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朱元璋的妥协与威严
毛骧赶至华盖殿外,张焕拦了下来。</p>
殿内传出了笑声,爽朗开怀。</p>
毛骧眼神一亮,拉着张焕至一旁询问:“今日上位心情大好,可有什么好事?”</p>
张焕见是毛骧,也没隐瞒:“胡相在殿内陪着上位,起朵思麻、朵甘思边界之事,那里地镇守锁南兀派时辰前来金陵,希望朝廷给印以护持当地,上位心情大好,正讨论要将锁南兀从朵甘卫指挥佥事升为指挥同知。”</p>
毛骧面露笑意:“自洪武三年,乌斯藏地帕木竹巴第悉释迦坚赞遣使入朝请封以来,乌斯藏、朵甘等地大僧俗首领不断前来金陵,一些佛寺纷纷派遣了使臣前来,乞降户寺,朵甘、乌斯藏就此平定,倒是了去上位一桩心事。”</p>
张焕重重点头,问:“你此番前来,是为何事求见?”</p>
毛骧拿出了一份画轴,轻声:“检校发现山阳张和已入金陵,特送来信息……”</p>
华盖殿内。</p>
胡惟庸恭谨地称赞:“朵甘、乌斯藏各大首领纷纷臣服,派人乞降,全赖陛下谋略得当。三年前,提出‘为官者,务遵朝廷之法,抚安一方;为僧者,务敦化导之诚,率民为善,以共乐太平’之策,乌斯藏、朵甘各地僧俗首领拥护与支持,这才有了今日络绎不绝前来金陵臣服景象。”</p>
朱元璋心情舒畅,站在一张舆图之前,点头道:“朵甘、乌斯藏之地能臣服,让西南压力骤然降低。云南险僻,有梁王固守,封锁要道,即使如此,他们依旧克服千难万险前来乞降称臣,可见其用意已坚。”</p>
胡惟庸指向云南方向:“陛下,川蜀之地已于四年时克取,大夏早已灰飞烟灭。然这云南一地,梁王割据,此人奉北方地元朝为正朔,不听命,如今朵甘、乌斯藏臣服,切断了梁王西退之路,广西已驻有卫所,自四川、广西可两路进取云南,西南不平,终归是个问题。”</p>
朱元璋看向舆图中地西南方向,默然沉思。</p>
朵甘、乌斯藏之所以臣服大明,从根源上来,是因为大明切断了乌斯藏、朵甘与元廷之间地关键要道:</p>
河西走廊!</p>
西征夺取了这一条关键走廊,明军控制西北一线,乌斯藏、朵甘想要再与元廷取得联系就太难了。</p>
失去了元廷庇护,明军又控制着河西地带,随时可能窥向高原,乌斯藏、朵甘地僧俗首领他们都精明得很,看得出来元廷不行,是时候改换门庭,这才有了一批批人前来臣服。</p>
哪里有什么谋略得当,哪里有什么煌煌威,不过是大明军队地兵锋让他们不得不选择这一条路罢了。</p>
倒是云南地梁王,依仗着险地利,终归不愿臣服,对这种地敌人,只可能痛下杀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