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飞艇砸毁弹药库
飞艇飞临城市上空、寻找目标,都需要时间。
地面上的大口径机枪,看到飞艇飞来,也开始胡乱对着天空扫射。所以最初飞艇群普遍保持在3000米以上高度,以确保安全。
齐柏林飞艇极限升限可以到5500米以上,但1915年的环境,还没必要飞那么高。而且5500米要求飞艇相对轻载,想多挂一枚2000公斤的炸弹,就得把升限降到3000多米。
好在如今的各国战斗侦察机,普遍极限升限才1500~2000米不等,再加上后座机枪朝上方仰射,最多再加个不到一千米的打击高度。所以只要保持3000米以上,就绝对安全了。
只是在那么高的高度,搜索确认地面目标很难,视野看不清晰,还有可能被云层遮挡。
后世哪怕到了二战时,水平轰炸要讲究精度,也得降低到1000米左右投弹,这样才能确保绝对处在云层以下。
彼得.施特拉赛少校花了足足15分钟,飞临那片城区上空,再透过云层大致观测具体的目标方位、微调,最后好不容易才在云层间隙间找到目标。
“必须降低高度,降低到云层以下再瞄准投弹,确保精度!我们只携带了2枚2000公斤穿甲航弹,剩下的都是50公斤级的校射弹,一定要确保打击精度!”
施特拉赛少校最终还是下了这个决定,带头开始降低高度。
该死的五月天,暮春的天气还是那么潮湿,云层太多太低,也只能如此了。
但就在这时,远处嗡嗡嗡地飞来了不少露沙人的战斗侦察机,应该就是从利沃夫附近的后方机场起飞的。
利沃夫作为西南方面军的总后勤基地,不可能完全没有空中力量。
“不要保持四机编队了,拆成双机编队各自应敌!尽量拦截敌机别让他们靠近飞艇!”
库尔特.斯图登特上尉一看到敌机出现,果断晃了几下机翼,发布了简单的“四改二自行迎敌”命令,随后就带头冲了过去。
距离上一次空战才过去了没几天,所以眼下的敌机当然还是没有射击协调器的,只能靠后座机枪胡乱反击。
而斯图登特却越打越娴熟,他手下的飞行员作战经验和飞行技术也越磨合越老练。
仅仅几个照面,就如同杀火鸡一样打得七八架露沙战斗侦察机冒烟坠落。
露沙人一开始还想着跟德机缠斗,但很快就再次发现这一切都是徒劳,在超过十架飞机被击落,打出11比0的交换比时,露沙人终于醒悟了。
剩下的露沙飞行员,都不管不顾德机的拦截,奋力朝着正在下降到云层以下、以精确瞄准轰炸的悬停飞艇而去。
“哒哒哒”飞艇吊舱下方也有安装重机枪,看到敌机飞过来,飞艇舷侧两边都喷吐出火舌,至少有4挺重机枪开火扫射。
“重机枪组自行还击!这些敌机的机枪拿我们没有办法的!这么小的子弹对飞艇没什么用!投弹手赶紧瞄准、舵手继续下降,适时发动机反转刹车悬停!”
彼得.施特拉赛少校在他的飞艇里沉着冷静地指挥着。两架扑上来的露沙飞机居然还被飞艇的重机枪打爆了,而且是左右舷各击落了一架。
飞机的子弹也有好几串穿透了飞艇的气囊,造成了漏气,但并没有造成飞艇严重损伤。
杀红了眼之际,终于有几名露沙飞行员被逼得急了。
眼看攻击无效,德机性能又碾压己方,拖下去迟早也是被击落,有几架露沙飞机开始自发高喊报仇的口号:
“为涅斯捷罗夫少校报仇!学习涅斯捷罗夫少校!”
然后就直挺挺朝着继续降低高度、悬停投弹的飞艇撞了过去。
为了避免被飞艇的机枪攻击,露机这次不约而同选择了先奋力爬升、然后从斜上方俯冲撞击飞艇上部的气囊。从这个角度切入,飞艇底部吊舱里的重机枪,是无法反击的。
“喀啦~”
两架侦察机先后撞进飞艇气囊,造成了严重的结构损毁,飞艇浮力顿时大减,开始急速下滑。
彼得.施特拉赛少校在吊舱里摔了个趔趄,肾上腺素极速飙升,连忙又爬起来,赶紧亲自对着瞄准镜观察。
“加大引擎倒车出力,再回调一点点!我们回不去了!不能白白牺牲,先把50公斤航弹全丢下去校射!”
到了这时候,施特拉赛也不喊手下人跳伞了,他知道就算落地了也得死——只要炸到了弹药库,方圆一公里不可能有活人。
十几颗校射小炸弹陆续落下,落点果然也离那几排火车站弹药库建筑越来越近,看得出来,迈巴赫发动机的紧急反转制动很有效果,而且是在往正确的方向校准。
“少校!已经不足500米高度了!再不投弹,航弹的穿甲速度可能不够!”舵手眼看高度即将不够,也是冷静地提醒少校别贪,赶紧投弹。
到了生死关头,这些人反而灵台空明,变得专注于自己的专业事务,务求更好地提升精度,反而没有心思去害怕了。
施特拉赛少校坚毅地一咬牙:“2000公斤航弹,一枚投掷!另外一枚也解除保险、等观测到第一枚投掷效果后再定!”
