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救助冯家
李原又问道。
“那按律当如何处置?”
督帅答道。
“此女为军户配妻,按律先要杖责八十。”
“若有丈夫,则发回本家由丈夫处置,嫁卖皆由夫家。”
“若丈夫已亡故,则由督军府发卖为奴为婢。”
“所得银钱交由冯家补偿。”
李原微微点头,大梁这个时代的法律就是如此。
女子作为丈夫的附庸,丈夫若是活着便交由丈夫自己处理。
若是丈夫不在了,那便由督军府发卖为奴。
李原刚要点头,吩咐就如此办理。
却听得身旁传来了孩子的哭声。
转头一看,正是冯老伯的孙子在掩面哭泣。
众人疑惑的望了过去。
那孩子连忙几步爬到了李原跟前,磕头哀求道。
“大人,大人,求求你饶过我家母亲。”
“母亲有罪,儿子也有过失。”
“我虽小,愿代母亲受罚。”
屋中众人对望了一眼,心中都不由得感叹。
冯家有个好孙子,那女人也有个好儿子。
只是这母亲无情,这么好的儿子真是可惜啊。
李原略一思量,感觉此事确实有些难办。
这孩子的父亲已经在北岸四城战死,若是在将他的生母因罪发卖了。
那这孩子真就成了无父无母的孤儿了。
李原沉吟了一下,对那县督帅吩咐道。
“那就这样。”
“此女若是归案,先送到县司婢房规训三个月。”
“之后便送到本县的工坊做工。”
“其做工所得,皆交于冯家用于生计。”
“其间准许其子探望。”
“她若是能改过自新,一年后允许归家赡养老弱。”
“若是执迷不悟,由督军府在行发卖。”
“是..”
石岭县督帅,连忙是拱手接令。
青原商会在本县建有多处工坊。
安排进去个女子做工,自然是没有问题。
见这位伯爷,真的为母亲网开了一面。
那孩子忙连连磕头谢恩。
李原用手指着那孩子,对枯木村的百长说道。
“这孩子很是懂事。”
“知道孝敬爷爷。”
“母亲有罪,也愿以身相抵,属实难得。”
“你们都是同村之人,他既没了父亲,平日里一定要多加照拂。”
百长连忙拍着胸脯保证。
“伯爷您放心,我一定照顾。”
“这老冯家若是缺粮了,我定然会帮着想办法。”
李原又思索了一下对县督帅吩咐道。
“这样吧,各村中战死兵户的遗孤都统计一下,在报到军堡。”
“每季每人可到军堡领粮一石,领到十六岁为止。”
“所领粮食,皆由县伯衙门拨付。”
每季度九十天,一个孩子可领一石也就是一百二十斤粮。
虽说吃不饱,但喝粥的话足以饿不死。
算起来,每年李原要为此多支付数千石的粮食,但李原觉得这也是自己应该做的。
为啥是领到十六岁,因为兵户的入籍年龄就是十六岁。
到了这年龄就可以入籍分田,也就能养活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