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梦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秘梦小说 > 一睁眼成了七个拖油瓶的极品婆婆 > 第143章 准备包子

第143章 准备包子

她先履行上次做月饼的承诺,给每个人分了100文钱,然后再说道眼下的事。 “老二,买办暂时交给你做,务必要选品质好,价格实惠的肉摊进货。” “好咧,您放心交给我吧。”有了上次做肥皂询价的经验,董有森拍拍胸脯,把事情担下来。 李英兰朝老大说道:“做一些蒸笼,大的小的都要!” 蒸笼还是要靠竹编,这项活计董有林做熟了,也觉得自己没问题。 最后则是需要考虑调内陷、揉面擀皮等琐碎的事情,方桂香不用说,自然是要跟着她忙活的。 只要一提到分工干活,杨秋花缩在角落里,试图用董有森掩护自己。可是李英兰又岂会忘了她? “老二媳妇,最近你负责给喂养家禽和牛马!” 杨秋花见又脏又臭的活计分给自己,立马脸绿了。 “娘,要不您换个人吧,我最近……我最近……” “你最近怎么了?”李英兰看她半天憋不住一个屁,不耐烦反问。 杨秋花急惶惶地找借口推诿:“我……” 李英兰沉声:”编不出来就把嘴闭上,老实干活!“ 家里的事务重新分摊出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做。 对于用什么包子馅,李英兰还没想好,嘱咐董有森去府城的时候,把每一家的包子都买回来才算完。 晚上家里不做饭,堂屋的桌上,摆放着个头不同、褶皱不同的包子。 “娘!北街有的包子铺,我都买了,放在左手边。临安府城里百姓说好吃的包子铺我也买了,在右手边。” 董有森这一趟,足足买了十来家包子,怕最后搞混了分不清,特意让符文鹤标记清楚。 等董有森简单介绍之后,大家开动。 “嗯?都是肉包子?”李英兰看每个人拿着不同的包子,咬开是一样的肉馅。 董有森解释道:“大家都喜欢吃肉包子。” 唔~她闻言心里有了基本思路。 她家开店也要卖肉包子,不随大流怕是要和苹果月饼一样,无人问津了。 李英兰的胃口小,眼睛大,每一家的包子她都用筷子夹肉和面皮尝过,等所有人吃饱,她才道。 “如何?你们觉得谁家的包子最好,就用面前的筷子来投票。每个人只有一票,把筷子放到习惯的包子油纸旁。” 众人七手八脚地开始投票,李英兰没有动,仔细观察其他人的表情。 小孩子们会抓耳挠腮的纠结一番再投出自己的票,而董有果则是看别人怎么投,她跟着投。 大人们则好些,比较清楚自己的喜好,无需多想就直接投票了。 最后北街的一家包子铺票数最多胜出。 李英兰对这家人的包子口味有印象,她道:“他家的肉馅加了香葱是不是?” “老大媳妇你来说说,加香葱的好处。” 方桂香从善如流地讲出自己的见解:“嗯!香葱能增香,比别人家少了腥味。” “嗯,可以了,我心里有数了,你们把桌子收拾干净都去休息吧。” 李英兰背着手回屋,而不是去火房,她想做的是灌汤包,决定回空间实验一番。 别墅的冰箱里面,还冻有一锅胶原蛋白,现在他们派上用场了。 李英兰醒发好面团,开始绞肉陷,把水晶状的猪蹄汤凝冻舀出来,加入内陷。 然后包入面皮,上锅蒸制。 等包子蒸煮的功夫,她来到果园观察树苗的长势,一段时间不看,搬运回来的无患子树根,已经有小芽苗破土而出了。 李英兰高兴:“能活就好!” 以后她还能自己做肥皂,她做了自家用,能省一笔是一笔。 折回到大棚里,看见育苗盘都发芽了,李英兰满意地点点头。 用旺火蒸制十分钟,李英兰掌握好时间关火。 揭开盖子一团白雾,将厨房笼罩。面粉和猪肉的香气扑面而来,李英兰深吸一口气,十分期待地用筷子和勺子,一起捞出包子。 “呼呼~真烫!” 因为火候掌握得恰恰好,包子的外观没有塌陷,显得很美观。 她先拿筷子戳破面皮,提着包子顶端的面剂子,把汤汁吸干净,猪蹄汤凝冻遇热又化成汤汁了,所以包子水当当的。 喝了肉汤再吃肉,这时候李英兰才真正肯定了自己卖包子的想法,就是它了灌汤包,明显区别于市面上现有的,而且也是肉,应该能满足府城百姓的味蕾。 这么想着,她把包子全部取出来出了门。 这些试验品她打算问陆红秀的意见,趁热端走等冷了以后不香。 见到李英兰上门还带来吃食,陆红秀好奇地眨眨眼:“你家擀的包子皮真薄啊!”咬上一口,面皮竟然有韧性。 李英兰笑笑:“我要去府城卖包子了,这是刚出锅的试验品,你替我把把关!” 陆红秀倒吸一口凉气:“这还用得着把关吗?太好吃了!” “我竟然能喝到浓郁的肉汤,这汤汁没有撒出来,老姐姐啊,你不仅肉馅调得好,连面也揉得好,去了府城肯定能挣钱。” “打算什么时候开张了,我让远儿去捧场。” 李英兰思索一下:“再等上三五日吧,我家有林在做蒸笼,七七八八的都要预备。” “诶,对了!我来了两回,怎么不见赵哥!他又出远门走货了?” 提起这件事,陆红秀就是长吁短叹。 “他说这是入冬前最后一趟走货了,不多攒点钱,明年不好给儿子说媳妇。” 李英兰先是一愣:“远哥明年说媳妇?是不是有点早?” 陆红秀摇摇头:“不早,先定下亲事,等个一年两年再结也不迟。” 看陆红秀杞人忧天的样子,她猜想赵远这孩子肯定啥也没有和家人说,她家更不可能先提出让赵远等自己女儿及笄了。 “你家远哥知道了吗?” 陆红秀摇头:“我没告诉他,他是个死脑筋,和他说了也没用,还不如我自己相看,终归我是为他好,不会害他。” 李英兰苦笑一下:“有你忙的,好了别送,我回去了。” 回家的路上,李英兰下意识觉得此事不能和董有果提,连方桂香她都不想告诉,小儿女情窦初开是一回事,男婚女嫁则是另外一回事。 看陆红秀的架势,似乎也没有要问儿子意见的意思,古代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大抵就是如此。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