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绝对话事权
司徒烨可以拒绝任何人,甚至将太后拒之门外;但是,有一个人,他却不得不破禁。 “陛下?”司徒烨适时露出诧异的神情,“你请进。” 苏潼挑了挑眉,没想到皇帝也跑出宫来看赛龙舟。 来之前,居然连司徒烨都不知道;还真是够低调的。 “一年一度的龙舟节,朕也该看看。”皇帝踏着虎步走进包厢。 看见苏潼也在,面上露了两分诧异:“没想到你也在这。” “看来刚才太后在外面说那些话,不是无的放矢。” 皇帝说着,在圆桌的中间坐了下来。 “大家都坐吧,别站着了。”皇帝道,“出门在外,不讲那些虚礼。” 司徒烨与齐子砚道了声是,之后自然而然在皇帝左右两侧坐下。 苏潼:“……” 你们两尊保护神倒是懂得占据有利位置,怎么就没人想起一下我? 这个包厢面积不大,圆桌也是小桌子。 除去已经坐了人的三张凳子,只剩皇帝对面的凳子还没有人。 苏潼想了想,毫不客气地坐了下去。 皇帝与司徒烨齐子砚三人齐齐愕然。 谁也没想到苏潼会在皇帝对面坐下来。 他们都下意识认为苏潼会站立一旁。 却又都忘了苏潼从来不是畏首畏尾的人。 从她平日的言行便深知,苏潼对皇权并没有这时代的人该有的敬畏。 她对皇权更多的是轻漫与不在乎。 仿佛生死对于她来说,就跟吃饭睡觉一样简单的事。 皇帝盯着她看了一眼,意味不明地笑了起来:“不愧是朕亲封的舞阳县主。胆子就是比一般人大。” 苏潼甜甜道:“陛下,刚才是你说的,让大家别拘泥于虚礼的形式;该坐就坐。” 皇帝:“……” 他本来出宫是散心的。 近日政事扰,新政推行不利,他心里觉得烦堵得慌。想着今天龙舟节,才特意出来散散心,消遣一下时日;冲淡一下烦闷的心情。 但是现在,看着大大咧咧的苏潼。 他眼睛转了转,沉吟间,忽然有个主意。 “舞阳县主素来有些鬼主意,今日朕有个问题要考较一下你。” “若是答得好,朕重重有赏。” 苏潼眉心一跳:“要是答得不好呢?” 皇帝笑眯眯朝窗外望了望:“答得不好,朕说不得要请你下去内河一日游。” 苏潼:“……” 她就来看个龙舟赛而已,她招谁惹谁了? 皇帝心情不好,也不能把怒气发泄到她身上吧。 说起来,都怪司徒烨与齐子砚这两尊不靠谱的大佛。 要不是他们抢占了座位,她又怎么会坐在皇帝对面? 不坐皇帝对面,皇帝又怎么会第一时间看她不顺眼? 看吧。 龙舟赛还没开始,皇帝就要先针对她了。 “陛下,你说的重赏是什么?我还不知道呢。” “你作为赏罚分明的明君,不能让我糊里糊涂的吧?” 皇帝微愣。随后大笑:“果然不愧是舞阳县主。” 别人哪来的胆子敢当面质疑他。 “那好,你跟朕说说,你想要什么赏赐?” 苏潼眼珠灵动地转了转,一看就狡黠无比。她默了默,笑盈盈道:“陛下,要是我答得好。就向你求一个恩典。” “封我为郡主,或者升到正四品官职。” 她要冒下内河一日游的风险,皇帝总得拿出足够的诚意来。 皇帝哼了哼:“你还真敢提。” “陛下,你是明君,我才不敢有丝毫隐瞒。” “我就是想要这二者之一的赏赐,你看行吗?” 皇帝点了点头:“好,朕答应。” 又掠了眼司徒烨与齐子砚,敛了笑,沉下脸故意吓唬她:“但你也得做好答得令朕不满意的打算,内河一日游不是说笑的。” 苏潼:“我明白。天子无戏言嘛。” 皇帝:“届时,不许任何人给你求情。” 苏潼:“……” 先把她后路给断了,这是担心她藏拙不肯尽力? “陛下,你要说的是什么问题?” 皇帝沉吟片刻,缓缓开口:“铜比银贵。甚至,铜多有造假,掺铅或者锡;新政难以施行,这样的情况,该如何改善?” 这哪是一个问题? 苏潼心里无奈,想了一下,才道:“陛下说的铜比银贵,是两者兑换的时候,比率有问题对吧?” 皇帝:“不错。正常情况,一两银子可兑换一千文铜钱。但是到交税的时候,百姓却需用更多的铜钱才能兑换到一两银子。” “比如,需要一千二百或者一千三百,甚至更多。” “无形中,百姓手里的银钱就变少了。” “市面流通的铜钱也因此越来越少。铜钱造假的现象,反过来就越来越严重。” “朕每每推行新政想改变这种状况,却屡屡遭大臣反对,难以施行下去。” 说到这里,皇帝的眉头拧了起来。 这块弊病一直搁在他心里许久了。 他思来想去也不得其法,也不知苏潼能不能给他提出独特的见解。 “陛下,”苏潼缓缓道,“新政难以施行的根本原因,其实是因为陛下想减轻百姓负担。也等于间接削减那些官员的利益,他们当然不会答应。” 皇帝眉心一跳,眼睛漏了些许微光:“这话怎么说?” “陛下,现下朝庭的选官制,一直都是实行世禄世卿的世袭制与地方察举的模式。” “这就造成一种现象,朝庭的官员里面,上品无寒士,下品无士族。” “各种政策的话事权,其实绝大部分等于牢牢集中在这些士族手里。” “无论是开矿、铸钱、造币;还是兑换铜银,征收赋税;凡此种种等于都掌握在他们手里,这也就造成大部分的相关利益就是他们的切身利益。” “陛下想从他们口袋里再把银子掏出来,当然不容易。” “为免自己口袋里的银子变少,他们当然会抱团阻挠陛下施行新政。” 皇帝皱着眉头,眼里精光闪烁:“那这种局面该如何打破?” 苏潼想了想,道:“想要打破这种局面;首先就要彻底打破他们抱团的可能。” “他们抱团,是因为能够当上上品官员的,都是与他们利益休戚相关的人员互相推荐,才当上官。” “只有彻底打破这种官员谋政的垄断,才能切断他们的利益链。” “陛下,他们为什么能一致团结对抗新政?而且屡屡奏效?” “是因为他们占着座师的名份,从大义上牢牢把控着对朝庭的话事权。” “陛下首先要做的,就是把师的名份抢过来;改变目前选官制度,让所有官员以后都成为天子门生,除了陛下,他们再不能依附任何士族或官员。” 皇帝浑身的血液似乎都沸腾起来。 他真没想到,这一趟出宫散心,还能解决他郁结多时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