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老普鲁士正黑旗
1932年8月8日午后,杨春元又一次踏上了柏林这片土地,和上次是的目的不同,他一次来可谓是公私兼顾。
他身着一身深灰色定制西装,他此次来柏林的任务明确且十分轻松,就是与德国国防部中将埃里希·冯·里希特霍芬将军,也就是自己的岳父,商讨第二批6个德械师装备的转运事宜。
汽车驶过柏林的街道,沿途的建筑既有普鲁士时期的庄重典雅,又隐约透着一丝躁动。街角的海报栏上,纳粹党“卐”字标志的宣传画与社民党、中央党的竞选标语挤在一起,成了这座城市此刻独特的气息。
7月31日德国国会选举刚过,纳粹党以37.4%的得票率拿下230席,成了国会第一大党,但兴登堡总统领导的老普鲁士军政集团,仍在攥着权力不肯松手,死也不想任命小胡子为国会总理。
半小时后,汽车停在了国防部大楼前。这座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庄严肃穆,门前站岗的士兵身着深绿色军装,靴筒擦得锃亮。
杨春元刚下车,便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从正门走来,埃里希中将身着笔挺的国防军中将制服,胸前挂满了一战时期的铁十字勋章,银灰色的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唯有眼角的皱纹比上次见要深邃了几分。
作为兴登堡最信任的老部下,他从骨子里透着普鲁士军官的骄傲,对纳粹党那群“街头起家的煽动者”向来没什么好感。
“春元,一路辛苦了。”埃里希走上前,先用德语问候,随即又生硬地切换成中文,为了和女儿夏洛特的丈夫顺畅沟通,他特意请了柏林大学的中文教授,学了半年,虽磕磕绊绊,却足够真诚。
杨春元的德语也显得很正宗,一股子老普鲁士味道,他握住岳父的手“岳父大人,劳您亲自等候。此次前来,就是为了6个德械师的转运,东北军那边还等着这批装备充实防线。”
两人并肩走进国防部大楼,路过的军官看到埃里希,都会停下脚步敬一个标准的普鲁士军礼,眼神里满是敬畏。
办公室内,巨大的实木办公桌上摊开着一张欧洲与东亚的联合地图,红色的箭头从德国汉堡港出发,穿过北海、大西洋,绕过好望角,最终指向中国东北的大连港,这是初步拟定的转运路线。埃里希指着地图上的汉堡港,语气严肃“6个德械师已在汉堡港装箱,下月启航。转运要协调海军护航,现在国会里那群‘小胡子’的人天天闹腾,装备还是尽快运走的好。”
提到“小胡子”,埃里希的眉头不自觉地皱了起来,语气里带着明显的不屑。杨春元心中了然,他来之前就听父亲杨宇霆提过,德国现在内部割裂相当严重,老普鲁士集团靠军队和官僚体系掌权,纳粹党靠选民支持占了国会优势,双方明争暗斗,几乎没有一天是消停的,但是明眼人都知道兴登堡日薄西山,逐渐老去,而小胡子却是如日中天。
“东北军已在大连港准备好卸货码头与仓储仓库。”杨春元俯身看着地图,指尖落在大连港的位置“只要装备能安全抵达,后续接收没问题。只是海军护航的费用与时间,还需您多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