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倘若我跪下来求你呢
第一百六十七章倘若我跪下来求你呢
沈药光是设想一下那个画面,便觉得尴尬极了。
刚绕过一处繁花盛开的庭院,突然听到前方传来一声闷响。
“咚!”
沈药循声望去,终于见到了良工。
刚才似乎是不小心被石阶绊了一下,摔在地上,正慢悠悠地爬起来。
一别数年,他脸上的风霜痕迹更重了些,但那双眼睛,却并未因岁月的流逝而变得浑浊,反而愈发清亮透彻,让他整个人看起来十足精神矍铄。
沈药心头一热,快步上前,“先生没事吧?”
良工站直身体,拍了拍衣袍上的尘土,姿态恭敬:“无碍无碍,多谢贵人关心。不知这位贵人是?”
身后青雀脆生生地开口:“这位是靖王妃。”
良工立刻拱手,行了一个规规矩矩的礼,声音洪亮:“草民良工,见过靖王妃。方才失仪,惊扰王妃了。”
看着他这副故作不识、一本正经的模样,沈药恍惚间又回到了多年前。
那时她偷偷写着话本,又偷偷摸摸地找良工画插画。
每次父母兄长险些发现端倪时,良工便是这样,瞬间切换成一副“与沈小姐不熟”的模样,陪着她一起演戏蒙混过关。
“《琳琅记》我也看过,你的插画,我很喜欢。”
沈药也配合地演着,“先生多年不画插画,一切都好吧?”
良工眼中掠过一丝只有沈药才懂的笑意,“多谢王妃挂怀。草民在老家置了两亩薄田,春日播种,秋日收获,还养了一只大黄狗作伴。每日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虽清贫,倒也自在惬意。”
沈药轻轻点了点头,眼眶却不受控制地微微发热。
当年良工流落街头,靠卖画为生,虽说丹青妙笔,却因为实在没什么名气,因此无人问津。
望京风尚,向来如此。
哥哥沈隽就曾经讽刺说:“那些成名画师,在纸上撒泡尿都有人抢着要买回去裱起来挂墙上。”
只有沈药肯花银子,买下良工的画。
良工因此,感激不尽。
良工去将军府做客,见过玛瑙,还曾为玛瑙作画。
他挺喜欢玛瑙,更喜欢沈药。
他说起自己早年混迹江湖,手下曾有过几百号的兄弟,后来年老力衰,遭人背叛,在脸上留下了那两道伤疤。
心灰意冷之下,良工隐姓埋名,以卖画为生。
沈药写话本这件事,良工是唯一的知情人。
沈药特别喜欢自己写的女主角,因此跟良工细细描述了自己想象中的模样,良工为她画了插画,同话本一起印刷售卖。
一开始沈药写《琳琅记》只是写着玩儿,没想到这话本轰动望京,她担心身份暴露,被人发现青山湖主人就是她,因此封了笔。
而良工也说画累了,想回老家种地。
他说,种田是刻在骨子里的本能,人到一定年纪,便总是想拥有一块地,在上边种点儿什么。
良工回了老家之后,曾经给沈药写过信,找她借银子。
沈药那时手头也拮据,但还是随信附赠了一只名贵的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