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赚钱如便秘,花钱如窜稀
掌柜半晌才出来,拿了她的银饰扫了一眼,点头。 “五千文!” 吴静安被气笑了。 她跟着奶奶捡破烂儿的,对于这种低买高卖的东西,门儿清。 掌柜刚见到银饰,脸上那一闪而逝的激动她可看得清清楚楚。 之后,掌柜随手扔东西的时候,下意识低了低手腕,并不敢用大力气。 证明这东西还不错。 她随手把银饰拿了回来,往旁边陈三娘的头上一戴。 “才五千文!干脆也别当了,给你留着玩儿吧。” 陈三娘战战兢兢,想摘又不敢摘,只能软着腿跟吴静安出门。 但她眼神却悄悄地看着婆婆。 她怎么觉得,婆婆越发奇怪了? 不但给白面,如今连家传的首饰都要给她? 他们才走了几步,身后的掌柜追了上来。 “这位嫂子,暂且留步。我刚刚好像看岔了,这首饰是不大,但上面的花型挺好看的。不如我再给你加五百文?” 陈三娘下意识地看向吴静安。 五千五百文,也就是五两半银子,已经很不少了! 吴静安强忍着心塞,摇头。 “不卖!” 不说钱太少,而且他一个胡子花白的糟老头子,管谁叫嫂子呢? 非但不卖,她还直接往当铺门口一坐。 但凡见有人过来当东西,她就拉着人聊天儿。 “小伙子,你要过来当东西啊?你这东西可不错,估计能值不少钱。不过,店家愿意给多少,可不一定!” “瞧瞧我这副头面,店家也就给我开价五两银子。可我相公当初买给我的时候,花了五十两银子呢!瞧瞧这玉,虽然小,可它绿啊!” “如果开价不高,你且等等,城东有个张员外,听说收东西价钱还高!咱到时候一起去试试?” “姑娘,你可是要当东西?我跟你说啊……” …… 这一来二去,那些当东西的人只是进去听听报价,就走了! 不当! 掌柜也发现了问题,急忙走出来,压低声音给吴静安最后定价。 “七两!不能再多了。而且,你必须现在走,再搅事儿的话,我们也不客气!” 一行有一行的规矩。 “老姐姐,你也不能让我们亏太多,不是吗?” 吴静安紧咬了牙根。 见鬼的老姐姐! 这掌柜都四五十岁了吧?胡子一大把,可她这具身体就算当了奶奶,今年也才三十五! “既然你叫了一声老姐姐,那我也就让一步,六两银子?” 六两和七两,差一两,能买不少粮食呢! 掌柜惊疑不定。 “你……” 见过要多的,没见过要少的。 “报账该怎么报怎么报,可我只要六两!” 让利? 掌柜一愣,缓缓地笑了。 “老姐姐是个爽快人,我也不能让你吃太大的亏。六两银子五百文,怎么样?” 吴静安笑着点了点头,先去当铺把银首饰当了,而且把那六两银子换了一半的铜板。 她带着陈三娘找到几个在巷子里面等着她的人。 “实不相瞒,刚刚我都是骗你们的。要收东西的人是我!你们说说刚刚那掌柜给你们报什么价,如果可以的话,我比他多出点儿。” 她也没诓骗,实事求是。 “东西好了我就收,东西不好就算了!而且有一说一,我买来是要赚差价。如果你们觉得吃亏上当,那咱就不提了!” 最后,只有两个人留了下来。 一个人手里面拿了个镶着银边的玉锁,掌柜报价三两,吴静安给了四两。 另外一个是小孩儿,像是个小乞丐,穿着破破烂烂的,也不爱说话,手里面捧着一个玉佩。 只看了一眼,吴静安就瞪大了眼睛。 羊脂白玉? 她接过来,又是一愣,还是暖玉?这东西…… “这是偷来的?” 男孩摇头。 “你家人给的?” 男孩儿点头。 “你家还有谁?” 摇头。 “这个玉佩,我不能收。虽然不知道你家里面出了什么事情,但应该也是传家宝吧?” 她想了想,把玉佩重新塞了回去,又给他塞了几个铜板。 “东西不要随便给人看到。这年头大家都不好过,这铜板你拿着,多的我也承担不了了。” 她狠了狠心,给了之后,抬步就往当铺走。 掌柜见她回来,惊讶至极。 不过,见她手里拿着那个玉锁,马上明白过来。 最后,一个玉锁,当了七两,吴静安心领神会给掌柜回了五百文。 这买来卖去,多了二两又五百文。 陈三娘说话都不利索了。 “娘,要是每天……” 话才开口,吴静安就瞪了她一眼。 “想什么美事儿呢?还每天,我今天但凡多做点儿,说不定就被人发现给抓了!” 真以为人当铺老板是傻子?不会告官? 陈三娘脸色一白,又想跪了。 吴静安有点儿头疼。 这媳妇儿性格是好,可这动不动就跪,是哪儿来的毛病? 她拧紧了眉头。 “以后不准给我跪!再让我见到你动不动就要下跪,我让张承志休了你。” 陈三娘双腿又弯了弯,随后急忙站直了身体。 “娘,我不跪!不跪了!” 吴静安拿到了钱,转头就去换了粮。 正是荒年,粮价高得离谱。 一斗新米八百文,陈米也都五百五了。 陈三娘倒吸一口冷气。 “怎么这么贵?前两天的新米才六百五十文。他们莫不是在骗我们?” 吴静安摇了摇头,买了六斗米。 四斗新米,两斗陈米。 一斗米也就十二斤半,六斗也不多。 说是陈米,可并不是大家想象当中的陈米,多是碎米,不太干净,还夹杂着些许小石子之类的东西。 如今蝗灾刚现雏形,粮价未来必然会更高,手里有钱就先多买点儿。 一共花了四千三百文,也就是四两又三百铜钱。 剩下的钱还得留着备用。 陈三娘看了吴静安一眼,也不敢说话,但眼底满是欢喜。 娘还记得给他们弄点儿陈米吃。 粮食都买好了,吴静安又去买鸡。 正值荒年,鸡价并不高。 往日卖七十八十文,如今才五十五文钱。 鸡不太胖,一个个饿得干瘪瘦弱,连几两肉都没。 吴静安一口气挑了一只公鸡,七只下蛋母鸡,讨价还价一番之后,一共花了400文。 陈三娘站在旁边,压着声音小声劝说。 “娘,这鸡带回去,咱也没办法喂啊?粮食那么贵,地里又没草……” 吴静安扫了她一眼。 “我是婆婆,你是婆婆?哪儿来那么多话?” 这样一来二去,手里面的铜钱还剩下不少。 如今是荒年,倒是也有了不少好处,除了粮食之外的东西,价钱都不高。 她一口气扯了不少耐穿的布料,看得陈三娘眼睛直抽抽。 婆婆确实变了,可那花钱如流水啊! 那么多钱,这眼看着就不剩多少了! 可她不敢再劝了,也不知咋回事,如今婆婆的眼神像是刀子,扫一眼她都直发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