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求助媒体
赵行健再翻看另外几张报告单,国家农业大学实验室和军区总后勤医院两个检测结果显示,三氢胺严重超标,高达惊人的1700多倍!
而那几个国际组织检测机构的结果显示,三氢胺居然超过了2000倍!
这几个机构的检测结果相差不大,也更加客观真实,因为他们是第三方机构,跟奶粉生产厂家没有任何利益关联,不存在数据造假问题。
几千倍啊!
这个数据,说实话在食品领域是十分恐怖的,就连成人吃了都要出毛病,更别说刚出生的婴幼儿了,这完全就是对大夏国儿童投毒式的集体谋杀!
赵行健思量了一番,他打算先找一家媒体曝光此事。
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添加这种化工原料,不是三鹿一家的个例,而是整个行业公开的秘密。
在历史的轨迹上,2009年9月,三鹿倒闭以后,其他十几家奶粉企业也不同程度地检测出了三氢胺,引发了整个奶粉行业的雪崩。可想而知,此时的大夏国食品安全环境多么恶劣。
此时的普通民众,对食品安全的意识还没觉醒,对食品安全维权思想也不强。
一大批黑心商家,甚至一些知名品牌,一边赚得盆满钵满,一边还肆无忌惮地虚假宣传,各种添加剂、科技与狠货满天飞,干着坑害和欺骗消费者的勾当,践踏国人的信任。
赵行健现在就要借助媒体的力量,狠狠撕开食品安全这块“遮羞布”,让全国人民都知道这个黑幕,然后掀起巨大舆论热潮,从而提升全民食品安全意识和监督意识!
当然,赵行健也可以拿着这些证据,直接向某些监管部门投诉。
但是很大概率会被冷处理,被捂着盖子,罚点款、限期整改一下,都是不痛不痒的处罚,甚至还会石沉大海。
事实说明,打蛇打七寸,如果不把黑心商家拉出来,在全国人民面前“曝尸”,他们还会继续作恶!
于是,赵行健就拿出手机打开通讯录,翻开一个备注为《亚太时报》的号码,犹豫了一下,就拨了出去。
这个《亚太时报》是港岛的报纸,不属于内地的媒体。
赵行健之所以选择港岛的媒体,一是这家报纸属于一个中立机构,而且国际影响力很大,报道基本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会带着某种立场,屁股也不会坐歪到资本那边。这样还能引起国际舆论关注,让有关部门不敢甩锅。
二是,在他看来,大夏国内的某些媒体跟某些“专家”是一个德行。“软骨病”严重,缺乏起码的道德和正义感,面对一些重大事件和舆论,“硬不起来”,“装聋作哑”,不愿意为老百姓说话,而且还喜欢为资本站台,甘心成为黑心资本家奴和“吹鼓手”。
“喂,请问哪位?”
电话那边传来一个男中音。
“大师哥,我是赵行健啊,几个月没联系了,最近在亚太时报干得怎么样?”
赵行健笑着说道。
这“大师哥”叫黄墨文,是赵行健的同系校友,两人在学校关系不错,就是最近半年彼此工作忙碌,联系得少了些。
“哎呀,是行健小师弟啊,你总算有空给我来电话了,上个月我从港岛的报社总部,调到内地,任华东地区记者站副主编了。”
黄墨文显然很高兴,报出自己的近况。
“可以啊,恭喜大师哥升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