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重夺雨花台、孤注一掷的朝香宫鸠彦王(加更)
他带来的敢死队也伤亡过半,但第6师团攻上去的那个精锐大队,则几乎被全歼。
雨花台上,小雪还在下。
大夏军人们再次用鲜血和生命证明了自己的不屈。
华中派遣军司令部内,朝香宫鸠彦王看着桌上堆积的“捷报”,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报告上都说“予敌重创”、“我军奋勇前进”,但关键的战略节点,除了短暂占领又迅速丢失的雨花台,几乎一个都没真正拿下来。
他不是傻子,很快就明白了现状。
从杭城湾登陆,沪上大捷,一路追着国军溃兵到金陵城下,鬼子部队一直憋着一股胜者的锐气,带着强烈的心理优势。
但这股气,在金陵坚固的防线和惨重的伤亡面前,已经泄了。
进攻的势头正在衰减,士兵们露出了疲态和恐惧。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朝香宫鸠彦王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疯狂,“必须孤注一掷。”
他决定,动用最后的杀手锏——特种弹。
只要能打赢,一切好说。
万一打不赢,大不了他本人灰溜溜回国,总比在这里被下边的师团长当傻子强。
至于大本营谨慎使用特种弹的命令,此刻被他抛到了脑后。
他下令给华中派遣军各部。
“允许便宜行事,发起最后总攻。”
然而,被愤怒和执念冲昏头脑的他,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正常的战术选择,应该继续猛攻南线雨花台、中华门一带,因为那里的中央军部队虽然顽强,但装备和韧性明显弱于东线的69军。
但朝香宫鸠彦王此刻最想击败的,是那个让他屡屡受挫、颜面尽失的方默。
“我要把那个大夏小子碎尸万段。”他咬牙切齿地在地图上重重一点,点在了紫金山以南、中山门一带。
他的计划是。
首先,在选定的紫金山南部突破点突然释放毒气弹,瘫痪守军。
接着,命令早已潜伏在中山门外难民区的竹下俊特战队暴起夺门。
同时,集中剩余的两个战车联队、大量卡车运载的步兵,以及迂回过来的第6师团主力,从紫金山南侧快速穿插,猛攻中山门。
只要一举夺下中山门,冲进金陵城内,必然能引起守军全线震动。
尤其是那个志大才疏的卫戍唐司令,只要他一慌,下令混乱,其他方向的守军必然军心涣散。
届时,华中派遣军就能趁机包围孤立在紫金山的69军主力。
方默,就将插翅难飞。
到时就是他的死期了。
朝香宫鸠彦王的想法很美好,但现实很骨感。
12月19日,清晨。
风向似乎对鬼子有利。
一阵凄厉的哨声后,鬼子阵地上射出了一排排特制的毒气炮弹,落在中山门及其周边新1旅的阵地上。
淡黄绿色的烟雾迅速弥漫开来。
几乎同一时间,在中山门外潜伏了近一周的竹下俊特战队,接到了出击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