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为《战舰波将金号》续写一个结局
隆美尔的大胆果决,鲁路修的战场感知和海陆通盘统筹,
最终让露沙人派来反推登陆场的一整个军、遭遇了决定性的重创。成千上万的士兵直接战死,更多数量的士兵溃散、被俘。
军长弗兰格尔少将也是惶惶如丧家之犬,好不容易才骑马跑掉。
隆美尔和李斯特顺利巩固了登陆场,随后两人一合计,就开始沿着德涅斯特河往上游逆流而上,试图封堵露沙人部署在原露-罗边境的那3个军撤回敖德萨的后路。
这一步要想见效,至少需要数天,甚至一周以上的时间,没那么快的。
但露沙反登陆部队的崩溃,也为敖德萨城内的罗马尼亚方面军司令埃弗特上将带回去了一个重要信息。
而这条重要信息,马上就会对露沙军队的下一步行动、产生立竿见影的影响。
……
反登陆部队兵败后的2个小时,敖德萨城内的罗马尼亚方面军司令部。
埃弗特上将的办公室又被推开了,一名通讯军官拿着一份电报,急匆匆跑进来,向司令汇报:
“报告司令!执行反登陆任务的弗兰格尔军长发回急电,反登陆任务失败了,第27军遭受重创,弗兰格尔军长在电报中强调,德玛尼亚人集中了大量前无畏舰、抵近海岸炮击,这才导致他蒙受了巨大损失,被敌滩头部队立刻反攻遭致崩溃。”
埃弗特上将大惊:“什么?我不是让黑海舰队的人去牵制德玛尼亚海军了么?就算埃伯哈特上将忌惮德玛尼亚舰队的规模,没敢立刻让敖德萨的分舰队接战,但他应该也能引开德玛尼亚人的主力舰队的!
如今既没有决战,又没有引开,他们海军到底是干什么吃的!这些懦夫一开始说布雷就能阻敌,结果也没做到,这是已经连续三次失误了!那些海军懦夫真是废物废物!”
埃弗特上将气得立刻又给塞瓦斯托波尔的黑海舰队司令部挂电话,
但却被告知司令已经亲自带着旗舰‘玛丽亚皇后号’和舰队主力出击了,现在应该在海上,电话联络不到。
埃弗特上将有气没处撒,就让方面军司令部的电台,直接用无线电报呼叫如今可能在敖德萨和塞瓦斯托波尔之间海面上任何一个点的黑海舰队主力。
告诉埃伯哈特上将:德玛尼亚人的全部前无畏舰编队,都在德涅斯特河口附近炮击我陆军呢!海军废物为什么不抓住这个战机赶紧跟敌巡逻拒止舰队决战!
本该用密码发报的,但埃弗特上将已经气疯了。
加上露沙海陆军的密码本体系不同,如果临时找敖德萨港内的海军情报负责人要海军的密码、然后再多翻译一遍再发,时间会耽误。
所以最终,埃弗特上将居然直接用明码发报了,电文内容里的含妈量也极高,总之就是把海军的无能从头到尾骂了一遍。
黑海舰队也确实该骂,毕竟他们已经连续三次没有做到海陆配合中本该做到的承诺了。
……
明码电报刚刚发出,已经从塞瓦斯托波尔港出港后、往着正西北方航行了5个小时的黑海舰队主力,立刻就收到了。
这支舰队如今还保持着无线电静默,发报机调节到了“只接收”状态,所以收信是没问题的,只是不能回信。
看到友军发来的电报是明码时,收发员还震惊了一下,但很快还是把内容送到了司令面前。
“报告司令!收到敖德萨的罗马尼亚方面军司令部电报!谴责我舰队避敌怯战。
电报中提及:奥斯曼海军全部5艘‘维切尔斯巴赫级’前无畏舰,疑似都还滞留在德涅斯特河河口海域,对罗马尼亚方面军的反登陆部队执行炮击任务。
质问我部为何不趁敌舰队分兵的机会,寻求决战。”
埃伯哈特上将听说后,眉头一皱:“一大早卢金少将派出敖德萨分舰队的侦查驱逐分队去探路时,可是说在德涅斯特河河口附近,发现德舰队重兵集结、既有‘毛奇级’、又有‘维切尔斯巴赫级’。
所以卢金少将才不敢轻举妄动,不敢直接去德涅斯特河口方向反击敌舰队,而要绕路东南方向、先与我合兵一处。记得他还说,德玛尼亚人似乎已经发现了他的踪迹,想要追击他……
难道,德玛尼亚人只是用了1到2艘高速战巡在尝试尾随他?而其他的低速老式战列舰,还都留在德涅斯特河口海域?德玛尼亚人那么托大还分兵了?!”
