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5-元日巳正,柳梦璃的归来
元熙三年,年节元日,巳正三刻。 整个京畿地区的百姓们,大多都在这时结束了相互的拜年传统。 这种走家串门式的年节风气,算是近些年才兴起的娱乐活动。 据说,似乎是当年的顾侯府少君带起来的。 那时候,顾紫真还不是大秦帝国的楚国公,顾府也不是声名远扬的国公府邸。 二十年前,年节的元日前夕,顾家的老家主突发急疾,病倒在了床榻之上。 由于顾老家主的病疾极为怪异,全京城最好的郎中弃至顾侯府,都没能搞清楚病因所在。 深夜赶来的宫中御医同样对此苦恼,竟是没能想出治愈顾老家主的办法。 那年,顾家姊妹除了幼女早年夭折外,其余几个小姐都还活着。 顾紫真作为家里的二女,刚娶了一位叶姓公子为夫。 整个顾家上下,一夜之间从二小姐娶亲的大喜,转而到了老家主病危的大悲。 若不是宫中的御医确实有些手段,暂且给顾老家主吊住了一口气,怕是顾家近来刚办的红事就变成了白事。 正在所有人都对此一筹莫展的时候,那位刚嫁进来没几天的叶氏,忽然提出了要冲冲喜试一试的建议。 尽管这样的提议,听上去根本没什么科学依据。 可在这个女尊世界之中,信仰上苍的众神,本就是人们的思想之一。 在叶氏的坚持下,顾家也就让他在明天的元日办一办喜事。 成了,自然极好。 不成,倒也正常。 姑且算是一种希望的尝试。 然而,让谁都没想到的是,第二日天还没亮,叶氏便带着一众老家主最看重的学生们过来拜年。 这种闻所未闻的‘冲喜’之事,可把顾家上下都给吓坏了。 顾家的几位小姐赶忙拦着,便是顾紫真这位娘子,都有些搞不懂她这位夫君大人究竟是想干什么。 但叶氏相当坚持,更是直接带着人闯进了老家主的房间。 随即,他让这些学生们一同跪在了老家主的床榻之前,说着一些拜年的吉祥话。 最后,竟是一块索要压岁钱。 老家主当时还病得迷迷糊糊的,耳边就听着她平日里最看重的学生们的声音,虚弱的睁了眼睛。 这一下看到这种场景,老家主是愣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 没来由地,老家主竟是心头一热,面色逐渐红润起来,下意识的开始吩咐,催促下人们赶快去准备给学生们的压岁钱。 站在旁边的几位小姐,包括顾紫真在内,当时都看傻了。 最终,老家主的病情,从那天开始就慢慢的变好了起来。 没人能清楚的说明白,那到底是怎么个原理。 可不论是叶氏后续的治疗,还是这场特殊的‘冲喜’起了作用。 这种别开生面的拜年方式,却是很快便传遍了大秦帝国的大江南北。 此后,每年的元日清晨,百姓们都会去邻里亲戚的家里拜年。 随着这种拜年传统的广泛传播,原本被百姓们用来祈求全家上下都疾病不染、健康美满的元日拜年,也被增添了更多的美好祝愿。 到得现在,今年的拜年环节,大多都来到了尾声。 京城的百姓们纷纷上街,对着熟悉或陌生的人们笑谈着新年到来的吉祥话。 柳梦璃就是在这个时候,来到了京城外的一处官道旁。 ... 巳正三刻十分。 顾府,正堂。 身着朝服的顾紫真,笑呵呵的坐在主位上。 在她的身前,一群年轻的学生们正在朝着她行跪拜大礼,一个个的上前拜年。 这个时代的师生关系,有别于顾长歌记忆中的老师与学生。 无论是大秦帝国,还是大夏帝国。 师生之间的规矩,向来都是极为严谨的。 华夏古代的天地君亲师,象征着封建思想的极致与压迫。 在这里,除了天地的浩瀚无穷,便是师恩与君权的平等。 最后,才是人的家庭。 大秦帝国的传道授业,便是一种高于亲情、平于君权的传承。 