋有些不好意思了。刚才就应该听从林晚的安排,随了她的心意,才算是对她最大的尊重。
服务员端了托盘过来,一杯拿铁递给林晚,一杯清茶放到陈锋面前。
“先生,这是我们老板特意送您的明前龙井,免费的。请慢用。”
待服务员离开,林晚笑道:
“明前龙井是咖啡店老板的藏品,自己都舍不得喝,只招待那些不喝咖啡的好友。你这杯还是免费的,不觉得很荣幸吗?”
“荣幸之至!我得好好感谢一下老板。”
他向前台方向挥了挥手,面带笑容的老板再次挥手示意。
“除了陪客人过来,平时我也经常一个人来咖啡馆读书。这得环境好,安静,优雅,很容易让人静下心来,是个读书的好地方。”
自不必说,林晚是个爱学习的人。这一点在上高中的时候,陈锋就知道。她一直保持着读书的好习惯,陈锋自叹弗如。他如果有这习惯,也不至于没去上大学。
高三那年,自从操场上表白过之后,陈锋便开启了奋发图强的学习模式。
早晨读晚自习,他起的比任何一位男生都早,睡得比谁都晚,宿舍熄灯了,他拿着手电筒在被窝里看书。
记单词,背名篇,推导公式,狂刷习题,就像加满油的发动机,充满电的马达,不舍昼夜的学习。
头发一抓掉一把,长时间看书,眼睛都模糊了,造成的短时间的假性近视,只有起床时视觉才是清楚的。
学累了,他就抬起头望望窗外,或者看看前方,除了让双眼得到暂时的休息,他更是为了看清坐在前排林晚那刻苦的背影。
林晚的背影,成了他铭刻于心的符号。这符号可以令他警醒,给他提神,而义无反顾心甘情愿的投入到刻苦学习中去。
努力没有白费,成绩确实提高了不少,然而,高考的结果却令陈锋甚感沮丧。
不得不承认,自己努力的有些晚了。若是早点儿向林晚表白,早点努力,高考成绩肯定比现在要好很多。
信誓旦旦的说要报考军校,490分,却连报名资格都没有,充其量能上个民办三本。
高校录取通知书寄到家里的那一天,一家人都上了愁。
高昂的学费,足以把陈家拖进债务深渊。冷门的专业,艰难的就业,渺茫的前途,让陈锋作出了一个艰难决定。
“这学不上也罢!”
父母知道陈锋不去上学是因为学费太贵,没前途,但他们不知道是陈锋觉到他离林晚越来越远了。
林晚考了660分,985名校手拿把掐。
军校梦破灭,陈锋消沉了很久。
父母不忍心看着儿子颓废下去,劝他去复读。
陈锋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哪怕再复读一年,他也达不到军校录取分数线。
想到父母焦虑担忧的目光,不想让他们为自己过分担心,他便找了份暑假临时工作,去工地搬砖,抬水泥,通过繁重的劳动来消耗体力,换取身体的疲惫,以淡化心头那份郁闷和忧伤。
直到9月份,新生陆续开学报到前,陈锋觉得有必要再见林晚一面,是死是活,给个结果。
令陈锋失望的是,没找到林晚。同学没有她的联系方式,也不知晓她家住址。
他去找班主任,想从她那里探听到消息。
却被那一脸严肃的黄脸婆挖苦了一顿。
“不要骚扰人家了。你以为你和她的事能瞒得住我吗?我早听说了,你对林晚有意思。你也不想想,你配吗?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想得美。我劝你,识时务者为俊杰,死了心吧。再说了,家庭住址属于个人隐私,我无权告诉你,也不会告诉你。听人劝吃饱饭,老师说的话难听,但绝对中肯。要么回来复读,要么早点儿去打工,为父母减轻负担。”
班主任的话更像雪上加霜,陈锋的心沉到了谷底,他更失望了。
看着日渐消瘦的儿子,母亲心疼的不得了,苦口婆心劝他复读,他依旧没答应。
“当兵去吧。上不了军校,直接参军也能圆你军人梦。义务兵转志愿兵,也不失一条发展之路。”
父亲的建议引起了陈锋重视,他报名参军了。
拿到入伍通知书的那天,他哭了。怎么说他也将是一名军人,就看林晚是怎样的一个态度了,答应不答应,必须当面问清楚。
再次四处打探林晚的消息,终于有了转机。一位对陈峰平时有好感的女同学告诉了她的家庭地址。
千恩万谢之后,陈锋急急匆匆地按照地址找到林家。
然而,这又是一次沉重打击。
林晚家早在一年前搬走了,房子卖了,新房主以及他家的邻居也不晓得搬去了何处。
直到入伍,陈锋也没有找到林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