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梦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秘梦小说 > 倒斗 > 第291章 海明月的家族史(上)

第291章 海明月的家族史(上)

满仓老头挺能聊的。

别看他长相一般,口才却相当不错,聊起天儿来非常动听。

那天下午,他给我说了一段颇具奇幻色彩的故事。

听起来还蛮有意思的,就给大家讲一讲吧。

根据老头的说法,海明月祖上是科尔沁部海勒图锡氏,明末时,科尔沁部归属后金,海勒图锡氏大量男丁被编入蒙八旗从龙入关,由于表现出色、屡立战功,海明月这一支儿的老祖宗,就一直驻防在京畿地区,并一点点的成了京官儿。

此后官禄绵延,儿孙享福,一传就是二百来年。

直到道光年间,因清鸦片战争失败,大量满蒙官员获罪,海明月祖上也在其中,那一代的海老太爷惨遭革职削爵、永不录用。

俗话说龙游浅滩遭虾戏,虎落平川被犬欺。

没了官身,在权贵遍地的京城自然不好混,于是海老太爷一咬牙一跺脚,干脆变卖了田产,带着妻儿老小举家搬回了科尔沁。

虽说这时海家还是正统的蒙古贵族,但毕竟在汉地待了一百多年,不说完全汉化也差不太多了。

因此回到科尔沁后,海老太爷逐渐就犯起了嘀咕:

怎么好几代人都是顺风顺水,到了自己这就坏菜了呢?难道说……是风水出了问题?

三嘀咕两嘀咕的,海老太爷坐不住了,决定找个懂行的人给看看。

几经打听,他得知喀喇沁旗有个姓李的先生很厉害,就立即派人去给请了过来。

这位李先生是有真本事的。

一番参断过后,他说海老太爷祖上,已经吃了足足七代皇粮,到他这一代,禄运就已经尽了,如今海老太爷能带着全家偏安一隅,这已是不幸中的万幸,该知足了。

而且禄运虽尽,福泽尚存,此后海家无论放马牧羊还是贩货行商,依然能够财源广进,儿孙满堂,所以他叫海老太爷不用着急,随遇而安就行了。

这海老太爷哪能乐意呀?

讲话了:打咱大清朝入关的时候开始,我们家就是当官儿的,怎么到了我这,往后就得放羊呢?这叫我到了下边儿,怎么去见祖宗啊?

于是海老太爷就请他给想个办法。

我放羊可以,但我的子孙后代,必须继续当官儿!

起初李先生不愿意管。

可架不住海老太爷三天两头儿的央求,一个劲儿软磨硬泡,最后他被海老太爷的执着所感动,就答应为海家寻龙点穴,重振门庭。

此后李先生翻山越岭,找了整整六年,终于在科左双合尔山附近,寻到一处贵气十足的好穴。

那天满仓老头儿给我讲的时候,并没有说是什么好穴。

后来我去实地考察了一下,我嚓嘞,就双合尔山那一片儿,能操作的地方是真不少。

仅凭我当时浅薄的风水知识,就看出了不只一处。

最明显的,双合尔山上有座镇山白塔,据说是清代康雍时期修的,这就是现成的文笔峰,只要在东侧或东南侧寻一处朝山,然后选合适位置点穴,就能促成“文笔点状元”的格局。

其次,双合尔山南侧有座双福寺,据说也是清朝前期就有的,这只需要稍加布置,就可借“山庙同辉”之势,做出“双福并蒂”局。

再有,双合尔山两头都是水泡子,而且还不小,这都不用调整,只要点对位置,那就是“双湖映月,加官进爵”。

这还是我,我这一脉整体上归属峦头派,再加上我是刨坟的,不是埋人的,看地就比较粗糙。

我估计要是换理气派的正经人士过来,可操作空间会更大。

当然了,以上都是封建迷信,大家看看,乐呵乐呵就行了,而且现在那一片都是景区公园,不可能让你往里埋人,不过在海老太爷那个时代,这种限制是不存在了。

但有一点。

就是之前说过,坟地不是越牛逼越好,还得相得益彰。

按李先生的说法,海家的禄运既然已经尽了,那就是十八代不出一条权贵命的家族运势,所以光靠寻龙点穴是不行的,还得给他家逆天改命。

这就是当初李先生不愿意管的原因。

因为这种事儿无论做的好做不好,都会有反噬,不过他既答应了,自然就会说到做到。

而作为代价,李先生说他有可能会瞎,如果瞎了,海家就得再给他出笔养老钱。

海老太爷又不缺银子,自然满口答应下来。

那具体怎么操作的呢?

李先生有话,叫做:先埋七代,再埋一代,不出十代,必出顶戴。

意思是海老太爷要先回京城,把他家七代祖宗掏出来带回科左,在来年正月十五月圆之夜,埋进双合尔山下的风水宝地,然后等他自己死后也埋进去,这样快则子侄辈,慢则孙子辈,不出十代人,绝对出权贵。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