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大势之下,革秦八法(上)
所谓改革,说白了就是变法。 顾长歌作为一个穿越者,清楚的知道华夏历史上的变法有多么艰难。 例如商鞅变法、王莽改制、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等等。 这些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其变法后的下场都让人不由唏嘘。 商鞅被车裂,王莽被推翻,王安石被贬斥病故、张居正家族被清算。 尽管他们的变法与改革确实为当时的朝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不可否认的是,做出这样评价的人其实都是后人,而不是当代的臣民。 人们都知道秦朝因商鞅而兴盛。 可实际上,商鞅被处死的时候竟是一片叫好声。 王莽、王安石、张居正的结局也没有多好。 要么命丧黄泉,要么留下骂名。 直到改朝换代后,后人才为他们平反污名。 但那都是这些名人死后多少年的事儿了。 他们的家族何在? 平反后的清名与赞誉说给谁听? 当年死不瞑目的不甘又如何安放? 这本身就是一件很荒诞的事情。 说来无奈,想来唏嘘。 所以,顾长歌绝对不想让自家老娘沦落到这种下场。 虽说他身为修行者,可以保证顾紫真变法失败后的人身安全。 可改革的失败对于他的娘亲来讲,会是一个多么沉痛又残酷的打击? 四步变法的第一步,便受到如此大的阻力,以至于愁白了顾紫真鬓角的发丝。 倘若让天下人的骂名放到这个一心为大秦民生的贤臣身上,得是一件多么残忍的事情? 更何况,这位全心全意为大秦帝国谋求未来的贤臣,还是他的亲娘! 顾长歌要是在这种情况下还坐视不理,那他可就真不是人了! 当然。 他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光站在旁边看热闹。 顾长歌初次听到那位女帝陛下准备与自家老娘在世家门阀们覆灭后要掀起一场席卷全国的大变法之时。 他就知道自己绝对不能置身事外,便早已在霁月阁中做了许多的打算。 即便顾长歌在政治方面还算是个菜鸟。 但他有别人没有的巨大优势啊! 纵观华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现代人谁不能说出个三四五六? 只要初中、高中学了历史这个科目的,就没有不知道该在变法面前如何处理的。 至少顾长歌的理论知识,在这个未曾经历过改革的大秦帝国面前,绝对是妥妥的神仙级别! 他随便抛出几个变法的条例,就足以让大秦朝臣们学一辈子。 至于实践方面,那就得看顾紫真带领的改革派给不给力了。 无论是什么事情,都需要动手去尝试。 或许顾长歌的改革建议,在这里并不适用于大秦帝国的方方面面。 可那也是改革派的大臣们亲身去尝试过后,才能得出的最终结论。 关键还是他提供出来的思路! 有了思路,也就算是有了开头! 如此一来,这场世家门阀们覆灭后的变法,便可以直接跳过万事开头难的困境,动身去做些脚踏实地的尝试。 顾长歌接下来准备与自家老娘交谈的,就是在这个女尊世界中显得极为珍贵的改革思路。 不过,首要的事情还是先陪好他的娘亲。 毕竟顾长歌此次入宫成为宫廷男官,算是他有记忆以来第一次离家这么久。 上次的宁城一旅,好歹也是月许时日就归家。 但他入宫到现在,却已经有好几个月的时间了。 夏末入宫,冬初归来。 时间向来不会管人们的期待,照样不差分毫的流逝着。 顾长歌还记得他刚穿越到这个女尊世界的时候,正好也是冬季。 只是那时是冬末春初,现在是秋过冬初。 不知不觉,他在这里也待了快一年的时间了。 以前不会有的归属感,如今早已变成了对于顾长歌来讲尤为珍贵的感情。 所以,顾紫真觉得许久不见自家儿子会挂念得紧,身为人子的顾长歌其实也一样心有牵挂。 他在正厅中陪着顾紫真说着些家长里短的话,过不多久又有下人将早已准备好的菜肴摆到内厅。 顾长歌便与自家老娘一同去用午膳,才发现顾府内的膳食也变成了新式的炒菜。 在用膳的时候,顾紫真还戏称她生了个千年难遇的大才子,竟然除了惊艳的文采之外,在工艺、厨艺方面竟也超然众人。 