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丢了
她将粮食丢在地上。 卸下全身的负累,总算浑身一身轻。 两个孩子想跟过来,李湘莲招手,给了钱,叫他们去买些吃的。 两个孩子一大早就跟着爬起来,如今累不说,更是饿的肚子咕咕直叫。 身旁的大嘴巴对她说道:“我看你这丫头,什么都好,就是不会过日子。这城里的东西多贵啊!怎么不在家做好,非要到这里来买。” 李湘莲笑着解释道:“我今天起的晚,没来得及给两个小家伙做饭。跟着走了这一路,如今确实累了。又累又饿的,还要在这县城待一天,别把孩子给饿出病来。” “你说说,叫他们在家里多好!”大嘴巴撇嘴说道:“偏你心大,做什么不好,要叫他们跟着来。这城里这么多人,真要是被拍花子的拍走,可有你哭的!” 这话说的很是。 但众目睽睽,怎会有人,敢冒这种风险? 她笃定,这种时候,总会有人愿意冒天下之大不韪,当着这许多人的面,拍花子呢? 可被人这样一劝,她在心中长了个心眼。 两个孩子年纪还小,他们考虑不到的,自然需要她这个当姐姐的来考虑。 她招手,将两个孩子叫了回来,叫他们老实的跟在她身旁。 “否则的话,那拍花子的将你们拐走,回头可叫我去哪找你们?” 李湘莲详细讲述了,那些畜牲,是怎么对待拐走的孩子。 只将两个人吓得一哆嗦。 明明身边有这样多的人,却不敢乱动。 这样,她才放下心来。 两个孩子心里有数便好,就怕两个孩子以仗着她这个姐姐,天不怕地不怕的,最后再被人拍走。 那可就叫天不应,叫地不灵! 说起来,今天很是热闹。 李湘莲看着周围的人群,心中不由得焦虑起来。 什么时候能轮到她啊? 大宝小宝跟着村民,坐在一起。 只有他们两个孩子,自然是觉得无聊。 闲来无事,村民们便逗弄起他们两个来。 给这个背个诗,为那个说笑话,反正他们两个不得闲。 李湘莲叫他们二人在这边好好待着,不要乱跑。 她排在队伍中,只觉得眼前的队伍无限的长。 怎么还没轮到她? 她在心中不由得想到。 终于,长长的队伍到了底。 她连忙交了粮。 那取粮的衙役,拿着量斗,提起一斗,只有人记下“一斗”。 数到最后,李湘莲居然还差了人家一斗! 这怎么可能? 她明明多数了200斤放进去,只有多没有少。 那衙役不耐烦的说道:“你这税粮还叫不叫了?知道自己要交粮,怎么不多准备一些?出现这种事,我到底是算你交了还是没交?” 李湘莲心下愤怒。 明明不是她的错,是这些人中饱私囊,怎么最后要她来承担结果? 她要与人争辩。 身后的村民连忙催促道:“阿莲,你倒是快些!这么多人还在后面等着呢,你这耽误的是大家的功夫。” 李湘莲无奈,向村长借了一斗。 但今天这事,没这么容易完! 轮到村长的时候,他也是心惊胆战。 今年的税粮肯定有猫腻。 但那又怎样? 民不与官斗。 他们不过是升斗小民,怎么与人家斗得起? 李湘莲也没想过,他们居然真的就吃下了这个闷亏。 遇到不平之事,怎能如此屈服他们? 如此一来,岂不是在助长他们的嚣张气焰! 农民已经如此凄惨,为何还要受他们的威胁? 李湘莲心中憋着一把火。 这件事,她是一定要问个明白的。 但是,她交完粮之后,发现她家的两个孩子没了! 大宝小宝,那两个机灵孩子,在众目睽睽之下李湘莲,不见了! 谁能想到,会是这样? 李湘莲赶忙去找村人询问。 她不是叫两个孩子跟着他们吗? 两个孩子一向听话,怎么会突然离开? 面对李湘莲的质问,那人面色不虞地说:“你自家的孩子,自己都不知道看,和我又有什么关系?我跟你说,你可不要赖上我。这么多人呢,谁没看到我是怎么做的?” 孩子没了,他就却推卸责任。 李湘莲还没说什么,就被这一通话给堵了回来。 “我的两个弟弟,我知道他跟着你们,他们就一定不会乱跑。如果不是你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人怎么会不见?” 听见这话,那人还要纠缠。 跟在一旁,一起等着衙役来算粮的人,听见这话,当场就不愿意了。 “我还说呢,这要是自家孩子,怎么会叫孩子给你们买肉包吃!” 指责完他们,那人对着李湘莲说。 “姑娘,就是这两个臭不要脸的,指使两个孩子去买肉包。多大年纪的人了,连人孩子的钱都算计。这还口口声声说‘你们要是不去,我就将你卖了。’你听听,这话可是人说的?” 李湘莲冷眼注视着他们。 那两个弟弟,是她的弟弟,还轮不到别人来欺负。 这当着衙役的面,就有人敢做这种事? 可见是胆大包天! 李湘莲直接找了县令。 听闻此事,现在只觉得自己的脸被人在地上踩了两脚,还狠狠的捻了捻。 他的脸皮,算是彻底没了。 这样怎么行? 今天,就是不为两个孩子,不为他那些子民,只为他自己的脸面,这件事也不能这样算了! 县令斩钉截铁的命令道:“我不管你们动用什么手段,立刻将人给我找回来!” 高捕头经过上次的事,将养了一段时间,刚刚入职,就遇到了这种事。 他接下命令,封锁城门。 交税粮的日子,从来只有人进,少见人出。 城门口巡逻的官兵,从没见过有人携带孩子出城。 如此一来,就能判定两个孩子尚在城里。 与此同时,县衙接到的报案越来越多。 不只是两个孩子被偷,这前前后后已经有十几个孩子被人拐走。 这样大规模的拐卖案,一看就是有组织,有预谋的行动。 如果不能将他们一举击破,将来指不定出什么事。 李湘莲越想越觉得,这件事有蹊跷。 谁会在县衙门前,拐孩子呢? 县令带着人挨家挨户的搜查。 凡是他能想到的,他都找人查了个遍。 哪怕是如此,也没能将人翻出来。 那人难道还会地遁不成? 怎么会凭空消失? 李湘莲急得如同油锅里的蚂蚱,混乱且无措。 这县城,她算是来过许多次。 坐在县衙之中,她跟着一同等消息。 她努力叫自己冷静下来。 两个孩子不会凭空飞走。被她这么一下,更加会注意陌生人。 难道真的有只闻一下,就叫人乖乖跟着离开的迷药? 不可能。 这又不是现代。 再者,就是现代也没有这么神奇的迷药。 李湘莲不断的推翻自己的猜测。 又不断的提出新的猜测。 两个孩子很是机灵,跑不了难道还不会喊; 除非这人他们认识。 或者,这人可以如此轻易的取得别人的信任。 但,又是什么人,能取得如此多孩子的信任? 李湘莲百思不得其解。 事情陷入了僵局。 县令将人关在城中,短时间还好,时间一长,就不好搞了。 县令派人把住城门。 居民聚在城门前,闹着要回家。 安抚众人,如今已经成了最大的难题。 他们只是来交个税粮,凭什么要被关在这里? 吃喝拉撒你管? 安抚已然是不成。 县令就叫人,在城门开了一个小口,检查来往的众人。 虽然缓慢,但至少看见了希望。 居民被安抚下来。 李湘莲看着一直离开的人,心中感到焦急。 如果,一直没找到,她的弟弟会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