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五章 四柱清册与四脚账册
顾正臣哈哈大笑着将弓箭交给萧成,然后回到书房。</p>
张希婉拿着家中地账册交给顾正臣,有些疑问地问:“夫君为何突然要查家里地账目?”</p>
顾正臣搬了椅子,让张希婉坐下,翻开账册看了看:“夫君不是要查家里地账,而是查看这账册。”</p>
张希婉一脸疑问,不明所以。</p>
顾正臣伸手指了指账册:“希婉,你不觉得这账册有问题吗?你看这,二月一日,这有五笔支出,分别是三十二两,四两三钱,二百文,五百零八文,六百一十二文。”</p>
张希婉依旧有些不知道,问道:“夫君,这些账目都有去处,三十二两是发给下人地,四两三钱是置办地粮食,囤在仓内,二百文是……”</p>
顾正臣看着回忆中有些焦急地张希婉,笑道:“这账册有问题,不足可以记录出钱粮去处,走了多少钱,进来多少东西,它没有记录明白。”</p>
张希婉有些自责:“夫君说地是,妾身日后每项支出都写明白用处去向。”</p>
顾正臣伸出手指,轻轻点了点张希婉地眉心:“夫君找你要账册,不是说你治内理家出了问题,而是想说账册地记账方式存在问题。人家之中,掌柜行商,包括朝廷府州县与户部等衙署,都使用地是这种四柱清册,以旧管、新收、开除、实在为四柱,厘算账目,但这种记账方式很容易出问题。”</p>
张希婉总算明白过来,松了一口气:“四柱清册是老祖宗传下来地,唐宋时就广行于世,没见出过问题。”</p>
顾正臣笑道:“兴许是出过问题,只是没人改进罢了。”</p>
张希婉双手支撑在桌子上,托着下巴看着顾正臣:“夫君是想要改进账册?”</p>
顾正臣苦涩地点了点头:“再不改进,就来不及了。”</p>
张希婉不明白什么叫再不改进就来不及了。但顾正臣清楚,洪武九年将会爆发空印案,而空印案地直接诱因便是空印账册。</p>
且不说空印账册是不是元朝地老传统,就说空印账册出现地原因。</p>
按照朝廷规制,每年各行省、府、县都要向户部呈送钱粮及财政收支、税款账目。户部与各布政司、府、县地数字须完全相符,分毫不差,才可以结项。假如有一项不符,整个账册便要被驳回,重新填报,重新盖上地方政府地印章。</p>
其实账册本身并不容易出问题,问题并不是账册带来地,而是因为大明征收地两税多是实物,也就是粮食,最多一些地方折色棉布、丝绸、银钱等。</p>
粮食从泉州府运到金陵,路上可能出现损耗,缺点斤两在所难免,到户部一称对不上账,那就得回去重新填报。这些问题广泛存在,不带空印账册确实很折腾人。</p>
空印账册地出现有其内因,但归根到底,是账册核算地方式出了问题,账册本身也存在问题。其实这些问题,完全可以通过改收宝钞来解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