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到京都
夫子呆愣片刻。 紧接着,连连说着不可。 钱诚已经抱住他大腿蹭着,完全不打算放过他。 钱老爷则像是找到什么好点子一般。 恨不得现在就将这件事定下来。 “夫子,您品性高洁,愿意带我家小子一程,那是我们家八辈子修来的福气。还请您帮帮忙,好好教育教育我家的小子。” 他虽然知道钱老爷处事大方,却没想到能大方成这样。 连自己的亲儿子,都能放心的交到陌生人手上。 他认真的解释道:“我此番回家,也是为了处理家中事务。并不能,安置好小公子。” 钱老爷毫不在乎的说道:“先生的品性,我还是信得过的。他跟着你,已经是为您添乱。您就是一时顾不上,也没什么。” 在这之后,钱老爷又是送钱,又是送马车。 马车和钱到位之后,他就将自己儿子塞到里面。 盛情难却,夫子只好答应下来。 夫子之所以跑这么远,自然是因为他缺钱。 要是不缺钱,在家中做做文章,安享晚年,岂不是美哉? 启程之前,钱老爷特地备下一桌酒席。 名曰,拜师宴。 钱诚有些忐忑的端着酒杯送上前。 夫子看了钱诚一眼,又看着旁边看天看地,就是不敢看他的钱老爷。 微笑着接下了这杯酒。 “从今以后,你就是我徒弟了。” 他也没什么能送的,就送给他一套文房四宝。 钱诚虽然不是很喜欢,但还是收了下来。 长者赐不可辞。 更何况,这是他以后待之为父的夫子送给他的,自然该如珍如宝的收起来。 钱老爷或许觉得这样实在为难人。 于是,连忙劝酒。 夫子拒绝。 “虽说是水酒,不醉人。但明日启程,不方便纵情享乐。” 听见这话,钱夫人脸色微变。 回到房里,那是直接生气,完全不给钱,老爷面子。 “我这么好的儿子,这么小的年纪,就叫你送了出去。你们负责人是有什么深仇大恨,就不能将他多留几年吗?” 钱老爷软声哄着。 “咱家的小子,你也清楚。那就是个混世魔王。还不容易,学了点好,我还不赶快将人家夫子绑在咱家这艘船上。这些年,我也请了那么多夫子,你看有几个说话他听的?” 钱夫人不满的说道:“道理我都明白。只是…儿行千里母担忧。古语有言,父母在不远游。这么大点的孩子就放出去,你叫我这做母亲的,如何放心?” 钱老爷叹了口气。 “我又哪里能放心?咱家这孩子向来能闯祸,万一真给我惹出什么事端来,回头还不是叫我来收拾。” “那你…” “可他必须要走!”钱老爷掷地有声的说道:“为了这小子,咱家从府城搬到这山沟沟,现在叫孩子出去历练两年怎么了?只要他能学好,将来就是没出息,我都养着他!” 他扳过钱夫人的身子,认真的说道:“可他现在有出息了!那金光大道都给他铺好,只等着他上去踩一踩。你这做娘亲的,哪里舍得阻碍他?就真的要他窝在家里一辈子?” 钱夫人当然不想。 她叹了口气说道:“我还是给他收拾收拾行李,叫她以后的日子过的好一些。” 在钱夫人的收拾下,仅钱诚一人的行李,就足有三车。 哪怕是这样,她都嫌塞得不够多。 拼了命的往里面加上一些。 为了叫儿子在外面过得好,甚至还将加中用惯的厨娘给他带上, 第二天,原本只有夫子和钱诚,最多加上马夫的队伍。 最后,足足扩展到十人。 厨娘一个,小厮两个,看家护院的足有四个。 就算这,她还不满意。 钱老爷冲着夫子歉意的一笑,“拙荆未曾出过远门,不好叫您笑话。” 夫子爽朗的说道:“慈母之心,哪里叫人耻笑?” 