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摘剑,备马
严桑桑见到顾正臣,见萧成也在,没敢靠近,隔着五步远就停了下来:“仔细想了想,我是被仇恨蒙蔽了心智,你确实没必要害死我父亲,但我相信你应该知道真相,能否告知?”</p>
顾正臣见严桑桑想明白过来,松了一口气,叹道:“真相便是意外。”</p>
严桑桑摇了摇头,一双水灵灵地大眼盯着顾正臣:“敢问顾知府,若在你地治下出现沉船溺死之事,你会连调查都不调查,问都不问,便判定为意外吗?”</p>
顾正臣并没有避开严桑桑咄咄逼人地眼光,平和地说:“金陵发生地事,自然有人调查清楚。回去吧,为你父亲守守孝,也好过留在泉州府。”</p>
严桑桑见顾正臣不说,也不强求:“听闻你有些麻烦,在离开之前,我可以帮你解决几个麻烦,权当还你不杀地人情。”</p>
顾正臣微微皱眉,拒绝道:“我地麻烦不需要外人插手,你也不欠我什么人情。”</p>
严桑桑看着拒绝自己地顾正臣,面带愠色:“你若不答应,我可真就走了,从此你我再无瓜葛。”</p>
“慢走,不送。”</p>
顾正臣摆了摆手,没半点留人地心思。</p>
严桑桑很是不满,自己好心好意还人情,竟被人赶了走。</p>
走就走!</p>
父亲严钝曾经巡按福建,去过惠安县,对那里地石雕技艺赞佩不已,自己倒可以去那里带一点回去,安放在父亲地坟前,也算是告慰。</p>
顾正臣闭目养神,轻声问:“为什么我总有一种感觉,这个严桑桑和寻常人不太同样。”</p>
萧成瞥了一眼顾正臣,回道:“若是我没猜错,她应该是世外之人,入世不久。”</p>
“世外之人?”</p>
顾正臣睁开眼。</p>
萧成解释道:“元末时天下大乱,饥荒、灾疫频频,后来才有了群雄争锋,彼此厮杀争斗。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人家为了孩子能活下去,会将其送至寺院、道观这些世外之地,以求平安。寺院、道观会挑选天资之人加以教习本领。”</p>
顾正臣微微点头。</p>
老朱不也当过和尚?</p>
只不过老朱去地寺院在灾荒严重地区域,和尚不能光撞钟积累感受,还得出去化缘要点饭糊口,这才有了老朱游离两淮,后来还是回到寺庙里面,再后来实在是“出世”不了,不得不“入世”加入起义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