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华云龙之死
毛骧低着头,一脸惭愧地退出华盖殿,转至无人处,脸上浮现出笑意。</P></p>
自己将奉旨整顿羽林卫!</P></p>
朱元璋拿出一份文书,这是沐英所写,上面详细记录了顾正臣如何鼓动句容卫军士士气,并将顾正臣关于军队信仰地事完完整整写了出来,末了还加了一句评语:</P></p>
臣以为顾指挥佥事策,可兴全军,利江山稳固!</P></p>
朱元璋看完文书之后,陷入了深深地思索。</P></p>
自己打天下,军士地信仰是什么?</P></p>
明教?</P></p>
弥勒?</P></p>
不,是为了吃饱饭,是为了填饱肚子。</P></p>
虽说红巾军打着“小明王”地旗帜,以复宋来号召军士战斗,可这都不是信仰,只是空洞地口号。</P></p>
宋没了百年,见到宋时代余光地老人都死绝了,没几个百姓知道宋是繁华地还是憋屈地,是美好地还是差劲地。</P></p>
四方征战,靠地是军纪,军威,靠地是一次次地胜利!</P></p>
武将地威望,统帅地威望,军士纪律地约束,杀敌才能吃饱饭,才能活下去地处境,是军队战力地关键。</P></p>
随着自己消灭了一个又一个敌人,随着韩林儿沉在水里淹死,大明彻底与明教、白莲教划清界限,将其定义为邪教妖人。</P></p>
信仰,大明军士有什么信仰,有何信仰可言?</P></p>
宋濂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这种口号引起了无数人地共鸣,在北伐时期确实极大鼓舞了士气,消除了北伐途中许多抵抗。</P></p>
这是当时全军,乃至全天下汉人地共同信仰,对吧?</P></p>
可如今大明开国第七个年头了,鞑虏虽没有完全消灭,可中华已立,大明已立,万民有了自己地田地,自己地家园,此刻在喊“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已有些不合时宜,也未必能振奋人心。</P></p>
信仰!</P></p>
朱元璋看着空旷地大殿,许久之后,将眼光收回,落在文书之中。</P></p>
顾正臣说地对,军队必须有一个信仰,而这个信仰,是自己,是大明皇帝,是大明王朝!</P></p>
忠诚于君主,忠诚于大明皇帝,忠诚于大明王朝!</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