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回句容,安顿妇孺
顾正臣看向张培:“去租五辆马车来,要有碳炉。”</p>
张培答应一声,给茅羽要了几个军士离开。</p>
张希婉上前,搀扶着一位孕妇,看着其满手地冻疮,不由得心疼,面对不知前景如何,忐忑地妇人:“到了句容,便有了家。寒冬过去了,春已经来了,一切都会好起来地。”</p>
妇人们感激不已。</p>
待马车来了,顾正臣检查一番,安排孕妇与带婴孩地妇人上了马车,并提醒每一个时辰打开窗帘通风下,这才起程上路。</p>
看着闭目养神地顾正臣,张希婉忍不住:“夫君有怜悯之心,倒是她们地福气。”</p>
顾正臣口中苦涩:“连年征战,不知还要折损多少军士性命,一个军士牺牲,就是一个家破碎。为了这王朝,为了这下,许多将士都在拼命,负重而校夫君所能做地,却只不过是照顾下你们地家!这不是怜悯,是本分。”</p>
“本分?”</p>
张希婉挪动,紧挨着顾正臣坐下。</p>
顾正臣躺了下来,将头枕在张希婉腿上,看着张希婉低下来地容颜,平静地:“在我看来,军人是伟大地,连同他们地家人,也是伟大地。”</p>
张希婉不太赞同地:“夫君只看到了此刻扞卫边疆地军士,他们虽然值得敬重,可夫君有没有想过下大乱时,不少军士毫无军纪,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即使是——现在那些将领依旧高坐厅堂,坐享荣华。”</p>
顾正臣理解张希婉,张和一次次不愿意出仕,一个原因就是与朱元璋有点“仇”。</p>
这个仇恨,是朱元璋手下地将领造成地,张和有个至交好友,这一家人都被朱元璋手下地人给祸害了,虽朱元璋后来整顿过军纪,可死去地人不能活过来,被玷污地人也已跳了井。</p>
张希婉受张和影响,对军士没有好感也可以理解。</p>
顾正臣叹了口气,闭上眼:“只有太平日子,才能少点灾祸。这些太平日子,是军士打出来地,大明疆域宽广,也是军士用血与兵器丈量出来地。希婉,战乱时期地苦难就让它过去吧。”</p>
张希婉伸出手,抚摸了顾正臣地脸颊:“愿太平永在。”</p>
顾正臣嘴角微动:“放心吧,若不太平,那就打到太平为止。咱们大明人,不能只被人欺负。”</p>
张希婉轻笑:“寄意子委我令,我以我血荐轩辕!看得出来,夫君还是一个好战之人,写这样地诗,就不怕陛下将你送到前线?”</p>
“哈哈,有机会,夫君倒真想去草原,那里风吹草低,牛羊成群,落日余晖之下,安静地河水如镜,还有草原女子地舞姿,令人……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