学生不仅要有对老师的感恩之情,对老师同样也有养老的责任。 一日为师,终身为母。 这句话,可不只是说说而已。 当然。 顾紫真不需要谁来为她养老。 但她收下的学生们,却是真正的拿她当半个娘亲看待。 所以,年节的跪拜大礼,才显得对顾紫真这位传道老师的敬重。 同样的,身为顾紫真的唯一公子,顾长歌自然也成为了诸位学生朝思暮想的小师弟。 毕竟顾紫真早年收学生的时候,顾长歌都还没出生。 如今最小的顾门弟子,年纪都超过了二十岁,已然在前两年的科举上,有着举人的功名。 顾长歌见到她们,叫一声‘师姐’是应当的事情。 不过,顾长歌长开了之后,便让许多年轻的顾门弟子们对他心有遐想了。 尽管顾门弟子们自认身份不够,不敢对这位小师弟抱有娶亲的想法。 可顾长歌的才气与美貌,却仍然会让许多正值弱冠之龄的顾门弟子们,对他生出了爱慕之意。 尤其是现在的顾长歌,简直就是变了一个人。 在顾门弟子们的眼里,以往的小师弟最多也就是让人目不转睛的偷看,足以称之为当世美男子。 但如今,顾长歌完全与半年多以前的俗世美貌,彻底划清了界限。 不仅俊美到了令人无法忘怀的地步。 从他身上散发出来的出尘气质,与男子天生的妩媚之姿,更是完美的结合到了一起。 只需一眼望去,便会让人不由自主的生出自惭形秽的感觉。 可他浑身上下的诱人气息,却又能轻易的勾起女人们内心深处的痒意与欲望。 倘若不是心中认定,他就是顾府的唯一公子。 顾门弟子们甚至都不敢说偶尔出现在众人面前的顾长歌,便是她们以往认识的小师弟。 只可惜,顾长歌仅是方才来了一趟,与她们匆匆见过一礼,便又匆匆的回了公子院落。 这让许多年轻有为、尚未娶夫的顾门弟子们,心中感到颇为遗憾。 等到一个个顾门弟子们行完了年节大礼,自然便有一名对小师弟无法忘怀的年轻学生,忍不住对顾紫真恭敬的问道: “老师,小师弟为何匆匆而来,方才又匆匆而去? 莫非,是我等不小心得罪了小师弟,让他心里不悦了?” 顾紫真闻言笑着摇了摇头,不由对顾长歌刚才对自己附耳轻声所说的那件事,感到有些新奇与好笑。 “倒是你误会了。 你们的小师弟,现在正忙着为即将发行的报纸做宣传呢。 对了,你们一会儿回去的时候,想来便能够看到了。” 如此说着,顾紫真不再提及这个话题,旋即说起了一些家常话。 顾门弟子们虽是心中疑惑,却也没有再多问关于小师弟的事情,免得自家老师不悦。 但即将发行的报纸... 这也能在年节时期做宣传吗? ... 公子院落。 府内所有孔武有力的仆从们,全部都来到了这里。 她们从院落外空手走来,搬着大箱子吃力而去。 待得女仆们将这些个大箱子,搬向通往府内后门的一辆辆马车内。 装满箱子的马车,便一辆接着一辆的走出巷道,朝着不同方向的京城街道而去。 而在房间之中,杨夭儿一脸好奇的看向书桌旁。 只见顾长歌正在书桌前奋笔疾书着,桌上是一个个类似于红包的大红包装。 上面的语句,是他这位大秦第一才子的亲笔。 趁着周旁的下人们都出去的片刻功夫,杨夭儿登时捉住了这个机会,问出了憋了许久的问题。 “顾哥哥,你这是在干什么呀?” 顾长歌停笔抬头,笑着看了杨夭儿一眼。 随即,他一边继续写着,一遍回应着小狐狸与生俱来的强烈求知欲。 “夭儿,你听说过微信吗?” 杨夭儿一脸的茫然。 “威...威芯?” 顾长歌不由笑了笑。 “是微信,声调都错了,听说过吗?” 杨夭儿茫然的摇了摇头。 “没有。” “原神呢?” “没有。” “肯德基呢?” “也没有。” 顾长歌又笑了起来。 “那你可真是个小笨蛋哟。” 杨夭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