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诸事安排
所以,这种地方,那些大臣一定也不会同意。那就只能从艰苦点的环境里挑位置了。
萧澜想到了一处好去处,“丰城。那里常年天灾人祸,条件艰苦不说,一不小心死伤无数还会落下个失职之罪,但凡家里有些背景的都不愿意去那上任。
但不管怎么说,只要外放为官,回来也算有资历了。届时陛下想调派个什么官,那些大臣也就不好横加阻拦了。”
思绪收回,萧澜勾唇一笑,对着仁德皇帝以及满朝的大臣禀道,“微臣以为丰城是个好去处。丰城这些年总是产出不足,陛下都再三放款税负政策,百姓们依然一贫如洗。
穆状元于大殿上一篇《复兴大周论》,以独到的见解,深入基层的视角将大周贫民底层的现状尽述于纸上,同时又提出了不少建议。
臣以为,朝堂之上除了穆状元之外再无人可堪此大任!”
众朝臣闻言眨巴着眼睛,想说什么终究什么也没说。
大家都只是在心里暗骂,谁说朝堂之上无人可堪大用就意味着除了穆意迟之外就再无人可用了,这话未免也说的太满了。
然而,谁都知道,真要是将这话说出来,那萧澜必定回会一句,那你倒是说出个具体名字来。
那样最后不讨好的便是他们自己了,所以谁也没有多说。
仁德皇帝故作深思了片刻,便过场似的询问了一句,“诸位爱卿意下如何?”
诸位爱卿意下不如何。几位早朝前就此事发表过看法的大臣们你看我我看你,料想到王大人有好安排却偏偏不带他们玩,那边把王大人拖下水吧。
于是乎,一大臣出列禀道,“陛下,王大人有话要禀。”
王大人原本保持着手持笏板眯眸偷寐的姿态,闻言眸子微微一睁,出列回禀,“回皇上,微臣赞同萧大人之建议。”
那个将王大人推出去的大臣微微一愣,而后又默默站回队伍。
众朝臣们心知肚明,这朝堂之上除了穆意迟愿意上任丰城知县之外,谁还愿意去那鸡不生蛋鸟不拉屎的地方。
纵然有人愿意去,但拼资格也没穆意迟合适,毕竟他怎么说还有一层前钦差身份在那,怎么说都算是比同科进士多了一层资历。
于是早朝就在少数欢乐多数忧愁中散了。
那几位心有不甘的大臣特意堵了王大人的去路,借口以一道喝茶叙旧为名,非要王大人一起叙叙,当中什么个意思,是个人都明白。
萧澜状似不经意地自他们身边走过,那些大臣们好似如临大敌一般,各个瞪着眼睛警觉地看着他,看着他在他们视线中优哉游哉的走过。
萧澜出了宫门,才勾唇一笑,饶有所指。
马车自他跟前停下,车帘子掀开,卫莞探着脑袋笑盈盈地望着他。
萧澜心情好了许多,上了马车,入帘内与她相并而坐。
卫莞亲自给他泡了茶,又问起早朝的事,随后萧澜如实回答。
卫莞一愣,“你真这么说的?”
萧澜点头。
卫莞手支着脑袋,满眼好奇地看着萧澜,视线下她的睫毛细密而长,一颤一颤,好似振翅高飞的蝴蝶。
萧澜在她视线里轻轻点头,后又抬手轻抚她的脸颊,指腹轻轻摩过她的睫毛。
卫莞回过眸来,视线落在他的指腹上,微微一扫,后又继续追问,“那那些大臣答应了?”
“不答应?谁去?”萧澜也手支着脑袋,声音慵懒备至,眸光柔柔地望着卫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