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阿斗显英才,许都行葬礼
他想让这少年明白,莫因一时聪慧便过于自信。
这朝堂之上、治国之间,总有许多事,不是仅凭一腔热忱便能做好的。
但阿斗欣然接受。
而且真的认真去做准备。
在阿斗看来,前世就因为自己太耽于安逸、疏于理政,才让相父独撑危局,终至积劳成疾。
这一世,拼了命也要做个像样的皇帝。
不要让相父太过于辛劳。
阿斗也明白,很多事他不敢去做,是因为怕做不好,反拖相父后腿。
他自知自己不是很聪明,但亦并不愚蠢。
只有真正有把握做好的事,他才着手去做。
可怎么样才能让事情有把握?
那就需要一次次的亲身历练和对经验的沉淀总结。
前世,相父无数次的教导自己,让自己亲理庶务、体察民情。
可因为懒,他都搁置了,全权交给相父。
终究错过了成长的时机,才让相父独力难支。
这一世,决不可再让相父失望。
故而,阿斗用尽平生所学,凝神提笔,将对朝堂礼仪与百官职责一一铺陈于简。
当许靖看到工整漂亮的字体,条理清晰、言必有中,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这还是七岁的孩子么?
这是天生的君王吧!
许靖便将此事细细说与蜀中官员听。
因这愈发能印证,刘皇叔实乃天命所归的帝王,方能育出刘阿斗这般聪慧早慧、心怀社稷的子嗣。
……
许都,白布幔帐终于遍布了整个皇城。
陛下之死的消息,也终为天下人所知。
强按不住的事,唯有坦然应之。
曹丕也穿上了白衣白袍,为先帝披麻戴孝。
领百官祭奠刘协之时,他终于知道了这一切之局出自荀彧之手。
欲捉拿荀彧之至亲。
却不知,早已为魏讽转送他处。
曹丕为此大骂不止。
欲寻荀氏亲族斩之泄愤,乃为司马懿所止。
他亦穿着白袍跪在曹丕的身旁。
“荀文若以一身清名换一次诈死,于天下人眼中,乃尽汉室之忠。今王上欲立刘康,不宜迁怒向汉士族。况且,荀公达与丞相共殉国,忠烈之名昭于日月,若再加害其亲族,岂不寒了天下忠义之士之心?”
曹丕按捺了自己的激动:“可如此一来,刘备便有了法理!”
司马懿叹了一口气,他也没办法。
“王上,先帝嫡长刘冯早夭,刘康乃先帝之嫡孙刘冯之嫡子,亦有法理尚在。”
“但终是不如刘备,是么?”
司马懿未多言,只是无奈的点点头。
荀彧、皇子、诏书,哪一样都比这临时擒来的野生小皇孙更有说服力。
“当下,除了立新帝之外,又该如何?”
司马懿低声道:“允世家之利,固中枢之权,联江东之盟,共抵刘备!”
曹丕亦颔首叹道:“愿江东此行若能挫刘备之势,便允其徐州,亦无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