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周小树
很快我捋清了这三个人之间的关系,这中年人是这两个少男少女的师父,男孩叫周崇光,女孩叫周小树,俩人是师兄妹。
师徒三人就居住在山里,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有一天周崇光带着周小树去河里捞鱼,少男少女在河边嬉戏打闹,好不开心快乐,两个人望向对方的那种眼神,闪着噼里啪啦的荷尔蒙。
正当感情要升温的时候,河边不合时宜地飘来一个电灯泡,打断了俩人的浓情蜜意,两个人定睛一看,顿时就变了脸色,因为那是个人。
人命关天,谈情说爱自然要晾一边,得先去把人救上来再说。
于是周崇光和周小树赶忙游到深水区,折腾了大半天才把人捞到岸上。
上岸之后,二人发现他们所救之人也是个少年,看起来跟周崇光同龄的样子,模样长得非常俊朗。
两个人来不及好奇这少年是在哪里溺的水,赶紧先查看了一下情况,发现人还活着,但是昏迷不醒,看起来有点危险。
这周崇光心急如焚,赶紧让师妹跑去叫师父,他自己则守在这里给这个少年做急救。
要说这少年也是命不该绝,正好遇到两个同龄人搞对象,又遇到三个大好人给他救活了,当晚他就在师徒三人的家里醒了过来。
可是这少年醒了之后,师徒三人才发现他失忆了,问他叫什么他不知道,问他从哪来他也不知道,问他家里有哪些人他也都忘得一干二净。
三人顿时犯了难,这人什么都不知道,让他回家他都不知道往哪儿回,于是就只能先让他在这里住下来,等记忆苏醒之后就赶紧回家去,否则家里人要担心。
可是这一住就住了半年之久,这少年还是没想起来自己叫什么名字,从哪里来,又是怎么掉进的河里。
当然,他住这半年也不白住,又是劈柴又是干家务活儿,他就像是这个家里的免费保姆,从不抱怨自己辛苦,也从来不偷懒,日复一日地把师徒三人照顾得很是周到。
最重要的是,他还烧得一手好菜,这让周崇光和周小树的师父十分欣赏和喜爱,甚至有些舍不得让这小伙子回去。
当然,对他十分喜爱的还有另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周小树。
以前在这个家里,就只有师父和师兄还有她,唯一年龄相近就只有师兄,哪怕荷尔蒙爆发,它也只能往师兄那边爆发。
但是现在不同了,被他们救回来的这个少年,不仅为人踏实能干,长得也十分俊朗,还十分会照顾人,而且这少年以前不知道是做什么的,他的学识很渊博,总是能有一番诗情画意从嘴里蹦出来,也时常能把周小树逗得开怀大笑。
俗话说,想要获得少女的芳心,就得让少女脸红。
后来周小树只要单独跟这少年相处,脸上总是少不了一抹红晕。
爱情从不消失,只是会转移,周小树的情感,迅速从周崇光身上转移到了这个神秘的少年身上。
所以在这个家里,唯一不待见这少年的人,就是周崇光。
他感觉自己好像绿了。
又过了一个月之后。
周崇光的师父思前想后,做了一个慎重的决定,他决定收这少年为徒。
因为他看出来,这少年的记忆怕是很难再恢复,因为时隔已有半年之久,这少年什么东西都想不起来,哪怕有一天真的恢复了记忆,那应该也是很久以后的事。
而对于这个少年的踏实能干,还有渊博的知识,作为长辈,自然是非常地欣赏。
于是周崇光的师父就问这少年,说愿不愿意拜自己为师。
这少年当然愿意,虽然他并不知道师父是干啥的,但只要能一直侍奉师父左右,他就非常开心和满足,因为师父对他非常好。
听到晚辈这么说,作为长辈也欣慰,觉得这是个知恩图报并十分重感情的人。
然后师父就告诉他,说自己祖上是明朝的锦衣卫,后来明朝灭亡之后,祖上流落民间,为了养家糊口只能靠街头卖艺,因此他精通的是口技和易容。
易容是什么,当然要能装扮成男女老少,无所不易。
只要身材允许,一个男人可以易容成女人,女人也能易容成男人。
而口技是什么,则是能模仿出各种各样的声音,并且要模仿得惟妙惟肖。
师父语重心长地跟这个少年说,自己会的东西不多,也就这两样,要是愿意学,那他就倾囊相授,将来行走江湖也许派得上用场。
而这一年,我终于知道了这到底是哪个年份。
实际上,这一年距离民国结束都还有整整一年。
而这师徒三人,其实是在深山里面躲避战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