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来自外祖母的嫌弃
颜松月抬眸,淡然的看了她一眼。 “可以这么说。” 景璃一听,便立马变了一个表情。 “既然是我大哥的孩子,那就该认祖归宗,不知道郡主目前是个什么打算。” “暂时没有什么好的打算,不知道景小姐问这话什么意思,是让我的孩子认祖归宗,还是骨肉分离。”颜松月说着,一把将两个孩子抱到怀里,当着她的面明目张胆的拉开了距离。 防备的姿势让景璃嘴角一抽。 只不过是问了一句正常的话,何必防着她。 景璃深吸了一口气,换了一个较为和缓的语气。 “我没有逼郡主必须带着孩子认祖归宗,只是觉得我大哥这四年的时间过得有点清苦,他心里念着郡主,想着与郡主早早的成了亲,给孩子一个家,这样就不会有其他的人打大哥的主意。” 景璃说完,忽然看到颜松月拧着眉头,像是在思考世界级的难题,纠结了好一会儿,才看向她。 “你大哥这四年的时间真的没有找其他女子,亦或者景夫人没有,给他安排通房?” 景璃认真的说。 “我大哥心心念念的都是你,不可能让其他的女子来给蓉儿做后娘。” 颜松月犹豫不定。 “可若是你大哥外面有人,桃花太多,没有擦干屁股呢。” 景璃不是个傻子,她走南闯北这些年,经历了不少事情,便明白颜松月的顾虑。 “放心吧,我对蓉儿十分可爱,不可能让其它女子鸠占鹊巢来虐待她,如今又得知大哥有另外一个孩子遗落在外,好不容易找见了,咱们一家就得和和睦睦的住在一起,所以郡主放心,我定会站在郡主这里。” 颜松月笑了笑。 “我明白你的话了,不过这事儿让我好好想一想。” 景璃摸了摸自己的鼻子,她长相较为英气,脸上闪烁着不解。 “一个人心心念念等了你四年,不应该欢天喜地的嫁过去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为何还要想这么多呢?” 颜松月嫌弃的看着她一眼。 “景姑娘并不是每个人都如同你心中所想,嫁夫生子。” 景璃表情一言难尽。 “既然郡主还没有想明白,这事儿就不要强求两个孩子,到时候带回去让我娘瞧一瞧,其余的事情,两家坐在一起慢慢谈。” “我的心思不太好猜,而且只会做超乎常人所料的事情,两家真的要见面,请你先同景夫人说个分明。”颜松月想起见婆婆这事,脑袋疼的厉害。 景蓉扭头看着她,留下神秘莫测的三个字。 “你放心。” 其实,她也不清楚颜松月为何会有这么多的顾虑。 大理寺内。 宽敞的屋子。 素心看着面前的小小姐,面露欢喜。 “简直长得一模一样,奴婢得赶快给王爷传个信,让来看看他的外孙女。” 她怕晚一点,生怕到手的鸭子飞了。 啊,不对。 到手的小小姐飞了。 景蓉盯着他,点头开了口。 “素心姑姑咱们是见过的,不过外祖父是不是特别威严。” 素心笑了笑。 “恰恰相反,王爷是翩翩儒雅君子,他对小世子特别疼爱,更别说小小姐跟小世子长得一模一样,这些年王爷帮郡主寻找另外两个孩子,可是费了心思,如今得知找到了另外一个小外孙,他岂不是要开心坏了?” 旁边的闫暮没有说话。 他又想到这四年的时间,自己与娘亲聚少离多。 都是因为当年的幕后之人。 害得他们一家骨肉分离。 一旦被他们找到,他就恨不得吃他的肉,喝他的血,让娘亲将他五马分尸,乱刀砍死,流血而亡。 不过此刻焦急也没有用。 闫暮坐下来轻轻的吐了一口气,好平复自己的心情。 这事儿还是交给大人去处理吧。 他就不信依照娘亲和爹爹的实力,还找不到他们的大哥。 拥有这样想法的还有景蓉。 与自家弟弟相认,又了解了当年的来龙去脉后,她就知道爹娘联合肯定能找到兄长。 “不过大理寺的事情还没有解决完毕,还得委屈小小姐在这里呆几天了。”素心看着面前的景蓉,心里对景澈的不喜欢减少了几分。 说不定他与自家小姐在大理寺相聚,可以发现闪光点。 一家人和和乐乐的在一起。 景蓉如实回答。 “没什么,跟爹娘在一起哪里都让人舒心。” 当天晚上,颜松月带着自己的孩子回到了容王府。 刚进了容王府正厅。 荣容王妃劈头盖脸的扔过来许多的话,只不过是想让自己的女儿低头认错。 颜松月垂着眼眸,面色冷酷并没有开口。 旁边的楚颜宁假惺惺急忙解围。 “姑母,表妹在外面已经够辛苦的了,您让她多吃点饭……” 容王妃靠在座椅上,犹如一个冷酷无情的批判者,声音冷的能掉出冰碴。 “她在外面有什么可忙的?听说自甘堕落去做仵作,又替景澈的孩子翻案,你只不过是一个皇家郡主,又不是神仙,真正出身高贵的皇家郡主,从来不会做有辱身份的事情。” 目光如炬的看向景蓉,然后又说。 “你就是那个丢失四年的孩子吧,这四年的时间没有娘亲在身边教导,错过了最好的学习礼仪的时间和机会,你放心,如今进了容王府,看在你是从福珠肚子里掉下来一块肉的份儿上,本妃也不会让你受了委屈。” “听说你那父亲是个浪荡子,混迹在烟花柳巷,疏于对你的教导,你是不是连字都认不全?” 荣容王妃将景蓉看了一眼,施舍般的开了口。 “虽然有那样不堪的父亲,但你来到容王府,再请几个教养嬷嬷让你学学礼仪也是来得及。” 颜松月将自己的两个孩子搂在怀里,特别不客气的说。 “母妃,我不知道你这些日子是吃了什么东西,口气这么大,这孩子是从我肚子里生出来的,她流落在外的四年间受了多少苦,好不容易如今找回来了,她就得留在我身边,享受我对她的疼爱。” “你作为她的外祖母,不疼爱她也就罢了,别在这里说什么风凉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