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黑海大捷,收割战果
“我军总算在尼古拉耶夫、赫尔松、亚米安斯克和叶夫帕托里亚一线站稳脚跟了。后续再想发动攻势,差不多需要一个月的额外后勤准备时间。
打烂的道路和码头设施都要抢修,物资也要重新往前沿集结调运。我集团军在利沃夫-文尼察一线的驻防兵力,也要往南集结。
还要请求叔父把第10集团军的一部分调到利沃夫-文尼亚一线补防,到时候分出一部分兵力配合我们作战。想攻打基辅罗斯黑土地大平原的腹地,可不容易呐。”
8月25日,德玛尼亚军队拿下尼古拉耶夫后的第5天。
也是拿下赫尔松后的第3天、拿下克里木地峡后的次日。鲁普雷希特公爵的第6集团军司令部,也刚刚前挪到尼古拉耶夫。
当天晚上,他就在司令部里召开了一个小规模的军事会议。
氛围和议题还算轻松,主要就是盘点近期的军事行动得失。会议一开始,他就亲自定调子,说了上述那番话。
克里木半岛以西的黑海沿岸各处,大局已定。但要向更西边、更北边扩大战果,目前还不太做得到,还需要更多的准备。
战线或许就会以现在这个状态,冻结上个把月,期间也会有微调,但估计不会有大变动了。
列席了会议的卡尔.柳德波特中将、李斯特少将、鲁路修、冯.博克、隆美尔等人也都赞同公爵的看法,在这一点上大家并无分歧。
公爵说完后,环视了一圈会议室内的众人,随后把马鞭丢给鲁路修,吩咐道:“下面,鲁路修,你来盘点一下本次战役至今为止,敌我的损失情况,以及预估下一阶段敌人的兵力补充趋势。分析一下我军将来再次发动进攻时,可能的兵力对比。”
路修立刻答应,起身接过教鞭,并翻开面前的两份材料。
他还兼着整个集团军的参谋,虽然不带“长”,但谁都知道他就是公爵最信任的参谋之一。大家也习惯了这种场合下、由他来作盘点发言。
鲁路修清了清嗓子,侃侃而谈道:“本次战役的地面攻势,从7月29日开始,到今天8月24日,累计为期27天。我军从原罗马尼亚和露沙边境,一路最远推进到赫尔松和亚米安斯克。
最远推进距离达400余公里,平均每天差不多要推进15公里。战役的各个阶段,我们在罗马尼亚边境作战期间,总计损失了1.1万人,后来的追击、持续推进中,又损失3千人。
德涅斯特河河口登陆战和反击战期间,损失5千人。其后的敖德萨攻坚战,是整场战役中损失最大的,达到1.7万人。尼古拉耶夫登陆战、攻城战,累计损失8千人。后续其余进攻、推进作战,累计损失9千人左右。
因此,在27天的持续作战中,我军总计损失5.3万人。其中直接战死1.2万人,失踪5千人,伤重不治和永久残疾9千人,伤愈1.1万人,需要后运持续治疗约1.6万人。
其中磺胺药的使用,至少让我军的4万名伤员、被额外挽救活8千人,占伤兵总数的21%、占感染型伤员的45%。”
也就是说,27天的战斗,永久性战力丧失2.6万人,还有2.7万伤员是已经伤愈了、或是慢慢治还有机会伤愈。
大家听了这个数字,都略微有些沉默。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大家也都见惯了生死。再顺利的胜利,背后都是己方三四万条人命永远不能再上战场了。
好在鲁路修很快话锋一转:“边境战役期间,敌军部署在罗马尼亚边境的3个军,最终只有4万人突围,被我军累计歼灭约15万人,敖德萨攻坚战中,敌军被歼灭1个整编军,并重创另一个军,歼敌8.5万人,尼古拉耶夫和赫尔松等地,又歼敌4万余人。
敌第6集团军总计6个满编军加一些独立部队,以及海军转陆军、二线增援部队,总计40余万人,被我军歼灭27万人,撤退约15万。
驻守克里木半岛的敌第9集团军,及增援部队总计32万人,有7万人在叶夫帕托里亚和亚米安斯克等地被我军歼灭,另有9万人撤退到赫尔松东部地区及扎波罗热。最后有16万被我军掐断在克里木半岛南段,主要是塞瓦斯托波尔和刻赤。
所以,在27天的战役期间,我军总计歼灭敌第6集27万、第9集7万,合计34万人。还有16万敌军被我军切断陆路退路,未来如果能顺利围下塞瓦斯托波尔和刻赤,整场战役总计可歼敌50万人!
所以,截止到目前,敌我交换比5.3万人对34万人,如果不算投降和俘虏,则是5.3万人对19万人。后续围歼16万半岛敌军过程中,我军可能还会付出相当的攻坚损失。”
一番清晰梳理后,这27天血战的敌我损耗总算是盘点明白了。
德第6集团军,加上救出来的奥国战俘编成的独立军,一共43万人,战损了5万3千人后,还剩38万余人(轻伤员算伤愈归队了),也确实需要休整一下,恢复部队状态。
盘点完之后,公爵就让各部再核一下进度,确认1个月之内,能否做到休整充分、后勤调运到位,别到时候要开打了再掉链子。
大军调度,千头万绪,任何事情都要提前做好规划。
不是公爵自己拍脑门说休整一个月、到时候部队就能自动恢复战斗力的。需要一级级沟通,一步步跟进度。谁缺了什么东西,都要及时提出来。
各军军长立刻以卡尔.柳德波特中将为首,依次梳理汇报了一下。
最后发现各军都能在20天至25天内完成下一阶段战争准备,还留了几天余量给集团军层面应对意外突发情况。
公爵彻底心中有数后,最后才单独问鲁路修:“如果9月20日能发起新的全面攻势,秘密新武器方面准备得怎么样了?”
鲁路修心中微微一凛,还是下意识先顾左右扫视了一圈,见都是绝对的自己人,不可能有内奸和嘴不严的泄密者,这才低声回答:
“之前7月底战役刚开始的时候,我已经跟保时捷博士确认过了,轮式装甲战车已经开始小批量试流,当时已经有几十辆小批试样的样品下限,我怕暴露秘密,那么一点点也改变不了战局,才没让他拉上来。
如今月产量大约在200辆左右,9月20日发动进攻的话,我们可以集中400辆装甲车,规模大约与我军目前装备的半履带车差不多。
至于‘坦克’,现在才刚刚试流,9月20日应该能有50辆,此后可以保持每月100辆的产量,如果还要扩产,就需要调集更多军事工业资源,今年以内怕是不太可能,我们无法从帝国军备部挤出额外的资源。要冬天的时候重新全面调整规划才行了。
而且,如果轮式装甲战车和坦克在基辅罗斯大平原战场上的实战表现好。军备部和皇帝才会真正重视。所以我不建议9月20日就立刻投入‘坦克’,因为数量太少起不到决定性作用,还会提前暴露实力。
而9月20日还没有进入黑土地大平原的秋季泥泞期,用轮式装甲车差距不大,两者的火力和机动性是相当的,轮式装甲车可能开得还快一点。
轮式最大的问题是复杂地形通过性差,还有就是被攻击轮胎时有可能爆胎。我们可以等战役打到10月底、地面逐步开始泥泞的时候,再投入‘坦克’,确保将新武器的突然性发挥到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