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进宫领赏
这边宣宁和青丰他们还在咸舍商议秘营事宜,尚且还不知道她自己已经成了盛京的风云人物。 当日早朝时,工部水利司的赵承毅上交治水三策递到御前,清晰明确的从水患源头说到如何根治,引得满朝哗然。 他引经据典条理分明,就连水患之后的重建也罗列清晰上呈明条,让人无可反驳。 之后他说出了一个更令众大臣震惊的事实是,他之所以能这么快想出这治水三策,其中第一策就是府中三妹赵宣宁帮他想出来的点子。 元启帝在殿上龙颜大悦,对远在京郊大营的永平侯赵怀远大加赞赏,当朝册封赵承毅为朔博君,升二品大员,掌天子令信,带水利司官员前往南洲主持灾情治理水患,周边驻军任他调遣。 并召侯府三小姐赵宣宁进宫领赏! 坊间之前谣传这永平侯府姐弟祸水煞星的流言很快被这一则惊人传言所掩盖。 起初大家以为是以讹传讹夸大其词,这乡下来的小女子怎么可能懂这些道理。 可当赵承毅骑着马一路领着宫人侍卫回府宣旨时,事实击碎流言,这个默默无闻又声名不显的乡下丫头霎时奉为福星降世。 不少只闻宣宁煞星其名,未见过其人的盛京百姓跟着仪仗队后面过来看热闹。 霎时间永平侯府所在的如意巷口就被人群围堵的严严实实,场面着实壮观。 宣宁回到侯府时,恰好遇到赵承毅陪着宫中宣旨公公下马。 “原来这就是传说中那个煞…庶女啊,长得真不错!” “原只知道赵家二女天香国色,没想到一个乡下养出来的小姐也能出落出这等气度,果然愧是永平侯赵大将军的女儿啊!” “那是,都说这赵三小姐是福星了,天降的福星当然是与众不同,你们瞧,她见到宫里的公公都不见半点怯色!” 百姓们被侍卫挡在外围指指点点,小声议论着。 赵承毅春风满面翻身下马,一双桃花眼熠熠生辉:“权公公,这就是赵宣宁,本官的三妹。” 权公公面白无须,圆头粉脸。 一双细长眼眸微微眯起,“永平侯好福气,府中子女个顶个的出类拔萃,鲜妍可人。” 宣宁莫名其妙,但还是上前行礼,看到跟在仪仗队后面的一众围观百姓,她挑了挑眉,随着赵承毅进去领旨谢恩。 等搞清楚其中内情,宣宁心中一沉。 “大哥,你怎么把我也拉进去了?那日书房我也就胡言乱语的!” 宣宁心中气恼,她现在不想这么显眼,否则承希也会暴露在众人眼目之下! 这个赵承毅是不是傻子? 赵承毅当时没想那么多,此刻也一心系着水患之事,听到宣宁的埋怨,他轻声安抚她:“三妹,这是你应得的荣光,到时候进了宫,不用怕,跟着母亲就是!” 林氏也没想到儿子这么快就能被加官进爵,升了朔博君,这是大燕史无前例的殊荣。 只要儿子成功解决了南洲的水患,那么这朔博君等同郡王封邑,地位超然,前途不可限量。 而这样的殊荣,竟是拜这个庶女所赐。 她心中揣揣,面子功夫还要做的。她将早已准备好打点的宫人的荷包,吩咐方嬷嬷塞给权公公。 权公公笑眯眯地收下,一甩拂尘说:“侯夫人,赵三姑娘,皇上和太后娘娘等着见您们,快随洒家上车吧!” 林氏赶忙行礼:“有劳权公公了。” 林氏今日穿得十分素净,一身墨绿色暗花云锦二品诰命的宫装,安静地跪坐在马车一端,垂着双眸缓缓吩咐宣宁稍后进宫要注意的礼节。 倒不是她已经接受宣宁,而是此事事关侯府名声和儿子前程,她不敢动什么歪心思。 宣宁静静听着,实则是左耳进右耳出。 她对入宫的规矩礼仪根本嗤之以鼻,都说是乡下来的丫头,就算有失礼之处,也没人跟她计较。 她想的是,这治水还未开始,皇帝就这般大张旗鼓将永平侯府抬上风口浪尖,若是大哥此行有差错闪失,到时候灾民的怒火,天下人的唾骂将会转嫁到大哥身上,永平侯府将会万劫不复。 无论是皇帝或是父亲的政敌,也有了发难永平侯府的借口。 人心人性,她眼中闪过讽刺的光芒。 ※※※ 皇帝今日散朝后,神清气朗迈入后宫,直接前往太后的永寿宫。 皇后和几个嫔妃正坐在太后下首,见到皇帝今日这么早就过来,心中虽已经有了点数,但还是不免惊讶。 “臣妾参见皇上。” “都起来!”元启帝声音清朗富有磁性,难得温柔愉悦的语气更让众位嫔妃心中一荡。 或娇羞或倾慕的眼神投向皇帝,希望皇帝今日愉悦的心情能延续到晚上。 元启帝怎会不明白这些女人的心思,他清冷幽深的眼睛在众人之间一扫,落在兰贵妃身上微微一顿,随即大步迈上玉阶。 他做到太后身边关切地问:“母后!今日身体好些了吗?” 太后前几日感染风寒,一直在咳嗽,皇帝叫了整个太医院给她看诊,看起来有些劳师动众,但这个不是自己肚子里爬出来的儿子能做到这个地步,无论真情还是做戏?太后都是高兴的。 她笑呵呵地说:“哀家好多了,或许真的是天降福泽,护佑我们大燕,昨晚上还咳嗽难忍,今早竟然舒服多了。” “哈哈哈,母后也听说了吗?”元启帝神采奕奕,十分开怀:“先皇曾赞赵家出人杰,先有赵怀远随先皇开疆拓土忠心不二,如今赵承毅也不输其父威名,待他平定水患,朕定要好好犒赏他!” 这时,小太监来禀告:“启禀太后娘娘,皇上,皇后,诸位娘娘,永平侯夫人和侯府三小姐到了。” “哦?小权子真是从来不会让朕失望!”元启帝扬眉一笑,“带她们进来。” 一直安静端坐的萧皇后端握茶盏的手指微微一紧,抿唇朝门外看去。 与她相对而坐的杜香兰低垂地眸底闪过一丝精光,也随着众人的目光朝紧跟着权公公和林氏身后的少女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