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章 温情,变化
工人众多,来来往往,络绎不绝。
水库的修建已经动工,只不过地基的浇筑等工序非常慢。
也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进行,因此和一个月之前相比变化不大。
转了一圈,贺时年又联系了大舅。
去他的三七基地看了一眼。
长势挺好,郁郁葱葱的叶子似乎象征着财富正在向他们招手。
青林镇很多普通干部都看上了三七种植的这波红利。
纷纷约着周边的朋友,家人开始了种植。
这件事,当时贺时年是知道的。
但也并未干预,每个人都有追求财务的欲望。
只要是正道,他不会去干预。
和大舅贺宪伟聊了一会儿,才知道,现在的三七地用水都是从苏澜那里运的。
苏澜给其他人是十元每方,而贺宪伟也就五元一方。
当然运费令算。
贺时年知道苏澜这是有意照顾他的大舅和二舅。
毕竟五元一方,相比于打基井的钱,只能算成本价。
除了水,苏澜搞的农药供应站也是人满为患,供不应求,生意好到爆。
在这个农药配送站安排了十多个人服务,依旧服务不过来。
懂的人知道,相比于水,农药才是真正的暴力。
眼镜的利润基本是翻十个倍,也就是一百元的成本,到了用户手中也就千元起步。
农药普遍在七到八倍,但有些个别农药,利润可以到二十倍之多。
三七的种植,农药是必不可少的,和水一样,都是刚需。
贺时年目测,如果以这样的体量,农药加上水资源。
苏澜一年应该可以赚两千万左右。
再加之她自己投资种了一个亿的三七,也就是整整四座大山头都是她的。
等真正可以卖的时候,不知道要赚多少。
贺时年可以肯定,两年的时间。
不算三七,就算蓝莓葡萄,水资源农药等。
总体利润应该不会低于五千万。
毫不夸张,苏澜在成为富婆的路上越走越近。
中午和大舅二舅他们一起在上山吃了土锅饭。
还这别说,用土锅煮的饭,用木柴接地气,味道是真的好。
一点咸菜,乳腐,小米辣就可以吃好几碗。
“大舅,青林镇政府这边,对于你们种植户的政策,补助还有关怀到位么?”
大舅贺宪伟还没说话,二舅就抢先说:“时年,都是你开头开得好,文书记一直延续你的路子往下走。”
“对我们的帮助,关怀都很到位,我们感谢政府,感谢你。”
“对了,时年,虽然你已经从青林镇离开,但你的传说,你的功绩已经被大家记下了。”
“很多人对你都是由衷感谢。”
“前段时间我还听白家村的村民说,等新村子建好了,要在村子中央给你建一座雕像。”
“将你做的事迹刻在上面,给众人瞻仰和铭记。”
闻言,贺时年眉头一紧。
树大招风,过刚易折。
青林镇的人民能够记住他的好就是他最大的荣耀。
他真不希望白家村的村民将自己的雕像摆在村子中央。
这种出尽风头的事不一定是好事。
不行,这件事等后面需要和文致通一声气,让她阻止这个行为。
回去的时候,贺时年开着车一路向下。
路过老客运站的时候,发现这里已经准备拆除。
再继续往下,新客运站的选址,确实就是当时郑一功家的基地。
贺时年笑笑,郑一功这一波确实不亏。
他家的基地让他获利百余万。
回到星月望景,贺时年打开了苏澜家的门。
苏澜走的时候,在他厚颜无耻的要求下,苏澜拗不过他,最后给了他一把钥匙。
门打开,昨天不翼而飞的那双白色拖鞋又整齐地摆放在那里。
贺时年笑了笑,拍了一张照,放在手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