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梦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秘梦小说 > 大唐:我真的不想当皇帝 > 第160章 节外生枝

第160章 节外生枝

武媚娘一听李治让她去完成这件几乎可以说得罪全天下朝臣的事儿。 心头就不由得一紧。 什么意思,李治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陛下,妾身愚钝,刚才陛下不是说先帝遗诏,领波斯人和黑衣大食人相互攻伐,为何又要扶持波斯人?” 这样和妾身的利益不符啊。 对于武媚娘来说,肯定要千方百计的改变李治的决定。 “哎,媚娘,此言差矣,如今波斯已经被灭国,黑衣大食岂不是一家独大,扶持波斯人就是帮助咱们大唐自己,朕意已决,这可是对我大唐千秋万代的好事。” 李治志得意满,如果武媚娘能够完成这项壮举,可以说是十足的加分项。 一旦波斯小王子在大唐的扶持下得以复国的话,在西方大唐就多了一个铁杆盟友。 并且在击败了黑衣大食的前提下,将大唐的国威名扬天下诸国。 武媚娘的名声岂不是名扬海外,足以帮助武媚娘威震四方,顺利登基的。 “臣妾谨遵圣旨。” 武媚娘郑重的给李治行了君臣大礼。 让李治误以为是武媚娘理解了他的苦心。 李治欣慰的笑了。 “如此就全依靠媚娘运筹帷幄,扬我大唐国威。” 看着李治满意的笑容,武媚娘尴尬的笑容下划过一丝阴狠,但是一闪而过,迅速地融入李治的笑声里。 “天后陛下,天皇陛下所谓的先帝遗诏谁见过?” 李治走后,李敬宗快步凑到武媚娘耳畔,提醒道。 “如果李爱卿都没有听说过的话,那么朝臣当中又会有谁知道此事?” 武媚娘喃喃自语,这件事事关重大。 如果一招棋错的话,对自己的打击太大了,皇后和皇帝不同,武媚娘没有失败的资本。 “李爱卿,去调查一下皇档,看看有没有备案圣旨。” 一般说来,皇帝每下一道圣旨,都会有备案的圣旨放入皇档之中,以备日后查阅。 “可是臣没有这个资格啊。” 李敬宗有些为难的说道。 这也不怪李敬宗,如果说随便一个大臣都有权力调查皇档的话,皇权何在? “无妨,喜公公。” 额? 李敬宗都没有想到,身为李治身边人的喜公公,居然也心甘情愿的替皇后娘娘办事。 看来皇后的能量不是一般的大,也更加的坚定了给武媚娘卖命的决心。 “老奴在。” 喜公公一脸谄媚的笑容里,听得出来他有多么的卑贱。 一看就知道此人有把柄捏在武媚娘的手中。 “先帝遗诏还请喜公公务必查出备档,此事事关重大,不容小觑。” 武媚娘郑重的警告喜公公,不管成与不成,都要结果。 “天后陛下放心,老奴甘愿效犬马之劳。” 说着喜公公迈着小碎步倒退着出去。 “李爱卿,告诉阿尔罕,大唐容不下他,而且还要杀他,让他自求多福。” 武媚娘斩钉截铁的说道。 “额,万万不可,这可是欺君之罪,万一被天皇陛下得知,后果不堪设想。” 李敬宗吓得额头冒汗,就像是蒸锅滚开了一样。 假传圣旨,还内心险恶的要让阿尔罕绝望自裁,真的是绝户计啊。 俗话说开弓没有回头箭,一旦这么做了,真的就没有退路可言。 而阿尔罕也只有死路一条,失去了最后的希望,复国无望,复仇无门,阿尔罕还有什么心情活下去。 一旦波斯小王子自杀,波斯国就彻底的沦为黑衣大食之地。 大唐也再无染指的可能。 “李爱卿,本宫还有退路吗?” 武媚娘长吁短叹着,如今是被李治逼得无路可走了。 身为大唐皇后,已经和黑衣大食媾和了秘密盟约,现在朝令夕改,置武媚娘的脸面于何地? 以后武媚娘在诸国还有什么信誉可言,这不是明摆着的阳谋吗? 你做也的做,不做也得做。 不做就是抗旨不遵,意图谋反,做那就是自寻死路,直接被李治给社会性死亡了。 所以武媚娘要绝地反击,唯一的出路就是牺牲掉波斯小王子。 因为只有阿尔罕才是盘活这盘棋的唯一子力。 阿尔罕活着,大唐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入住波斯腹地,小王子死了,武媚娘就能完成她的夙愿。 和黑衣大食达成契约,积攒属于她自己的力量,厚积薄发,达到最终追求权力顶峰的目标。 “臣明白,臣这就去做。” 李敬宗虽然额头布满了细密的汗珠,但是也深知他早已经和武媚娘是一条线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辱俱辱。 而在内务府,喜公公一个人偷偷摸摸的溜了进去。 一个人鬼鬼祟祟的打着灯笼,昏暗的烛火下,老眼也有些昏花,又担心被人发现了。 紧张之下,动作也有些变形。 结果呼啦一下,存档的各时期圣旨,一下子如同溃堤一样,散落了一地。 吓得喜公公赶紧的收拾起来。 “谁,谁在里面?” 听到有人询问,吓得喜公公连忙熄灭了灯笼,一个人躲在了暗格后面。 随后几个宫人走了进去。 喜公公屏住了呼吸,如果不是宫人粗心大意的话,很快就离开了,喜公公都快要憋死了。 等到安全之后,喜公公这才仓促的拾掇起来。 额? 是不是自己大意了? 喜公公内心紧张不已,因为在眼前归档的格子里,有一个是空的。 这也就意味着有一份圣旨不见了。 难道是陛下所说的先帝遗诏吗? 不对,喜公公好像想起来了,他一来的时候,那里就空着的。 难道是有人提前拿走了那份存档圣旨? 疑惑之下,喜公公连忙逃离了内务府。 毕竟喜公公是李治身边的人,不可能离开李治的时间太久。 “陛下。” 喜公公擦了擦脸上的汗渍,故作镇静的说道。 “嗯,喜公公,去哪儿了,朕有阵子没看到你了。” 李治此话一出,喜公公顿时汗如雨下。 早已经不知所措,还以为引起了李治的怀疑。 “呵呵,去把朕刚刚批阅的折子拿过来。” 看了看心神不宁的喜公公,李治皱了皱眉头。 “是,陛下。” 喜公公如蒙大赦,转到里间屋子,刚要收拾奏折,却看到一道泛黄的圣旨摆放在几案之上。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