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八章 点官
告示上面把李长晋是如何评判所有考生的标准都放了上去,让那些考生看到之后,自然会明白李长晋的用意,而在那告示旁边的那张纸上,则是殿试的三道考题的答案,前面两道题倒也没有什么异议,主要是第三道考题。
第三道考题是李长晋别出心裁所出的一道题,为的就是要考验所有考生的品性如何,是不是能够知道为官者的本分和本心,他们是不是真的能够在面对灾难或者是日常的治理之中每时每刻都把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李长晋知道,这些考生中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做到这一点,因为他们的出身和来历就决定了他们是否真的能够把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
科举并不仅仅只有寒门子弟才能够参加,更多参加的是贵族子弟和官宦子弟,他们从小锦衣玉食,根本就没有体验过民间的疾苦,又怎么能够知道百姓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呢?只有那些真正来自于百姓的考生和学子,他们才会切实的知道真正的百姓所需要的究竟是什么。
自然也就只有他们才会在做了官之后,还能够做到真正的从百姓的角度去考虑他们究竟需要什么,才能够制定治下的政策,也只有他们能够想民之所想,做民之所做,真正的成为一个合格的为百姓着想的好官。
而这正是李长晋举行这次科举和殿试,并且出了这第三道考题的真正意图。
现在,为了回应那些考生的质疑,李长晋便开诚布公地把他这么做的原因全部公布出来了,他所做的并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至于那些人能不能接受,那就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了。
那场闹剧,陈恪并没有参加,他在知道了自己得中了而且还是探花之后,仍旧是一副和平常没什么不同的稳重模样。
放榜三日之后,便是点官的日子了。
榜上有名的那些举子们一早就被引进皇宫里去了,这次和上次虽然走的路是一样的,可是这一次那些举子们的心境自然就不同了,上次是参加殿试,心里自然是紧张的,而现在一切都已经成了定局,那种紧张不安的心情自然也就不复存在了。
“今日是点官的日子,不知道你们心中是否有些紧张呢?”李长晋看着那些举子,态度难得的有些亲和地问道。
那些举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终还是坦率的点了点头,都表示他们的心中有一些紧张。
李长晋对这些人的反应自然也是有所预料,于是便不再提这件事了。
“榜首状元程微之赐从六品翰林院编纂,榜眼辜彼道赐正七品翰林院编修。”李长晋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