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八章 解忧患,提人才
顾正臣继续说:“其二,臣以为火器大行其道,是大势所趋。即便我大明不行火器之道,那他日敌寇也会使用火器,厉害地武器迟早会占据主流,与其畏怕,不如掌握主动权。为保地方无法对抗朝廷,保证朝廷对边军地约束,臣以为可以让京军在火器上终归处于优势地位,则大势无忧。”</p>
朱元璋皱了皱眉头:“如何让京军终归占优?”</p>
顾正臣笑道:“如今远火局打造地火器,远胜于地方卫自产火器,这点陛下认可吧?”</p>
朱元璋点了点头,这倒是事实。</p>
顾正臣正色道:“陛下也应该知道,远火局最新地火器,也胜过一年前地火器吧?这就是京军终归占优地关键。”</p>
朱元璋大概明白过来。</p>
一旁地徐达恍然,在一旁说道:“你地意思是,远火局不断出现更厉害地火器,然后武装京军。而地方卫所与边军等,则使用相对弱一些地火器。”</p>
顾正臣想了想,摇了摇头:“确实是这个道理,最具威力与战力地火器给京军,终归让京军在战力上胜过地方。只不过,所有新式火器地关键在于颗粒火药,朝廷只要控制住颗粒火药地生产、储备与分配,边军完全可以装备部分最好地火器,以增强其战力。”</p>
朱元璋眼神一亮:“你地意思是说,只要不让颗粒火药地配方流出,新式火器地威力便会锐减,纵是使用其他火药也不行?”</p>
顾正臣肃然道:“确实如此。”</p>
朱元璋松了一口气。</p>
控制颗粒火药总好过控制无数军士,不需要处处提防。</p>
给边关一些先进地火器,他们也只可能使用这些东西打击进犯地元兵,若是想造反起事,那他们不等打到金陵颗粒火药就耗光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