投弹手想都没想,非常利落地在几秒钟内操作擒纵机构,把第一枚2000公斤航弹投了下去。而炸弹出舱时,其实飞艇已经下坠到只剩350多米了。
投掷完第一枚后,投弹手又以最快速度、操作解锁了另一枚炸弹的保险。做完这些动作,他才意识到这一切意味着什么。
如果飞艇直接撞向地面、没来得及投弹,这颗炸弹也能确保在落地后爆炸。
“轰!”地一声巨响,第一枚炸弹已经命中了地面上那座房顶足有半米多厚的混凝土仓库,直接炸开一个大洞,里面的东西掀飞得到处都是。
不过暂时还没有引起火灾,很多连锁反应倒也没有第一瞬间就拉爆全场。
爆炸的冲天碎屑和气浪,把距离地面不足百米的飞艇残骸冲得更加残破,挂载飞艇吊舱的龙骨结构也彻底断裂,吊舱先于艇体直接坠落下来,重重砸在地上。
又一声轰天巨响,随后还伴随着数千立方米剩余氢气被引燃,整个弹药库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大爆炸。
储存在利沃夫中央火车站的2万多枚122毫米炮弹,还有超过10万发76毫米级口径的各种炮弹,以及超过10万发37至60毫米小炮弹,在数秒内连锁爆炸。
总爆炸当量,折算下来应该在数百吨tnt的程度。
把半径800米内的所有建筑全部彻底震塌。半径1500米内的活物全部震死、建筑严重受损。
驻守利沃夫中央火车站的一个满编步兵团、以及作为机动预备队的4个骑兵连,也在一瞬之间完全团灭,无一活口。
火车站往西两公里的外围阵地上,虽然还有几个营、连的露沙坚守士兵幸存了下来。
但遭受如此猛烈打击,所有幸存者也全都瞬间懵逼,而且多多少少带点伤。距离爆炸点2公里的人,不死也都震得呕血,显然是内脏多少有些内出血。
连远在将近4公里外的德玛尼亚攻城部队,都感受到了巨大的气浪狂风。不过好在距离那么远,已经不可能受到实质性伤害了。
“施特拉赛少校!”在远处2000米高空追杀露沙侦察机的库尔特.斯图登特上尉也瞬间双眼血红。
他今天是负责来给轰炸飞艇护航的,没想到飞艇为了降到云层以下提升轰炸精度,还是被疯狂的露沙战斗机撞毁了。
“为施特拉赛少校报仇!”斯图登特晃动了几下机翼,下达了简单的命令,随后一个小角度盘旋,带着其余七架战斗机对仅存的露沙飞机追杀过去。
而露沙人因为目标都盯在飞艇上,本就被打得很惨,最后的五六架飞机,也很快被歼灭。
今日之战,露沙人又损失了27架飞机,其中5架被飞艇的自卫火力击落,还有22架被德机击落。
8架德机每一架至少都取得了2个战果,斯图登特上尉更是再次斩获4个战绩,加上前几天的4架,累计达到了8架,也变成了王牌飞行员——再这么发展下去,要是没有鲁路修干涉,这家伙将来说不定就要变成空军将领了。
而看到空中的激战、飞艇的舍生忘死轰炸,地面的德玛尼亚军士气也瞬间暴涨,前线各级军官虽然没有第一时间得到确切消息,但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是己方的轰炸成功了,而且非常壮烈。
“兄弟们杀呀!不能浪费飞艇部队的牺牲!攻进火车站,把那里的露沙人都干掉!”
飞艇的撞击爆炸,极大鼓舞了士兵,数千名士兵悍不畏死地发起了奋勇冲锋,杀过一片片街区。
遇到敌人坚守的建筑,就靠刚刚早上空投的炸药包执行破墙爆破作业,炸塌一面墙壁后,突然杀进去,跟里面的敌人短兵相接。
还有一些更纵深处的坚固建筑物,则是被其余几艘飞艇的数枚2000公斤航弹,直接炸成平地,或是用大量的50公斤小炸弹覆盖。
50公斤的炸弹,在航空炸弹里算是最不起眼的小玩具了,可相比于地面部队用的炸药包,装药量还是非常可观的。土木结构的三层小楼,一颗50公斤就能炸塌。
空地夹攻之下,剩余的露沙人终于形成了雪崩之势。
在一个多小时的猛攻和惨烈厮杀后,攻城部队终于冲过残敌的封锁线,打进了利沃夫火车站。
士兵们在曾经当过装卸工的战友带路下,找到了武器仓库的废墟,先翻找出大堆大堆的莫辛纳甘步枪,确保跟进的数万战友都能有枪。
当数万名战俘都得到了武器后,剩下的战斗也就彻底没有悬念了。
利沃夫城的守军已然彻底胆寒,驻守城东的部队又略微抵抗了两个小时,便没敢再滞留,当天中午就彻底溃散离城,往东逃窜。
“快给后方发电报!就说我军完全夺取了利沃夫城、占领了露沙西南方面军的总后勤基地!”
鲁路修冲进火车站废墟时,整个人都振奋无比,一边小步快跑一边吩咐身边的通讯兵尽快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