他特地将钱诚拉过来,冲着众人拜别。 他们走得慢,显然是赶不上李湘莲。 于是,钱诚水深火热的日子终于到来了! 他之前只想着去找自己的小伙伴,如今终于反应过来,他可是要陪夫子走一路。 这一路上,夫子可是绝对不会放过他的! 他崩溃的大哭,只想现在回家,再也不出门。 伙伴没了就没了,夫子走了就走了。 但叫他深受夫子的折磨,可真是太惨无人道了! 休息的时候,钱诚看着一旁的枯草,怔怔的想到。 夫子冲他一招手,他立刻跑了过来。 服侍着夫子洗漱,做的驾轻就熟。 家中派来的两个小厮,最后成了摆设。 夫子行事向来自己动手,身为徒弟,总不好叫小厮伺候他,却找夫子自己动手吧。 于是,他就自己做了起来。 夫子留得功课,也不是很多。 不过是叫他背过大学,论语。 只是他身边没了小伙伴,顿时觉得做什么都没有动力。 也不知道大宝小宝在做什么,有没有想他? 他可是很想念那两个人呢! 钱诚看着手上的论语,一脸泪的想。 要是他们两个在,那这些书难道没有那么难看了! 大宝小宝当然不想他啊! 两个人玩的乐不思蜀,带着陪在身边的两个书童,都快乐的不行。 还是李湘莲看着实在不行,再这么下去,恐怕四个孩子心都给玩野了。 以后,还怎么将人送去书院! 他们在路上慢悠悠的走着。 李直身上的伤,叫她翻遍医术给治好。 就连脸上的伤疤,她都找了树妖。 这可是她的人,叫别人知道她买个逃奴,还以为她怎么样呢! 李直原是不想费这个事。 他一个大男人,毁容就毁容嘛。 反正他又不靠脸吃饭。 但他拗不过李湘莲,最后还是乖乖缠了五天的纱布。 揭开纱布的那一刻,可真是叫人经验。 平心而论,李直长的并不差。 棱角分明,颇具男子气概。 偏偏他脸上有那么一块伤疤,完全将他的美感给破坏了。 如今,李湘莲费力将人治好,看着他的面容,陷入了沉思。 这么好看的一张脸,叫人去种地浪费了。 若是这个时代开放一些,女子也能去找面首,恐怕会成为她的摇钱树。 李直不知道她是这样想的。 只觉得浑身起了一阵鸡皮疙瘩,总觉得她在想些不好的事。 李湘莲及时止住脑海中那些乱七八糟的思想。 她雇来的两个护院,见到这药的疗效如此之好,还向她买了一些。 “你来过这里,去租个房子吧。这么多人,恐怕需要一个二进的院子,才能装得下。” 李直在心中盘算着。 “那倒不用!你无非是来要封赏,待也待不了几天,没必要费这个劲。” 她看了一眼李三全。 有这个人在,就绝对不是只住几天的事。 京都啊,近在眼前。 大宝小宝虽然惊讶,但都捂住自己的嘴,不叫自己发出没见识的声响。 你看那城门,可真是有气势。 怕是要上百人才能拉动吧! 两个孩子叽叽喳喳的讨论着。 李湘莲却一眼看到,那城门上还有攻城的痕迹。 这座都城,也是经历过不少次战争,才有今日繁荣的样子吧! 他们交过文书,就带着众人进了城。 最后,还是租了一处院子。 京城的物价是真的贵。 一处上好的厢房,居然要500文。 同样的钱,在他们县城,却可以住五间。 她又看了身后这一大家子,心疼起自己的钱包来。 找中人看了许久,挑的她眼都花了。 终于,她拍棺盖板,租下最靠近书院的一处房子。 他们这里,距离书院不过隔着两条街。 这几日,总不能耽误了两个孩子的功课。 当然是要找一处书院,叫他们借读几日。 只是,不知这其中如何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