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工程完工!洪水如约而至
王存明是真不敢忤逆武敏之的意思。 也只能照办了。 对于河堤加固,王存明并不能懂。 他只是知道。 自己已经往那边运输了很多的砂石。 足够加固河堤了。 所以一狠心。 直接命人,将已经采集好的砂石,全部运到武敏之的家中。 可万万没想到。 碎石才运走。 京兆府尹那边就派人来催了。 而且,还命人带了很多的麻袋过来。 来人对王存明说道,“太史局那边预测,五天内必定有洪水来袭,要抓紧时间了,你们这边将所有的砂石,全部都装入麻袋,送到河流加固还之地。” 王存明,“……” 好家伙。 这可来得真是时候啊。 周国公才将砂石运走,这边就来催促。 这不是要自己的老命吗? 可是剩下的碎石,根本就无法满足要求。 咋办? 还得去找周国公武敏之。 于是。 王存明让人先装填砂石,自己骑马入长安,找到武敏之。 直接说明来意,“国公爷,要不然这样吧,小的先将这批砂石,拿过去河堤加固,等过些日子,小的命人,单独给您做一批上好的石料?” “也不会耽误您的功夫,若是真耽搁了,小的赔偿您的损失!” 武敏之当即脸色一变,“姓王的,别给脸不要脸!你可知道,本公消息都放出去了,再过两天,我的朋友们,就会过来观看,你这时候把砂石运走,我的面子往哪搁?” 像武敏之这样的人。 没有什么比颜面更重要。 家中随便有点事情,都要在第一时间,请朋友们过来吃吃喝喝。 而请柬消息都已经放了出去。 现在若是反悔,若是言而无信。 日后在这个圈子里,很那混的。 王存明也是没有办法了啊,“国公爷,可若是石料不足够,河堤无法加固,怕是要出大事情啊!” 武敏之也不傻。 自然知道事情的严重性。 可就在此时。 他脑海中,忽然出现了一副画面。 之前在河堤加固现场。 他看到有人在麻袋中装了泥土,效果跟砂石的效果一样。 武敏之便说道,“河堤加固你不懂,我在现场看到,赵府尹命人往麻袋中装填泥土,效果跟砂石一样,我给你出个主意,你将泥土与砂石混合,送过去就行,没有人会发现的。” 王存明愕然。 这真行吗? 可是看武敏之一脸认真。 也不像是骗人。 再说了。 河堤加固,这得多大的事情。 即便是武敏之,即便是他国公爷,也不敢贸然开玩笑啊。 王存明只能拜谢,“多谢国公爷出谋划策。” 随即离开。 回到石料场照办。 石料不够。 就掺和了大量的泥土在里面。 送到了河堤加固的现场。 …… 这些日子。 赵佗一直都在河堤加固的现场。 他也着急啊。 太史局那边说,五天之内,必定有大水袭来。 这些天,他都是彻夜无眠,奋斗在一线。 倒是在百姓中,获得了一个不错的名声。 “好多年没有看到这样亲民的父母官了。” “是啊,赵大人吃住都跟我们在一起。” “你们不知道吧,赵大人本来就是寒门出生,最是知晓普通百姓的疾苦。” “这样的父母官,请务必再给我来一百个!” 主事的官员认真努力。 大家伙干活自然也卖力。 河堤加固。 终于在第五天之前完工。 赵佗站在河堤之上,看着越涨越高的洪水,感慨万千。 “太史局这些人,还真是有本事,说五天左右,就会有洪水来袭,还真是这样啊。” “我只能说,这是真的太优秀了!” 不过。 根据往年的经验,大的洪水,得明天才会经过这里。 赵佗对身后的百姓们说道,“风调雨顺,今年必定是个好的收成年份!” “今天夜里会很关键,请大家务必打起精神来!” 众人都是信心满满的予以回应。 实事干完了。 接下来。 赵佗必须返回长安城中,汇报工作啊。 将现场的工作交接之后。 赵佗骑马赶回长安城。 此时。 天空中下着大雨。 道路也变得泥泞不堪。 必须披着蓑衣,才能前进。 到了城门口。 开门的士兵,对赵佗竖起了大拇指。 “赵大人辛苦了!” “赵大人,您就是长安城的救星啊!” 与百姓们生活在一起,共进退。 终于完成了河堤加固。 所有的赞誉,都是他应得 的。 只是。 赵佗这人不简单。 他十分谦虚的说道,“本官只是奉皇后之命行事,真正有先见之明的,是皇后啊,她早就知道,这场洪水来了,会对长安城下游区域百姓的生命造成威胁,所以才提出了河堤加固!” “你们都不知道吧,这次河堤加固使用使用的石料,都是皇后的外甥,周国公武敏之提供的!” 不敢贪功。 也不能贪功。 在人前,一定要多说武皇后和武敏之的好话。 不用担心,这些话一定会传到他们的耳中。 入城之后。 赵佗直奔东宫而去。 因为太子继续监国。 所以白天大部分时间,武媚娘都要垂帘听政。 到了东宫。 赵佗很顺利的见到了武媚娘。 “皇后,河堤加固已经暗示完工。” “根据太史局的推测,明天洪水到来,我大唐长安无忧!” 武媚娘连连笑道,“好好好,你这次做的很好,河堤加固虽然年年都做,但这是福泽万代的善举,赵大人你做得很好!” 其实。 武媚娘也是担心的。 自从太子监国,被延续了五个月后。 她垂帘听政。 饱受争议。 朝中大臣私下都说,自己有“吕后”之姿。 后宫干政,祸害无穷。 而河堤加固。 正好是她垂帘听政后的第一件事。 这若是做不好的话。 只怕朝中的声音会更加难听。 “对了,本宫听闻周国公也跟你在河堤加固的工程现场,他的表现如何?” 赵佗心中一喜! 这样的问题,向来都是送分题。 很明显。 武媚娘是希望,自己在众臣面前,好好夸一番武敏之啊。 名表了这点,接下来说话就不会卡克。 赵佗拜首道,“幸亏有周国公在场帮助,否者工期不可能这么快就完成,是周国公从中协助,调配资源,河堤加固的石料才能如约供应啊!” 赵佗足足花了一盏茶的功夫。 见周国公是如何协助完成河堤加固工程的事情,说了一遍。 群臣们都看得出来。 武媚娘之所以给赵佗这么长时间说话。 是在故意抬周国公武敏之。 所以,也都不敢打断。 听到最后,武媚娘笑靥如花,“好好好,大唐男儿就该如此,对了,周国公人现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