顾长歌闻言没有一点儿不好意思的点了点头,笑呵呵的回了句‘老娘你生的真好’。 身为职业级文抄公、职业级工抄公、职业级厨抄公,他拥有着十分良好的职业素养。 正所谓干一行,爱一行。 顾长歌自认为他还是很‘敬业’的。 虽说他穿越到这个女尊世界中来,绝对是一个美好的意外。 但顾长歌还是非常希望华夏文化能够在这里展现,再次散发出伟大的光辉。 他创造出‘广陵纸’,仅是华夏历史上的四大发明中的一项。 倘若他把所有的知识都释放出来,指不定还真能够做一个推动异世界时代的伟人! 不过,顾长歌也就是单纯的想想罢了。 如今的国情不允许他再无所顾忌的随意造东西。 即将重新愈合的灵台壁,也让顾长歌感到尤为头疼。 他必须要帮助自家老娘引领的改革派取得阶段性进展后,才能放心的去真正突破自己的修为桎梏。 毕竟他卡在半步通灵的境界已经许久了。 再不动弹两下,怕是都要直接被重新愈合的灵台壁给他强行打回到锻体境巅峰了。 顾长歌脑海中闪烁过杂乱的念头,旋即又很快压下,专心与自家老娘享受母子共餐的温情时光。 半个时辰后,用过午膳的他便被顾紫真拉着去沧浪园里散步。 以往的时候,即便是休沐日,顾紫真也不会回府休息的。 反而还要为了改革的各项事宜,不停歇在凤阁值房中批阅奏疏,再分批次送到宫中供秦清寒阅览。 但今日的顾紫真却是难得的在府内休沐。 她想要和自家儿子聊聊天,舒缓一下改革不断受挫的愁闷心情。 女儿都是父亲的贴心小棉袄。 这句话放在这个女尊世界之中,便成为了‘儿子都是母亲的贴心小棉袄’。 或许顾紫真没听说过这种俏皮话。 可她却觉得顾长歌回府后,自己心上的阴霾确实扫去了不少。 不过,顾紫真并没有选择对他诉说关于改革受挫的事情。 在她的眼里,顾长歌还是个孩子。 即便这孩子上次算计刘家的谋划,确实让她对此颇为震惊。 但顾紫真后来寻思过后,便明白过来那是自家儿子的小聪明。 只是刘青蛾当时觉得顾长歌是个很容易骗取信任的天真少年,方才没太设防的上了他的套。 倘若她再警惕一些的话,想必覆灭世家门阀们的关键证据,绝对不会那么好到手。 所以,顾紫真不对自家儿子讲这些事情,实际上也是为了他好。 她不想让顾长歌为此忧心。 这不是他这个小男子能够掺和的事情。 顾长歌可能有着令人羡慕的文采,也有着改善民生的奇思妙想。 可政治一事,向来与男子无关。 顾紫真也怕自家儿子担心她的处境艰难,再跑到陛下那边去说些不知轻重的言语,最终触到了陛下的霉头。 若是那般的话,反倒会成为一件坏事。 故而顾紫真自始至终都没有提及任何一件关于变法与改革受挫的事情,为的就是不想让自家儿子参与进来,也算是另一种的保护。 只不过,她这边不提此事,顾长歌却有些着急了。 他还等着自家老娘开个话头,再顺理成章的表达出自己对于改革的见解呢。 但直到现在,顾紫真都是一副专心赏景的模样,丝毫不准备对他提及变法一事。 无可奈何之下,顾长歌只好自己找了个话头,佯作不经意的道: “娘,孩儿忽然想起来一件事。” 旁边的顾紫真闻言微微一怔,旋即随手摘下一朵快要败落的白菊,笑着问了一句。 “歌儿想起何事了?” 顾长歌装作一副不太好意思的模样,腼腆的笑道: “娘,孩儿想起前几天随便写了一些有意思的东西,正好可以给娘亲听听,兴许会让娘亲高兴一下。” “哦?” 听到此话,顾紫真当即便认为是自家儿子又作出了什么新诗词,顿时不由来了些许兴趣。 要知道,顾长歌所作出的每一首诗词,都是毫无例外的传世佳作! 就连她这个被人们成为‘天下文宗’的凤阁首辅,有时都会忍不住觉得自家儿子颇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趋势。 现在听到他说要给自己念一下前几日写出来的东西,顾紫真立刻就笑眯眯的赞同道: “歌儿写了什么,为娘来好好鉴赏一下。” 顾长歌笑着摇了摇头。 “娘,孩儿写的不是诗词。” 顾紫真闻言很明显的愣了一下。 “那你这孩子是写了些什么?” 顾长歌笑容和煦,说出的话语却掷地有声 “娘,孩儿写的是...革秦八法!” 话音刚落,顾紫真顿时心中一惊,手中的白菊悄然滑落到了地上。 “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