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成立救助基金会
沈思玥也是这么想的。
有些男人太能装了。
接触的时候,对你千好万好,可一旦结婚,就会暴露丑恶嘴脸。
“顾爷爷的意思是,我应该去接触那些看得上眼的男同志,合不来就早点散,合得来就在将来结婚?”
老爷子的确是这么想的,点了点头。
“玥玥,你喜欢什么样的?爷爷给你找找,有空就见见面,聊一聊。”
沈思玥知道顾老爷子是好心,但她是真没空谈感情。
“顾爷爷,我最近太忙了,等闲下来再说吧。”
“你说说要求,爷爷先帮你物色着。”
“没想过,一下子说不出来。”
老爷子哪能不知道沈思玥是在变着法的拒绝。
他笑着道:“行行行,爷爷不问了。”
沈思玥站起身,“那我去写救助基金会的计划书了。”
“去吧,别累着。”
顾老爷子见沈思玥往后院走,连忙叫住她。
“玥玥,你去忙正事,等你顾叔叔回来,让他煎药炖药膳就行。”
“顾爷爷,我去弄吧,耽误不了多少时间,而且炉子烧起来后,厨房比房间暖和。”
说完,沈思玥就去了厨房。
她先去厨房把药煎上,又将要炖的药膳也准备好了。
用的都是灵泉水。
灵泉水虽然不能治百病,但有调理身体的作用,常喝能延年益寿。
忙完,她将切菜的案台当成书桌,写基金会的计划书。
等顾云昌和方慧英回来的时候。
药煎好了,药膳也炖好了。
沈思玥还将基金会的大致框架写了一半。
写字太久,手腕有些酸胀,她放下笔休息。
顺便去给裴老太太送药。
老太太好几天没看到沈思玥,想念得很,拉着她闲话家常。
话题总往小孙子裴承屿的身上引。
沈思玥知道老太太的意思,总是巧妙地将话题岔开。
苏婉在一旁听着,忍俊不禁。
但也看清楚了沈思玥的对小儿子的态度。
她岔开话题。
“玥玥,你今天主持的电视节目我看了,非常棒。”
说起这个,裴老太太竖起大拇指。
“很棒,也很有意义。”
被夸赞的沈思玥很高兴。
“裴奶奶,裴伯母,谢谢你们对我的肯定,我以后会多做一些有意义的节目。”
说完,她站起身,“很晚了,我该回去吃饭了。”
苏婉连忙说道:“等一下。”
她快步去了自己的房间。
去而复返时,她的手里拿了一条红色围巾,和一双同色系的手套。
“玥玥,这是我织的,你别嫌弃。”
沈思玥没有拒绝苏婉的心意,伸手接过。
“裴伯母织得很好,我很喜欢。”
说完,她就将围巾戴在脖子上,将手套套在手上。
手套有两层,却不显厚重。
外层是柔软的羊绒线,里层是暖和又防风的羊皮毛。
“伯母的手真巧。”
苏婉看着娇俏可人的沈思玥,嘴角上扬。
“很适合你,快回去吧。”
其实她还织了一套藏蓝色的,留给小儿子。
沈思玥并不知道苏婉的小心思,拎着空食盒回了顾家。
吃完晚饭,她继续写基金会的框架。
写完才躺下休息。
次日。
沈思玥去电台上班。
她的职务变动已经确定下来。
李长斌充分发挥了沈思玥的优势,分给她两个组,让她监督组员做节目选题。
看起来轻松,实则需要了解所有节目,更忙了。
堆积成山的资料和报纸,得好几天才能看完。
沈思玥中午陪领导层吃饭,下午请之前的组员和现在的组员吃饭。
回到顾家后,又忙着补充基金会的细节。
一直写到凌晨一点。
她总算是将计划书写完了。
第二天去上班的时候,沈思玥将计划书交给顾老爷子。
“顾爷爷,时间太赶了,这计划书写的有些粗糙,若司令和政委觉得可行,我再细化补充。”
老爷子看着沈思玥眼下的青色,很是心疼。
“玥玥,以后别将自己逼得太紧,可以将时间留得宽裕些。”
沈思玥从没想过为难自己。
她只是没料到升组长之后会这么忙。
“顾爷爷,我知道了。”
“知道就好,去上班吧,天冷路滑,骑车小心些。”
沈思玥点了点头,骑车去电台。
原以为军区会在她下班回家之后,再给基金会计划的结果。
没想到十一点不到,贺政委就将电话打到了电台。
“玥玥,你的计划书写得非常不错,各军区首长看过之后,都觉得可行。我听顾老爷子说,你还能将计划书细化补充,对吗?”
沈思玥见军区的效率这么高,便知道他们对“救助英雄”的重视。
她应了一声。
“嗯,这份计划书还不够完善,我可以做得更好。”
“那就麻烦你了,大概得多久?”
“我最近的工作有些忙,可能得五天左右。”
她之前写计划书时,因时间紧迫,没怎么考虑70年代的国情。
若军区真想成立基金会,她不仅得查大量的资料,还得找军区的负责人详谈。
毕竟军区的管理,和企业的管理不太一样。
贺政委有求于沈思玥,自然不会催她。
“行,需要军区做什么吗?”
“我不了解军区的各种规章制度,需要找即将负责基金会的人聊一聊,才能将计划书写得更完美。”
这是小事,贺政委没意见。
“可以,你定个时间,我让负责人去找你。”
沈思玥为了去兴国农场见张曼丽,将这周的假期用了。
她说道:“我白天没时间,下班之后在顾家见面,行吗?”
虽然她有午休时间,但得用来看和各个节目相关的资料和报纸。
“行,你定一个具体时间。”
“要不就今晚吧。”
贺政委一口答应下来,“好,就今晚。”
挂了电话后,沈思玥就去忙工作了。
等下班回到顾家,她在沙发上看到了一张熟悉的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