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梦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秘梦小说 > 锦鲤娇厨:在古代遇见心软的神 > 第229章 君王不动心

第229章 君王不动心

大殿很大,夜间只点了两盏灯,昏暗看不清四周,李文花以为只有自己和几个太监在。 直到裴渊明开口请罪:“请陛下恕罪,内子无知。” 李文花猛一抬头,才瞧见前面立的不是小公公,是裴渊明,除此之外还有相王、沈夏。 他们都在黑暗的笼罩下,神色斑驳不清。 裴渊明提醒:“低头。” 李文花赶紧低下头去,不能直视天颜。 皇帝说:“朕听说你在突厥被奉为花神。” 李文花一想,这一定是沈夏说的,他目的为何? 她一板一眼地回答:“是,因为名字里有个花字,且能在突厥耕种,就被民众给神化了。” 皇帝转了转手腕上的黑玛瑙串珠,问:“你有这样的本事,可是神灵传于你的?” 李文花来的路上一直在想,皇帝为什么召见她。 裴渊明出事了? 这个念头出现两秒就消失了,裴渊明如果出事了,根本轮不着她被召见,夫妻两个收拾收拾一同共赴黄泉路还差不多。 所以她只能认为,皇帝是想从她这儿得知耕种的信息,来扩大国家的农业产业。 结果万万没想到,皇帝问的是鬼神。 皇帝:“你迟疑在想什么?” 已经快到半夜,她脑子不大灵便,脱口而出:“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话一出口,李文花后悔的恨不得将心肝脾肺肾都呕出来,扪心自问,出门是不是没带脑子? 她刚才在干什么?挑衅一个国家的最高权利人?是嫌命长?还是嫌裴渊明的仕途太顺利? 皇帝换了个姿势坐着,说:“你还懂诗词呀。” 李文花叩首脑袋,贴着地面冰凉一片,让人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回答道:“不懂,只认识几个字,瞎看瞎说,在陛下跟前露怯了,还请陛下恕罪。” 皇帝说:“说的挺好,你比裴渊明强一些,不算那么无趣,朕问他谁可为工部尚书,他也答不上来,满朝文武推荐了谁,他就说谁。” 裴渊明道:“陛下恕罪,臣见识低下,就像矮人看戏似的,什么也没看见,对戏的好坏心中没有定数,只是随声附和罢了。” 皇帝不理他:“李文花是吗?别害怕,上来,让朕看看你。” 李文花自问算不得花容月貌,也不怕让皇帝看,起身抬头挺胸的上了台阶,余光瞥见了裴渊明,安心了不少。 孙有德拿来了垫子,心想,这位裴夫人怕是有大造化了,也就公主皇子能在陛下的桌前坐下,王公显贵都没这个福分。 她跪坐在了桌案侧,余光扫过皇帝,那是个清瘦的老人,脸尖尖的,身着银白色的如意纹样服饰,不像皇帝,像个文人雅士。 “你可以大大方方的看朕。”皇帝如此说。 李文花就真的直视龙颜,心想,这位陛下年轻的时候也是一位清雅的俊秀男子,难怪会是婆婆的初恋。 皇帝问:“可看出朕是否大限将至?” 只听着齐刷刷的膝盖触地声。 相王说:“父皇真龙天子,千秋万岁。” 皇帝倦怠的闭了闭眼,“不用你们说,朕让她说。” 李文花如实说:“我不会断面相。” 皇帝若有所思:“沈夏有个师弟擅长断面相,可惜那个孩子让他师尊放走了。” 那个孩子是指沈丘。 沈夏尖尖的嗓音透着不怀好意:“好像已经死了。” 李文花和裴渊明心头一紧。 皇帝也没多纠缠沈丘这个人,叹了口气,喃喃自语:“这么好的一颗头颅,将来会归谁所有。” 李文花觉得他有病。 底下的人齐齐的磕头,说着请陛下保重之类的话。 皇帝问:“你怎么不说话?” 李文花:“您说这话我没法接。” 皇帝笑了笑:“随便说说,你会恭维人吗?” 李文花迟疑着摇头:“会说两句,但不太擅长。” 皇帝道:“那就是个会实话实说的,给朕说说,突厥耕种的器物真的是你做的吗?” 李文花不知道裴渊明是怎么说的,便如实说:“是裴渊明做的,但的确是我画的图纸。” 皇帝疑惑:“你个小女人怎么做得出来?” 李文花皱了皱眉:“女人怎么了?女人有多少不如男人的地方,就有多少优于男人的地方。” 苏有德捏着嗓子轻呵:“裴夫人,放肆了!” 裴渊明再次请罪:“请陛下恕罪,内子无知。” 皇帝抬了抬手示意没事,说:“朕没见哪个后宫女子有你这样优越先进的才学知识。” 李文花说:“我也没见过哪个市井乞丐有胜于陛下朝臣的学识。” 皇帝被逗的一笑,道:“你说的有道理,女人不能一概而论,女子与女子也是不同的,你见过裴渊明的母亲吗?” 李文花想,岂止见过,她还给我讲过你们之间的情史。但裴渊明就在底下听着,皇帝这么问,直接谈人母亲,好尴尬呀。 “见过婆婆,她人很好。” “她武功很好,为什么没有离开剑城?” 李文花始终不愿意回忆剑城,回忆起来就是一身伤,伤自己,也伤裴渊明,但陛下问话必须要回答,语气不由得沉重起来:“当日剑城城破,婆婆本可以与我一起逃离,但满城都是爆炸声,官员殉城,百姓惨死,她像个困兽之斗的野兽般迎敌。城门一关,她死前是个什么模样我也不清楚了,只记得那一日梨花落了。后来裴大人打回了剑城,我回去看了一眼,房屋坍塌大半,地上是洗不去的血水,看不出昔日的繁华了,到处都是残垣断壁,宛若一座死城。” 裴渊明缓缓地闭上了眼睛。 皇帝回忆着年轻的往事,轻声说:“朕年轻时,跌跌撞撞误入剑城,城墙那么高,良人那么美,还以为剑城就是朕的整个世界了。结果当年的城毁了,当年的人没了,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苏有德劝道:“陛下保重龙体,切勿思念故人过度。” 裴渊明在黑暗里无声地讽刺一笑。 李文花沉默不语,心底想起了一首诗,当时更有军中死,自是君王不动心。 想那唐军节节败退,安禄山“径截辎重,横攻士卒”,官军则“都尉新降,将军覆没。尸填巨港之岸,血满长城之窟。” 这一切李隆基想过了吗? 他不想“尸骸遍野”,“骨暴沙砾”的阵亡将士们,只想那杨玉环死了。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