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然后又嫌弃开口,“你就给孤编这么个死法?”
比上辈子还窝囊。
第73章
谢尘听出南荣宸话外的意思, 顺着他手上的力道靠上前去,“幻境终归是幻境,幻出什么死状都比比不上灵均万分之一。”
“好在上京那...几人, 只配看幻境。”
南荣宸勾唇挑破巫神想提又不敢提、暗示个没完的“两辈子”,“神使闭关这几日收获颇丰, 莫不是也觉得孤上一世太过荒谬可笑,要来可怜孤?”
他刻意加重“神使”二字, 带着点揶揄。
听到谢尘说出“两辈子”之时, 他猜疑揣测的本能被激起,谢尘究竟何时知道前尘往事?是否也知道剧情?知道多少?
好在他及时止住,谢尘杀了他他不仅不怕,约莫还会感谢谢尘。既然如此,谢尘身上的疑团与他何干。
想明白这处之后, 他乐得看谢尘百般踌躇。
得是多大一盘棋, 才能让堂堂巫神说句话都要斟酌至此。
勉强得趣。
谢尘知道他的言外之意, 半点办法也无, 自醒来之际, 他揽尽世间百态,能模仿学到九分精髓。
可在南荣宸面前,他挣扎半天最终要放弃拐弯抹角, “本座,我,又历了一场劫,白虹遮眼之际, 得以窥见前世。”
“按道理讲,巫神在世间蹉跎不知多少年,本该比凡人更懂如何欲语还休, 道尽前尘又能不让灵均伤心。”
“可惜本座此次醒来时,大约把此前所学忘得干净,到头来还是要直接奏禀王上。”
“我知道灵均来过世间一遭,世人负尽灵均,”他遵循本能握住正扣着自己下颌的手,虔诚如在巫神殿忏悔的百姓,“当年巫神殿大雪倾覆,是我高坐云端,看灵均剑指巫神像、不肯弯折半分脊梁,只当是众生一态,也是我去得迟。”
南荣宸手上一顿,拇指上的血玉环暖得发烫,他抽回柔软覆盖之下的手,却还是为时已晚,启唇而出的话没办法收回,“巫神这么骗孤,甚好。”
好在他说出的不是“此话当真?”否则只会更可笑。
他将拇指上的血玉取下,搁在掌心,免得又被趁虚而入乱了心神。
不能怪他不长教训,又险些误信人言,实在是他已经很久没听过这么真切的假话...或者真话。
谢尘弯起眼认下这句“甚好”,也认下那个“骗”字:上一世巫神殿大雪之时,他正斩下神魂赈疫灾。
神识浮沉之间,看临越天子在雪中受困被擒,在小铜关不言不语,在暗室之中咬腕自尽。
一个念头挥之不去,他该插手朝中之事,保下南荣宸。
可时不可待,直到天子尸体横陈玉棺中,他才再得机会。
失去的机会能再得,引来的天罚是茫茫天地之间,万万年之内,天道轮回对巫神唯一的慈悲。
他合上南荣宸五指,使得血玉暖热他掌心,“王上要不要信臣和天下百姓,皆由王上决定。”
“臣和天下百姓皆信王上为“明主”。”
南荣宸伸出手指另一只,一只萤火虫落在莹白指尖,“孤,我倒好奇,巫神怎么让天下百姓信我?”
谢尘赤红广袖一展 ,“我知道灵均看不上用巫神预言掌握民心的把戏,灵均多担待些时日,日后想废巫神祭或是拆巫神殿,我都助你。”
上一世,巫神预言使天下百姓循神谕背弃天子,坐实南荣宸的昏君之名。
南荣宸将指尖的萤火虫送到谢尘肩上,没答一句,神使在南荣显面前编出的说辞有一句是真,他这具身体疲累难支。
他转而阖上眼,全无防备,掌心巫神心脏的暖流汇到全身。
若非苦处难捱,百姓自是不必去信虚无缥缈的巫神。
幸而此书中世界确有巫神,应世人之愿。
谢尘温声问,“去邺城?”
南荣宸“嗯”了声。
谢尘又问,“秦淮之地气候养人,我本以为灵均想去。”
南荣宸倦到极点,懒得答他。
邺城是周朝分裂之时临越的边境,疏勒和月氏环伺,战乱频起。
秦淮河富庶安定,锦绣春水一滩,不起波澜,他生于邺城战中,又没心思去改反派昏君的命,该有自知之明,不去扰乱安祥之处。
揽星阁前,神使转身关上殿门,一卷竹简落到杜桓手中。
他将将回神,颤着手打开竹简,数行巫神祭文入眼,将他彻底定在原地——
王上,当真已然薨逝?!
四方馆高悬的新策、为大业练了多年的兵,都还没派上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