在确认这一点之前,埃伯哈特上将原本对于今日是否要决战,还是心存疑虑的。
如果敌人真的势大,黑海舰队还是要以保存实力为主。哪怕陆军队友被卖、导致陆军大量伤亡,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海军作战必须理智,是不能靠热血之勇冲动决策的。大型战舰的建造周期至少要以年为单位,任何损失都足以伤筋动骨。
但是此时此刻,意识到德玛尼亚人如此托大轻敌、想“既要又要”、既确保德涅斯特河口登陆场的绝对火力优势,还想同时分兵追杀敖德萨分舰队……
那自己就必须抓住这个良机,给德玛尼亚人一点颜色瞧瞧了!
本来双方就是在伯仲之间,露沙黑海舰队甚至还有可能更强。现在敌人分兵了,不抓住这个机会往死里打,岂不是天予弗取、反受其咎?
“下令舰队提到极速!不要再以巡航速度航行了,全速前进,尽快和卢金少将会师、与追击卢金少将的那部分德玛尼亚人决战!”埃伯哈特上将想明白这些道理后,立刻果断下令。
2艘“玛丽亚皇后级”无畏舰,1艘“圣叶夫斯塔菲号”,都把航速拉到最满,吭哧吭哧朝着西北边而去。
但埃伯哈特上将又哪里知道,陆军马鹿刚才那些含妈量极高的电报里,又吹牛了。
德涅斯特河河口的“维切尔斯巴赫级”前无畏舰,根本不是全部5艘,而是只有2艘,只有“维切尔斯巴赫号”和“梅克伦堡号”。
但这些信息的不实问题,连罗马尼亚方面军司令埃弗特上将本人都不知道,因为他也是被属下骗了。
谁让溃败的那位军长、弗兰格尔少将向方面军司令汇报时,汇报的就是“我部遭到敌全部‘维切尔斯巴赫级’战列舰炮击,才导致惨败”呢?
而弗兰格尔少将之所以要这么汇报,动机当然也很好猜。他只是希望自己的惨败显得不那么冒进、不那么无能罢了。
哪个将军在打败仗的时候,不希望把敌人吹嘘得强一点?被2艘战列舰的辅助炮击就打崩,那多丢人,说遭到了5艘战列舰炮击才惜败,那就虽败犹荣了。
当年林肯就吐槽,说联邦军将领每次打败仗,都说敌军至少是他的三倍。要是按这么算,联邦军才40万,罗伯特李岂不是该有120万大军了?
但不管如何,露沙人就是在这种海陆不信当中,一步步迈向了深渊。
……
“露沙人居然真的会以为我们的全部5艘‘维切尔斯巴赫级’,都还在德涅斯特河河口海域?敖德萨的陆军司令部,真是帮了我们大忙了!
我原本以为敌陆军为了文过饰非,多吹牛注水一两艘所遭遇敌人的强度,也就够了,没想到他们吹牛的脸皮这么厚!”
“戈本号”的司令塔里,施佩上将几乎是与他的露沙同行同一时间、收到敖德萨的罗马尼亚方面军司令部发来的明码电报。
看到电报内容后,施佩上将简直要喜出望外,然后立刻拿着电报就去给随舰的鲁路修看,同时也不忘瞟一眼前方海平线上的那几艘露沙战舰。
鲁路修作为陆军军官,按说今天最终还是应该登岸,跟隆美尔一起指挥部队的。
但鲁路修为了更好的海陆协同,最终还是选择了留在“戈本号”上,以随时协调。反正岸上有隆美尔那样的战术天才直接微操部队,鲁路修抓大放小就可以了。
而且他觉得“戈本号”这条船是有光环的。历史上此船能活过两次世界大战,到50年代才退役,70年代才报废出售,在这艘船上参谋整场战役,肯定有安全系数加成。
此时鲁路修看了施佩上将递过来的电报,不过微微一笑,并没有显得太意外的样子。
施佩上将将其反应看在眼中,还有些好奇:“难道这也在你预料之中?”
鲁路修很想说实话,说这一切都只是意外之喜,他也没料到露沙陆军吹嘘敌人的强大能吹到这种程度。
但既然战友都已经迪化脑补了,自己何必戳穿呢?继续保持高深莫测的人设也挺不错。
“果然不出我所料,敌人的基层陆军官兵根本不懂分辨舰炮的火力密度,有2艘速射炮军舰轮流开火,而且不断调整射击坐标,岸上的敌人就以为是遇到了大群240炮战舰齐射了。”鲁路修毫无波澜地说,一边踱到海图桌前对着图用圆规比划起来。
而圆规那两支脚之间的距离,早就被掰过了,放到地图上对应的刚好是“戈本号”的最高时速。
比划了一番后,鲁路修继续说:“一早我们击沉那4艘敌军侦查驱逐舰后,就可以判断出,敖德萨港的敌分舰队肯定也启航了。他们只是不确定我们有多少人,所以不敢直接扑过来,要先派驱逐舰看一眼。
所以,我们当时让‘戈本号’立刻先往东北方斜插拦截、随后咬住敌敖德萨分舰队的尾巴慢慢追。同时,又让一部分‘维切尔斯巴赫级’在德涅斯特河口露面、炮击敌人的陆军。
那敌人肯定会误判我们分兵了,觉得我们的‘毛奇级’在执行追杀敌舰队的任务,而老式前无畏都留在登陆场了。
可实际上,我们还有3艘老式前无畏,当时就算好了航程,直接往正东方斜插、就是利用航速差,分进合击,最后在露沙人塞瓦斯托波尔分舰队和敖德萨分舰队即将会师的位置、赶到战场、甚至比他们早一点点。”
这个计划,并不是鲁路修独自完成的,他也没这个基本功。所以鲁路修只是执行了情报欺骗和误导的部分,至于其他扎实的航速计算、包抄航线的细节设计,都是施佩上将亲自完成的。
当然舰队里的一些参谋人才,也都提供了辅助计算。
这个计划,说白了精髓其实就一点:让高航速的战巡,采取绕路尾随的方式,追着敖德萨分舰队,将及未及,让敌人恐慌,逼敌人求援。
而航速较慢的船,其实一早就已经离队,然后算好距离,直接走直线去下午即将抵达的会战战场。
一个是“尾随”、一个是“拦腰拦截”。
这样,既可以收获各个击破之利,又不至于吓跑了敌人——如果直接各个击破的话,当敖德萨分舰队遭难之后,塞瓦斯托波尔分舰队眼看大事不妙,肯定会逃的,那还怎么痛击敌人主力?
就是要一部分尾随追击力量在明、一部分拦截力量在暗,才好让敌人上钩。
而这一切看似很精妙很难,但实际操作起来,其实也没那么难——因为德玛尼亚舰队是有飞艇帮忙的,附近海域的侦察机制空权也更强。
其实他们愿意的话,完全可以上午就截住从敖德萨港出来的卢金少将的分舰队,只是施佩不想下手太狠太早、吓跑了另一条大鱼,这才能算好时间,在大鱼和小鱼将会师未会师的节骨眼上、先杀小鱼、再杀大鱼!
这就是情报和侦查优势一方的天然便利了。
谁让露沙人没了水雷阵的掩护、失去了主动选择战场的先机,同时又抢不到制空权和空中侦查权呢。
这种侦查劣势下就算输了也是应该的,一点都不冤。
至此,施佩上将已经对于整个战役计划非常笃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